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崛起

2009-11-30 08:17
大经贸 2009年10期
关键词:韶关园区发展

海 娜

韶关,是马坝人故乡,石峡文化发祥地。位于广东北部,北接湖南郴州、江西赣州,南连珠三角,是粤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她曾孕育了陈朝重臣候安都、唐代名相张九龄、宋朝名臣余靖、禅宗六祖惠能等杰出人物。近代,孙中山曾4临此地,两次北伐在此誓师;毛泽东、邓小平、朱德、陈毅曾在此浴血奋战。

今天,她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抢抓机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已是广东省规划重点发展的六大都市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提起韶关,人们会立即想到两个名词:韶钢,丹霞山。前一名词代表着韶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华南重工业基地时的辉煌,后一名词代表今日韶关以旅游资源独享声誉。

但近年来。韶关如一匹黑马突然闪出。频频亮相各大舞台:在全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考核中,韶关是全省唯一一个获“双优”的地级市;在广东省外经贸工作会上,韶关一举获得十项殊荣,其中产业转移获一等奖;今年8月,韶关在广州一气签约27个项目,投资总额近千亿元。一时声名鹊起。主管韶关招商引资工作的韶关市副市长陈秋彦不无自豪地对笔者说:去年韶关的莞韶产业园工业总产值占了全省33个产业转移园工业总产值的1/5。现在的韶关,每月要签约10个以上大小项目,这种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是韶关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韶关何以异军突起?陈秋彦说,应归功于韶关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把握发展机遇,乘“双转移”的东风,倾全市之力打造莞韶产业园区,改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龙头项目投资,培育特色产业,使华南老工业基地重振雄风。

大交通优化了资源配置,彰显了韶关区位优势,促进了物流业发展——距离,不再是不去韶关投资的一个理由

记得4年前。笔者去韶关采访一路遇到堵车,6个多小时才抵达目的地,所以完全理解当时一些投资者不选择韶关的苦衷。但这一次情况截然不同。为不耽误中午前赶到韶关。笔者起了个大早,结果高速公路一路畅行,不到两小时就到了韶关。

其实韶关时空劣势早已不再存在。大交通发展战略使今日韶关成为全国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和国家一级铁路枢纽城市。国道105、106、107横穿南北,国道323纵贯东西,京珠高速公路、广乐高速公路、京广铁路贯穿境内,以及即将建成的武广快线、韶赣高速、即将开工的韶赣铁路和改造后的北江航道等将构成6高3铁1港的交通网络。

作为全国京广运输主动脉和闽桂次干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韶关火车站是京广铁路一等站。每天包括京九、沪九列车在内的200多次客货物运列车在此停靠或始发。京珠高速公路、广乐高速公路直联广东省高速路网,大大缩短了韶关与珠三角的距离。随着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年内通车,将韶关纳入“广州一小

时经济圈”,45钟到广州、1.5小时到深圳、3.5小时到武汉——距离不再是不投资韶关的一个理由。

韶关既是珠三角资本扩散和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又是连接粤港澳经济区和内陆腹地的结合部,也是“红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在国家出台扩大内需政策的引导下,广东外源型经济开始向内源型经济转型,产品销售由面向海外转为面向内地,这使得韶关由广东的边缘地区变为粤港澳企业进军内地市场的桥头堡。

对此,莞韶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李敦华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多次提到,作为粤港澳企业进军内地门户的韶关,依托大交通构建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增强国区资源配置的广度深度,给园区带来现代服务业带动现代制造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良好发展机遇。

如在旅游项目合作上,若赣州一韶关一柳州铁路开通,将开辟出“桂林山水甲天下、还有广东一丹霞”旅游线路;韶关与柳州一带,还将开辟出少数民族风情游。在食品和纺织品合作方面,和汇方便面厂因看中了韶关配送方便的交通优势,已在韶关投资1亿元建方便面厂,目标直取广东、湖南、江西三省的农村市场。南海一投资者因为看中了韶关靠近原料产地江汉平原及铁路运输的便利条件,投资1.5亿元在韶关兴建纺织厂。

