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背后的“石油美元”病灶

2009-11-30 08:17王晓帆
大经贸 2009年10期
关键词:石油价格美元汇率奥巴马

王晓帆

奥巴马政府当前的挑战在于支撑美元汇率,而为了支撑美元,刚刚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奥巴马可能无法向小布什学习故技。不过,不能打海湾战争并不意味着不能打贸易战——想尽一切办法来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对于现在的奥巴马来说无疑是一个最“好”选择。

10月6日,英国《独立报》独家报道称,中东多个产油国近期曾与中国、俄罗斯与法国等进行秘密谈判,谋求在国际石油交易中以“一揽子货币”来取代美元。这个“独家报道”说得有鼻子有眼,充满细节,甚至给出了石油与美元脱钧的时间表一一“要实现其他货币取代美元为石油交易结算单位的计划,至少要历时9年,也就是要等到2018年才有可能”。随着这则报道的出现,市场立刻开始抛售美元,美元汇率应声而落,美元兑欧元和兑日元的比价在当日的亚太时段出现明显降幅。而随着沙特央行行长出面否认这则报道之后,美元随即走强。

显然,石油以美元计价对美元有着强大的支撑,那么这种支撑力度到底有多强?

如果石油真的与美元脱钩

经济学家克拉斯莫尔·佩佐夫对于石油对美元霸权的支撑作用有着明确的认识。这位美国阿拉巴马州奥地利经济学米塞斯研究院的研究员,在一篇名为《论伊朗建立石油交易所》的文章之中写到“美元以石油作为后盾,如果失去石油作为支撑,美元霸权将终止存在。”

尽管美国并没有宣布美元与石油的直接挂钩,但是由于目前国际石油交易几乎100%是以美元计价,因此当美元汇率出现大幅贬值的时候,会因为一种有趣的“石油价格——美元汇率自动恢复机制”的存在而不至于出现美元崩溃的局面。

对这种“自动恢复机制”的研究肇端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早在1981年,克鲁格曼在《石油与美元》一文中,就从贸易的角度对石油价格与美元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模型化的研究。后续的研究者用其他的模型和数据分析证实了克鲁格曼的结论,即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美元汇率上升。根据学者们的研究: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美国国内通货膨胀,而美国的通货膨胀会提升美国国内信贷水平的上升,进而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美国,同时,美联储往往在石油价格上升的时候采取提高利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水平,而利率水平的升高会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而在短期内大量的外资流入会导致美元汇率上升。在中期,油价的上涨使得石油输出国的贸易出现盈余,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增加,产生所谓的“石油美元”,这些石油美元出于逐利的需要,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大量购买美元资产,进而导致美元汇率的上升。在长期,油价的持续上升会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使得石油进口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不确定性,因而这些国家纷纷提高他们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比率朱维持汇率的稳定,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对美元的需求,导致美元汇率的上升。

显然,当美元大幅贬值的时候,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会应声而涨,而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美元汇率回升,这样,石油就支撑住了美元,使其不至于出现崩溃。

石油独木难支美元强势

然而,“石油价格——美元汇率自动恢复机制”的存在有一前提,就是需要人们对美元保持信心,只有人们相信美元会长期强势,才会在油价上涨的驱动下持有更多的美元。因此,长期以来支撑燕元霸权地位的两根经济支柱——美国长期而强劲的经济增长和石油对美元的支撑——其实也是相互支撑的。而现在那根名为经济增长的支柱已经在华尔街金融海啸之中倒塌,而石油美元这根支柱现在看起来也是独木难支。

前文提到“石油价格——美元汇率自动恢复机制”具有一种正向的放大作用,也就是美元越强,越多的石油美元会选择购买美元资产,这就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强势。但是,这种正向的放大作用在美元走弱之时,也会放大美元弱势的趋势——美元走弱导致石油价格上升,进而导致更多的石油美元,当这些石油美元的持有者因为美元弱势而在市场上将美元兑换成其他货币之后,美元的弱势会被进一步强化。

从去年开始,伴随在石油价格上升到每桶145.29美元而来的,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海啸。人们对于美元的信心日渐丧失,世界上不少国家央行正在降低美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尽管数据表明,大部分产油国依然将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石油盈利投入美国资本市场,但是这种行为与其说是对美元充满信心不如说是别无选择——大部分中东产油国采取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为了维护这一制度。他们不得不将石油美元用于再投资美国资产。

不过,这一制度目前已经难以维持了,这些国家的本币由于石油盈利的增加而充满升值的需要,然而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却使得这些国家的货币出现贬值,最终会导致这些国家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些国家很可能步科威特、叙利亚的后尘,取消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事实上,如果撩开这些国家增持美元资产的总量在不断增加的面纱,会发现这些国家已经开始深度调整其外汇储备,欧元和日元在它们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已经大幅度增加。

这次英国《独立报》上的新闻虽然最终被证实是一场乌龙,但是市场对其的反应程度足以说明,人们对于石油美元计价体制能否维持已经充满疑问。

贸易战争可能替代海湾战争

在上一次美元走弱的过程中,美国采取了发动海湾战争的方式,阻止了“石油价格——美元汇率自动恢复机制”的反向放大过程——诚廉·克拉克在《伊拉克战争的真正原因》一文中指出,伊拉克战争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伊拉克将石油出口的结算货币由美元改为欧元;而格林斯潘在《混乱时代》一书中写道:“众所周知:伊拉克战争主要是为了石油。我因政治原因不便于承认这点,对此我感到非常沮丧。”

在这一轮美元走弱的过程之中,维持美元强势的必要性更加紧急。纽约梅隆银行全球策略主管夏卡尔的话表达了这种担忧——“这次美国政府支持强势美元的话可能是认真的。他们必须极为认真……数万亿美元的美国债券即将进入市场,而如果不能完全相信美元将保持强劲,国外央行或机构还会买入这些债券吗?”

有分析师表示,由于美国经济衰退、指标利率接近零、经常账赤字又急速扩大,奥巴马政府的挑战在于要支撑美元汇率,但又不能直接干预市场。这样一来,奥巴马政府能够指望的就只有出口增加对美元汇率的支持了。前几天,美国商务部公布美国8月份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出现下滑,其中8月份出口额增长0.2%,而进口额下降0.6%。逆差减少很少,但是美国国内很看重这个变化,不少媒体为此而欢欣鼓舞。这大概也是因为在缺少经济增长和石油对美元支撑的情况下,出口对美元的支撑作用变得重要了的缘故。

奥巴马政府当前的挑战在于支撑美元汇率,而为了支撑美元,刚刚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奥巴马可能无法向小布什学习故技。不过不能打海湾战争并不意味着不能打贸易战——想尽一切办法手段来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对于现在的奥巴马来说无疑是一个“好”选择。

猜你喜欢
石油价格美元汇率奥巴马
奥巴马一家的总统假期
石油价格沉底
基于eviews软件度量石油价格对碳排放的影响
奥巴马巧为三人解围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主要有色金属市场参考价 (2011.4.11)
主要有色金属市场参考价 (2011.10.12)
奥巴马来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