维生素C对黄鳝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

2009-11-29 02:35曹志华罗静波余文斌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胰脏需要量黄鳝

曹志华,罗静波,余文斌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维生素C对黄鳝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

曹志华,罗静波,余文斌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以VC磷酸酯为VC源,将平均体重为21.3 g的黄鳝(MonopterusalbusZuiew)投以VC添加量分别为0.0、50.0、100.0、200.0、400.0、600.0、800.0 mg/kg的试验饲料, 在(22.0±3.0) ℃ 水温下饲养60 d,以探讨不同VC添加水平对黄鳝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的VC添加量为50.0 mg/kg时,其4周和8周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但与其它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虽然从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看,各组间都没有明显的差异,但黄鳝肝胰脏中VC的含量随着饲料中VC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从其对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看,饲料中VC最佳添加量在150.0~200.0 mg/kg之间。

黄鳝(MonopterusalbusZuiew);维生素C;生长率;存活率;非特异性免疫

VC是鱼虾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具有提高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的作用[1~4]。但鱼体对VC的合成量有限,必须依靠饲料中的添加来满足需要。目前,有关鱼类VC需要量的研究较多,但由于鱼的种类、研究者所用的VC剂型以及试验条件等的不同,得出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4~7]。鱼虾生长的VC的需要量为一般为50~200 mg/kg,但使VC发挥抗病和抗应激作用的添加量却远远高于生长需要量[8,9]。黄鳝(MonopterusalbusZuiew)作为重要的经济鱼类,在生产中被广泛养殖,但有关其营养需要的研究资料并不全面也不系统,关于黄鳝对VC需要量的研究也未见报道。本研究以VC磷酸酯为VC源, 探讨了不同VC添加水平对黄鳝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为获得黄鳝商业饲料中VC的适宜添加量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受试黄鳝来源于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基地,体重16.8~24.3 g(平均21.3 g),暂养1周后,挑选体色正常、体质健壮、健康无病的个体用于试验。

1.2 试验方法

试验共分7组,每组3个平行,共计21个水箱(规格为55 cm×35 cm×45 cm,箱中放入黑色塑料袋以供黄鳝藏身,水深15 cm左右),每箱放鱼30尾。各组试验鱼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维生素C磷酸酯(罗氏公司生产,有效含量为35%)的饲料(其中VC添加量分别为0.0(I ,对照)、50.0(Ⅱ)、100.0(Ⅲ)、200.0(Ⅳ)、400.0(Ⅴ)、600.0(Ⅵ)、800.0 mg/kg(Ⅶ)),各组试验饲料原料组成和营养成分含量详见表1。各组试验鱼每天分别按其体重的2~3%投喂对应组别饲料1次,1 h后清除箱中的污物,并换掉箱中2/3的水。试验用水为充分曝气的自来水,饲养期间水温控制在23~25 ℃ ,充气泵间歇增氧(每隔45 min增氧10 min)。连续饲养60 d。

1.3 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试验进行到第4周和第8周时,各进行1次称重和计数。试验结束时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和计算。

增重率(%)=[(终末体重-初始体重)/初始体重]×100

成活率(%)=(实验结束时虾尾数÷实验开始时尾数)×100

表1 各组试验饲料原料组成和营养成分含量Table 1 Ingredients and proximate compositions of the experimental diets

注:各组饲料原料粉碎过60目筛,微量成分采取逐级扩大法添加与大原料混合均匀后,用螺杆制粒机挤压成型,风干后放冰箱中冷冻备用。

饲料系数(FCR,%)=[摄食量÷(终末体重-初始体重)]×100

蛋白质效率(PER,%)=[(终末体重-初始体重)÷(饵料摄食量×蛋白质含量)]×100

黄鳝肝胰脏中VC含量的测定采用2,4 二硝基苯肼法[10];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抗菌活力及溶菌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参见文献[7]。

1.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料中VC添加水平对黄鳝生长、存活率的影响

表2 各试验组黄鳝的生长和存活情况Table 2 Growth and survival of field rice eel of different experimental groups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数±标准差(n=3);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明组间差异显著(Plt;0.05 ),表3、表4同。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前期(4 周),不同的VC添加水平对黄鳝的增重率产生显著影响(Plt;0.05),但各试验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而在试验后期(8 周),影响并不显著。 但VC对黄鳝的存活率无论在试验前期和试验后期都产生显著影响(Plt;0.05)。

2.2饲料中VC添加水平对黄鳝饲料利用及肝胰脏中VC含量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VC磷酸酯在试验前期和后期对黄鳝饲料利用和肝胰脏中VC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在整个试验期间, VC添加水平对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没有影响(Pgt;0.05)。而VC在黄鳝肝胰脏中的含量随着饲料中VC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明显增加 (Plt;0.05), 对照组的黄鳝肝胰脏中VC含量最低, Ⅶ组的肝胰脏VC含量最高。