制造业带动服务业、服务业又反哺制造业的效应正在韶关日益彰显。为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改善韶关物流通关环境,增强园区产业集聚效应,韶关正积极加强口岸腹地合作,创新现代物流新机制。依托铁路、公路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建立韶关至深圳盐田港铁海联运,集装箱运输成本由6000元/柜骤降到4000元/柜,为外向型经济在韶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莞韶产业园通过整合全市口岸资源,加紧完善“内陆港”,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其作用在于承接珠三角经济圈辐射,进而辐射湘赣两地,使其成为莞韶产业园的重要服务支撑体系,成为粤北物流集散中心。目前韶关已与深圳盐田港洽谈,即将签订合作协议,于今年底启动该工程。建成后的保税物流园区将实行全封闭运作,对货柜进行分装,实行点对点服务,此举将大大减少企业运输和中间环节成本。

解决了对外环节的同时,韶关还准备建一个国内物流园区,主要针对钢材市场。依托韶钢的产业优势和市场效应,在靠近铁路的地方,把全国不同品种的钢材集中起来,利用韶关原有铁路通道直接把货物连到深圳等地,此项目已取得广东地方铁路局的支持。

可以预见,大交通托起大战略,服务业和制造业双轮驱动,推动韶关向区域中心城市转变,使之成为粤北区域的产业集聚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的愿望将变成现实。

处三省汇合之地,江西,湖南籍劳动力一呼即应,且有38所“韶关技工”作后盾——人力,成为去韶关投资的重要“诱饵”

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韶关在劳动力配置上在全省实现了四个“率先”:率先在全省成立市、县两级人力资源办公室;率先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全面普查,构建人力资源一网四库。实现了镇镇有库、村村有账、人人有表;率先实施“百校扶百镇、百校扶百企、千千扶千村”工程;率先完善了技工学校学历教育和农村劳动力短期培训两个考评体系。

其次,韶关建立了外省人力资源数据库。其中包涵技术人员、下岗工人、待业青年。韶关利用其三省结合部的区位特点,由政府出面,与湖南、江西、河南等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和妇联组织取得广泛的联系,建立了三省各类闲置劳动力的数据库。此举十分有效,一旦韶关需要大量招工,就可以迅速集聚和充分利用北面相邻地区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此外,为增创人才新优势,2008年以来,韶关围绕“培训与配置人力资源”这一关键环节,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目前,韶关已拥有职业技术院校38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1所,全市技工教育在校生人数占广

东省1/10,居全省各地级市榜首。预计到2010年韶关市劳动力总量将达203万人,其中技能型劳动者总量20万人以上。下一步韶关还要着力打造“韶关技工”品牌。

韶关不但人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优势也十分明显,一般低于珠三角每人每月300—400元。这对劳动密集型的投资厂家是一个十分诱人的成本优势。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已在别处落户的厂家最后移师韶关。与此也有很大关系。

在激烈的竞争中,力争投资软环境做到:政策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服务最佳——四最,是客商投资韶关的根本动力

据李敦华介绍,为使企业减少投资成本,加快投资速度,获取最大利益,韶关政府可谓用尽了一切政策调控手段。他非常自信地说,尽管全省各地都在想方设法改善投资环境。但可以说,韶关确实做到了最好。

政策最优: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

移,韶关及时出台了“六低两扶”、全省山区最优的投资鼓励政策。“六低”即:用地价格低,用水价格低,用电价格低,行政收费低,经营性收费低,中介服务费低。“两扶”一是社会保险扶持政策,新办生产性企业社会保险实行分步到位办法,投产前5年只投工伤保险。不强制投保其它险种,5年后实行定额征收;二是财政扶持政策,投资者除可享受国家、省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地方性财政的奖励扶持政策。

体制最顺:韶关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提供一条龙服务。莞韶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作为韶关市政府派出机构,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园区建立项目立项、审批、报建、办证等“一站式”服务体系。实行报关、查验、装卸、仓储、运输一条龙服务。实行扁平化管理,服务流程再造,尽一切可能减少审批环节,为企业节省行政收费成本,做到“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

机制最活:对园区企业实行灵活的机制,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便利、低成本的营商环境。如入园企业,可根据项目情况按建设进度和规模效益由受益财政给予奖励;凡按国家规定一次性缴清土地出让金的企业,自取得土地使用证之日起,按规划建筑面积1 8个月内建成投产的,由受益财政给予适当奖励;企业自投产之日起一年内达到设计生产规模和效益的。由受益财政给予适当奖励。凡符合条件的企业,向当地财政部门或园区管委会提出申请,经当地政府或园区管委会核实批准,由受益财政部门直接发放到企业。对基建项目,报建正常时间是3个月,但对报建这一环节,园区强化“三个资质、二个审核”,即要有设计、建设、监理资质,做到审图、消防审核。建筑环节分两步走,可以先出桩基础施工图,批准后,桩基础先行施工。同步出完整施工图再审批,大大缩短了企业建设时间。

