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院校的创新教育

2009-11-30 08:18冯淑玲
职业·中旬 2009年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创新能力意识

冯淑玲

创新教育是指在学生掌握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和创新方法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有利于职业院校转变职业教育观念,促进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一、创新教育的内容

1、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发明创造必备的心理状态,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使其保持活跃、敏锐、发散、求新的状态;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照搬学习为举一反三学习,变模仿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弃旧图新、探索进取的意识。

2、激发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新活动所具备的意愿和态度。创新精神体现创新的情感和力度,影响创新能力的展现和发展。教师要激发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质疑、善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不惧外、不媚外的精神,并树立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信心。

3、培育创新品格

创新品格能使创新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从事创新活动:还能使创新者在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不气馁、不后退、不放弃,坚持到底,最终取得成功。创新教育就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学生的事业心和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创新毅力和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

4、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实现创新的关键环节。创新速度的快慢、创新能力的大小都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因此,要加大力度,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多介绍国内外创新实例,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路,开拓学生的视野;要教授创新的技巧、方法,让学生学会找准切入点: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生产发展新动态,发现问题,找准课题,激发灵感,参与创新活动,在实践中形成能力。

二、创新教育的方法

创新教育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个教育者都要自觉地、主动地、有意识地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方法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并要不断创新。

1、开设创新教育课

创新教育课主要探讨创新的意义和作用。学习创新理论,介绍创新的典型实例和经验,研究创新的方法,重点是引导学生关注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创新教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课题。

2、加强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主要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突破思维定势,以新颖的方式来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跨越性思维等。训练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这些思维方式的特点、原理和成功运用的案例,加以启发,然后设计创新课题,让学生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活动。

3、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

联想是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想像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有力工具。许多创新成果都源自于联想和想像。训练时,要精心选择事物,巧设情境,便于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还要善于启发、点拨,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及时加以点评,鼓励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和想像,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

4、将创新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中

创新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搞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应作为一种意识持久地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提问。提问是每堂课都用的教学方法。提问得当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关键是问题的设计,要提出能拓宽学生思路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的问题。

(2)讨论。课堂讨论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兴奋、敏捷、开放状态,鼓励学生突破教材的束缚,形成个性化思维,表达独特见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3)质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鼓励学生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敢于质疑书本,敢于怀疑权威,敢于否定既成技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4)设计。职业院校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活动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例如,设计加工工艺、设计产品,都离不开创新。这些设计活动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形成创新能力。

(5)情境教学。职业院校的学生经常深入生产一线,进行体验、考察、实训,可利用生产情境介绍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创新能力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