表3 各试验组黄鳝饲料利用率及肝胰脏VC含量Table 3 Feed utilization and hepatopancreas ascorbic acid concentration of field rice eel of different experimental groups

2.3 饲料中VC添加水平对黄鳝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抗菌活性的影响

表4 各试验组黄鳝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抗菌活性Table 4 The phagocytic activity of leucocytes,serum lysozyme activity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field rice eel of different experimental groups

采用不同VC添加水平的饲料饲喂后,各试验组黄鳝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抗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当饲料中VC的添加量在50.0~400.0 mg/kg 时,随着VC添加量的增加,黄鳝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有逐步提高的趋势,但没有显著差异;当饲料中VC添加量在400. 0~600.0 mg/kg 时,白细胞的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也无显著差异,但与前3 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lt;0.05) ,而Ⅳ、Ⅴ、Ⅵ 3 组间没有显著差异。溶菌酶活性在VC添加量为0.0、50.0、100.0 mg/kg的3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在VC添加量为400.0、600.0 mg/kg的组间也没有显著差异,但与Ⅰ、Ⅱ组差异显著(Plt;0.05) 。黄鳝血清抗菌活性随着VC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当添加量为400.0~800.0 mg/kg时,抗菌活性最大。

3 讨论

研究表明,不同养殖鱼类对饲料中VC的最适免疫需要量不同[1]。VC需要量分别为60 mg/kg和1 000 mg/kg时,能促进斑点叉尾鮰和虹鳟伤口愈合,高剂量VC能显著提高虹鳟溶菌酶活性,增强对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抵抗力,促进虹鳟抗体的产生,且感染弧菌的虹鳟死亡率随VC添加量增加而降低[8,11,12]。本研究结果表明,VC对黄鳝生长前期的生长作用显著,而对生长后期的作用不显著。VC对黄鳝不同阶段生长添加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鳝生长前期对VC的需要表现在生长发育上,在黄鳝早期阶段需要更多的VC以满足快速生长及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到后期VC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黄鳝抗应激和抗病力方面[7]。饲料中VC添加50.0 mg/kg时增重率与VC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增重率没有明显差异, 这一结果表明,就增重率而言,饲料中添加50.0 mg/kg VC可以满足黄鳝对生长的要求。无论在生长前期和生长后期VC都能显著提高黄鳝的成活率, 用缺乏VC的饲料喂黄鳝2.5周表现出较高的死亡率,而随着饲料中VC水平的提高,各组间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就生长而言,最合适的VC的需要量在50.0 mg/kg。而考虑到VC对抗病表现出来的一定的作用,其合适的添加量为50.0~200.0 mg/kg。

[1]艾庆辉,麦康森,王正丽,等.VC对鱼类营养生理和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J].水产学报,2005,29(6):857~892.

[2]李桂峰,钱沛锋, 孙际佳,等.VC对胡子鲶血清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4,(4):112~115.

[3]王吉桥,王文辉,李文宽.饲料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对黄颡鱼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5,29(4):512~518.

[4]宋学宏,蔡春芳,潘新法,等.用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评定异育银鲫VC需要量[J].水产学报,2002,26(4):351~357.

[5]李桂峰,钱沛锋,孙际佳,等.VC对胡子鲶血清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1,5(1):43~45.

[6]周立斌,张 伟,王安利,等.饲料VC对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幼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J]. 海洋与湖沼, 2008, (6) :671~676.

[7]曹志华,文 华,温小波,等. VC对黄鳝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08, (4):41~44.

[8]姜 俊,周小秋. VC营养与鱼类免疫[J]. 饲料工业, 2003, 24(2):40~45.

[9]文 华,严安生,雍文岳,等. 饲料VC水平对草鱼的免疫功能和抵抗病菌感染的影响[J]. 饲料工业, 2005, 26(18) : 56~59.

[10]《生物化学》编审小组.生物化学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11~112.

[11]谢一荣,吴锐全,谢 骏,等.VC对大口黑鲈生长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7, (4) :249~254.

[12]李志华,王军霞,谢 松.虹鳟的营养研究与进展[J].水产科学2004,23(2):41~43.

2009-05-22

国家科技部资助项目(2003EG134172)

曹志华(1966-),女,湖北监利人,农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营养研究.

10.3969/j.issn.1673-1409(S).2009.03.008

S963.73+1;Q959.482

A

1673-1409(2009)03-S027-03

猜你喜欢
胰脏需要量黄鳝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动漫show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活下去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一种叫爱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黄鳝料占全国的70%,今年特种料将激增40%,看这家企业如何再造辉煌?
外源性γ—氨基丁酸对内在胆碱能神经兴奋引发的胰脏外分泌的影响
抠黄鳝
饲料铅胁迫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及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池塘小网箱养殖黄鳝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
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维生素C的需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