服务最佳:在园区内建设创业服务中心。搭建政务服务、投融资、物流配套、科技孵化等四大平台。政务服务平台主要为企业投资、发展提供高效服务;园区投融资服务平台,负责园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园区注册成立了国营担保公司,专门为落户园区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创业服务;物流配送平台建立功能健全的物流信息和物流运输两大平台,形成面向机械、电子、玩具等产业服务的现代物流集群;科技孵化平台,已与中科院和华南理工大学就合作建设科学研究院达成协议,为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提供完善的设施、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孵化科技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理顺了体制,激活了机制,调动了园区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使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得以蓬勃开展。在2009韶关(广州)招商引资推介会上,签约投资者说,投资韶关主要是看到了韶关在产业、环境和政策上的优势。

5亿元扶持资金引来11亿元新投入,莞韶园区基础建设快速推进,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园区,使韶关产业集聚效应突显

去年底,在广东省第二批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专家评审会上,经过激烈角逐,韶关的莞韶产业转移工业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胜出,成为广东省第二批3个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之一,并获得省财政5亿元竞争性扶持资金。

拿到这来之不易的5亿元扶持金后,莞韶园区即成立了莞韶公司,并通过土地抵押的方式成功向银行申请贷款11.15亿元,首批3.8亿元贷款到位后,莞韶产业园开发进度立即加快。如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园区主干道路基本建成,园内有两座11万千伏的变电站,供水供电充足,排水排污顺畅。

莞韶产业转移园分为浈江、沐溪一阳山、甘棠一乌泥角、曲江等4个片区。规划用地2860公顷,首期开发面积为937公顷。莞韶产业园产业定位明晰,功能划分科学。浈江片区以机械设备制造为主,重点发展重型成套装备制造;沐溪一阳山片区重点发展以液压元器件为主体的工程机械、玩具制造为主;甘棠一乌泥角片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配件、电子信息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曲江片区以金属加工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在园区产业布局上,韶关注重提高产业聚集度和强化生态功能相结合,依托生态格局,把自然生态空间融入未来新城区;依托交通网络布局,互动发展产业和生活服务空间。产业定位以机械、电子信息、玩具等产业为主,并带动发展高新技术、现代物流、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五金、精细化工等产业,着力发展韶关特色产业集群。

根据这一部署,韶关以项目为中心,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围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有的放矢开展招商,成效显著。2008年,珠三角有近400家企业转移到韶关发展。今年8月12日,由广东省经贸委、省国资委和韶关市政府联合举办的2009韶关(广州)招商引资推介会上,韶关共签下27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972.84亿元。签约项目种类多、规模大,涉及能源、交通、旅游、农业等方面。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韶关将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有效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如围绕韶关钢铁集团,引进了宏德热轧带钢、光达钢铁、正星汽车钢圈等10多家钢铁下游企业。初步形成了钢铁产业集群;

围绕韶关冶炼炼厂,开辟了从锌锭到锌片,再到锌片电子感应器产业链;利用韶关是中国铟四大集散地之一的独特资源优势,开辟了从铟粒到铟锡氧化物。再到液晶显示器材的产业链;发挥韶关液压油缸优势,开辟了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及红岩汽车改装车等产业链。

目前在莞韶产业转移园区落户的生产性企业已有200多家,包括世界最大的-玩具龙头企业——香港旭日国际集团,科技带动型企业——西格玛技术公司,纳税型企业——哇哈哈饮料公司等。初步形成了机械、电子、玩具、印刷包装、手袋、新材料等产业特色。在莞韶产业园的带动下,韶关南雄精细化工基

地、仁化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基地、始兴制笔研发制造基地、乳源氧碱基地等一批县域特色园区也迅速发展。

