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2009-12-02 10:20王淑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10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新建师德

王淑芳

从1999年至2007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208所普通本科院校,占全国740所本科院校的28%。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是由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基础较好的专科院校升格或是由几所同层次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的,[1]原有的师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本科层次教育教学的需要。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顺利通过本科合格评估,新建本科院校逐年引进一大批不同学历层次、不同院校的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基本上没有经过严格的师德培训,就承担了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这些青年教师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要,但是他们在师德方面也不同程度地显露出一些问题。认真分析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剖析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对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升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宽生存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分布在地(市)级城市,地理位置一般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办学实力和学校声望与老牌大学存在很大差距。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条件下,在招生与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要内涵升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宽生存空间,除了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外,还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特别是占教师总量三分之二左右的青年教师的师德。广大青年教师具有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高尚道德修养,[2]就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育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可见,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

2.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青年教师的成长背景、受教育过程、价值取向和大学生基本一致,年龄差距不大,与大学生有着天然的亲和力。青年教师的品质、道德、知识、能力、情感、行为等,对大学生影响巨大,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注入了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观念、新思想。但是,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消极方面、腐朽的文化和价值观也侵蚀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他们更需要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青年教师的引导帮助。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青年教师能够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所以,青年教师的道德水平如何,将关系到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3.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引进的青年教师大多数来自非师范院校,在校期间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教师素质特别是师德师风的培训。进入新建本科院校工作,并不是完全出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而是由于高校工作的优势和就业的需要。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出于迅速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声望的考虑,对于博士和急缺专业的硕士往往不经过严格的试讲、面试就录用。这些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但往往缺乏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如果再缺乏高尚的师德,就很难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很难得到学生的爱戴和拥护,很难享受到教师职业的愉悦和成功。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树立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才能千方百计地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并从与学生的交流中,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中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愉悦。这种愉悦作为内在动力,会激发青年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爱岗敬业、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事业是一个影响人的一生、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爱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3]青年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才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但是,一些青年教师不是因为热爱教育事业而选择教师工作,是把教育教学工作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甚至作为提高学历、从政的过渡台阶。因此,一些青年教师不认真钻研教材,更不能把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补充到授课内容中去,自己熟悉的教学内容多讲,不熟悉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传授的知识量少,知识深度和广度不够;不能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教与学分家;还有的青年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学历提高、科研成果累积,把教育教学当成副业,由此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低下。

2.缺乏对学生的关爱,教书不育人。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指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多年来,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从制度设计上大体分为教学与学生管理两大块,专业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虽然一直强调教师负有教书育人的责任,但实践效果很不理想。一些青年教师与学生亲亲热热,但实质上是哥们义气,缺乏对学生真情的帮助和严格管理,更缺乏对学生理想信念、精神世界的引导帮助。上一门课甚至几门课后,对学生的状况仍然缺乏全面的了解,甚至对学生旷课、迟到、打瞌睡、看其他书籍、交头接耳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视而不见,对学生不能进行切合实际的批评教育;也有个别青年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后不能与党中央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能严格区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随意发泄对现实社会对学校的不满,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甚至把不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不健康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如果大学生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高尚思想道德的引导和保障,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却不去为社会服务,甚至可能用它来危害社会。[4]

3.缺乏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既是师德中特别重要的内容,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5]但是,一些青年教师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严格遵守教育教学规章制度,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学时的教学任务,晚上课、早下课,在课堂上讲授与教学任务无关的内容;要求学生认真写作业,自己却不认真批改作业;对学生提出的当时不能解答的问题,过后往往不了了之,甚至承诺下次回答的问题也很难兑现;要求学生上课关闭手机,自己却接发信息、接听电话;个别青年教师在言行、举止、穿戴、婚恋等方面也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这些问题势必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

4.缺乏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品格,过分追求物质利益。高校教师工资待遇与各种工作量挂钩,一些青年教师把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商品化,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缺乏奉献精神,把工资待遇作为付出劳动的尺度,有报酬、报酬高的事情乐意做,没有报酬、报酬低的事情不愿意做,或以各种理由不做;觉得自己有把握评上奖的竞赛参加,没有把握的不参加;甚至有的青年教师利用高校自主支配时间比较多的优势,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外兼职或其他创收上,对教育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这种现象不但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影响了人才培养,也影响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声誉和发展。

三、新建本科院校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1.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教师。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由于他们在接受基础教育阶段面对升学压力、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偏重于专业知识学习,基本没有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不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难牢固地形成高尚的师德。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高度理智地认识教师职业的道德价值,要比从职业特点和优势来认识更踏实、更牢固、更长久。因此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青年教师,使他们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错误的或教条式的理解,抵制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引导他们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正确对待社会转型期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及影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广泛地关注社会,树立对他人、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结合起来;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他们在享受教师权利的同时,认真履行教师义务,培养他们对教师职业的使命感及献身精神。

2.提高青年教师的自律意识。自律是师德形成的主导方面,只有严格自律,才能形成高尚的师德。自律的核心是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教师职业良心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情感等,是教师爱岗敬业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教师的具体劳动过程具有个人性和自由性,特别是高校教师一般不坐班,经常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工作,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师生关系的不对等性,学生既缺乏全面监督教师工作质量的能力,也缺乏全面监督教师工作质量的制度保障。同时教师的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没有边界和限度的,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投入精力的多少,是认真还是勉强地完成工作任务,只有天知、地知、自己的良心知。教师职业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机制,对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青年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注重培养自律意识,做到 “慎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自觉按照教师职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严于律己,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3.建立各种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青年教师刚刚步入教师行列,很难有高度的道德自觉性。教师道德人格的形成,一般是从“他律”起步的,通过一系列制度、机制的有力约束,被迫或被动地遵守师德。在此基础上,通过习惯和认知的作用,道德自觉性增强,由原有的道德义务向道德良心转化,实现师德从他律时期向自律时期的升华。第一,加强师德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学校要加强师德宣传,注重典型示范,用正确舆论、先进典型事迹激励广大青年教师;在岗位津贴、课时酬金、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对“师德建设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提高其物质待遇,从切身利益的角度激励青年教师加强师德修养。[6]第二,提高师德在教师考核中的权重。学校要制定可操作的师德考核测评标准和测评方法,改变高校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方面重科研、轻教学、无师德的评价体系,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方面应当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标准细化,在赋分时增加权重,纳入考核体系。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情节较严重的教师,不得晋升职称职务,不得参加评先评优,严重的应调离教师岗位。师德考核权重的提高,作为外在压力迫使青年教师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同时对引进的青年教师也要加大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方面的考核,对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较差的毕业生,无论学历多高、科研能力多强都不要引进,把住教师队伍的进口。第三,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青年教师师德状况的监督。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学生对青年教师师德的评价;开展青年教师之间、青年教师与老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把对青年教师师德的督促监督纳入学校教学督导机构的工作,并且加大力度,从而督促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4.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青年教师既要面对工作、科研、学历提高、职称评定等压力,又要面对可支配收入较低、各种支出较大等生活压力。学校各级领导要关心、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为他们的教学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教书育人中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崇高和神圣,促进青年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价值实现心理需求的满足,必然提升青年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从而为青年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因。

随着教龄的增加,青年教师会积累更多的教育教学经验,师德修养也会不断提高,但师德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因此,广大青年教师要把加强师德修养当作终身任务,按照2007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壮大,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

[1]成长春.重视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1-23.

[2]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9-1.

[3]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徐德凤.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5]刘朝云.高校师德建设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5(3).

[6]刘枧.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探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1).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新建师德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