据统计,莞韶产业园今年1-8月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0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46%;招商引资势头较猛,签约项目达88家,引进合同资金同比增长36.09%,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40.91%。莞韶产业园区已成为韶关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下一步,韶关将在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一是利用原有的液压油缸的产业基础。促进液压油缸特色产业集聚,保持韶关油缸生产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建设广东省特色液压油缸产业基地;二是促进玩具产业集聚,以旭日国际有限公司等玩具企业为龙头,发展主导品系和配套品系,打造韶关玩具产业基地:三是促进化工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南雄精细化工业园、乳源氯碱化工基地、翁源涂料化工园等化工园区建设,构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化工产业集群。

莞韶产业园发展的一个明显变化是,韶关产业发展实现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首批6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之一,广东最大的再生能源基地——生态,使韶关吸引投资后劲充足

韶关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矿产资源。是广东最大的再生能源基地,是重要的用材林、水源林、天然林基地及毛竹基地。全国162种可利用的矿产。韶关就有88种。有色金属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素有“矿都”、“有色金属之乡”之称。韶关还拥有一流的生态居住环境。市区三江六岸,山水晖映。境内河流密布,山清水秀,是典型的生态都市。

面对这片青山绿水,2008年4月,汪洋书记赴韶关调研时曾经指出:“韶关是我省典型的山区市,也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又是全省生态屏障,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保护环境,如何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对韶关是一个严峻考验。”

汪洋的话音刚落,2008年5月韶关市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全国6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地区之一。建立了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5个,其中国家级3个。这一来,对韶关生态保护“紧箍咒”上紧,约束力加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如何平衡,鱼与熊掌能否兼得,考验着韶关主政官。

对此,投资方也十分关注。在韶关先后投资达数十亿元人民币的港商、广东乐昌市坪石发电厂瑞享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灼林说,韶关是个好地方,要发展保护好生态林的建设;重视保持清洁的水资源与环境,山区要吸引外资就要有清新的空气、良好的环境;重视健康的环保食品的发展,清洁、健康、环保对吸引外来投资太重要了。

韶关明白,如何下好这盘棋直接关系到韶关的可持续发展后劲。韶关必须按照“宜业、宜商、宜居”的要求,把生态发展理念贯穿韶关园区发展的始终,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坚持入园项目100%实行环评。在具体的环保措施做到上环环相扣,一丝不苟,不放过一个死角。

首先,以环保准入促产业优化。编制了《韶关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在深入分析韶关的环境问题、科学测算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合理划定环境功能区,对不同区域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重点进行科学定位。落实环境规划确定的分区控制要求,按照规划明确的区域功能定位,加强产业园区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照规划实行产业招商、园区招商、集约招商,以环保准入促产业结构优化。

其次,为产业转移项目做“体检”。开展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使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符合环境保护的法律要求。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使各产业园区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规范监管,保护进园项目的合法权益。

再是,加强集中治污减排工作。一是项目进园区,污染集中处理。二是水污染严格控制,今年内同时启动建3个污水处理厂。三是监测大气污染,4个工业片区先后建立4个大气监测站,年内完成2个。实现废气、工业和生活污水100%达标排放。四是用体内循环和体外循环两种方式处理废弃物科。如对塑料废渣等进行回收再利用,实行体内循环。对危险废料,韶关建立了一个占地100多亩的粤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今后,园区危险废物全部进入该中心处理。此外,环保部门还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环境质量实行在线监控,确保企业合法排污。

对生态资源的有力保护,表现了韶关现任领导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的坚决态度。韶关在珠三角二次产业转移中的创新的发展思路为自己的后发优势储备的足够的能量,将会在日后的发展中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效应。这一点韶关市市长郑振涛十分有信心地说,韶关的发展后劲很快就会显示出来。

结束语

谈到如今韶关的发展态势及其她在广东省所处的位置时,陈秋彦风趣地说,我引用汪洋书记今年年初在韶关调研时说过的一句话:韶关正处于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正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韶关要顺势腾飞。——这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今日发展中的韶关。韶关作为广东省二元经济结构最典型的地区,她的发展,关系到广东科学发展大局,直接关联广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然后陈秋彦又强调了莞韶园区对韶关整体发展的重要性:莞韶产业转移工业园以特色产业园区为基础,以科技孵化园区为核心,以保税物流园区和生态商务区为配套,以现代服务业带动现代制造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必将成为产业聚集之区、财源富足之地。我们对韶关的未来非常有信心。请你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韶关园区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韶关旅游景点的再译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韶关有个青年创业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