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名摭谈

2009-12-03 09:39刘晓晔
青苹果·教育研究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姜太公武帝金庸

刘晓晔

中国人的名字五花八门,其中有典趣的颇多。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颇有意味且又为人们所喜用的名字。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古代常用的人名。

一、无忌

“无忌”,原是百无禁忌的意思。传说,姜太公的老婆被封为穷神后,自鸣得意,到处炫耀。哪晓得,老百姓却把她恨得要死,因为她走到哪里,哪里就要变穷。有人将此情秉呈姜太公,姜太公大为惊讶,立即亲笔写下“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几个字,以镇穷神的淫威。从此以后,人们为了避穷神、祛邪祟,就在门上、屋内贴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字条,以杜穷神等邪祟为害,此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给孩子起名“无忌”,含有祈求神仙保佑,从此远离贫寒的意思。

以“无忌”为名的,最著名的当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主人公张无忌了。而历史上叫无忌的人也有很多。有一副很出名的对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魏无忌是战国时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长孙无忌则是大唐的功臣,唐太宗时的名相。春秋时楚国还有个人叫费无忌。是个以耍鬼点子而出名的小人,余秋雨的散文《历史的暗角》里,就有关于他的故事。

二、去病

以“去病”为名的,最著名的当然是少年英雄霍去病了。关于他的得名,有这么一段传说。

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凭着妹妹卫子夫和弟弟卫青的关系。可以自由出入皇宫。有一天,卫少儿抱着不满一岁的儿子进宫去探望妹妹。这时汉武帝正生病休息,所以宫内很安静,大家说话都悄声细语,生怕惊动了武帝。卫少儿抱着孩子快到寝宫时,孩子突然大哭,声音如雷贯耳。躺在床上的武帝突然听到这震耳的哭声,竟吓出一身冷汗,顿觉身体轻松舒畅起来,病也好多了。他一抬眼,看到卫少儿跪在床前,等候降罪,武帝就让她起来,并叫她将孩子抱给他。武帝抱过婴孩,龙颜大悦,不停地逗着孩子。此时,这小家伙眉开眼笑,武帝越发喜爱,随问卫少儿:“这孩子叫什么名字?”卫少儿说:“还没有起名字呢。”武帝眯起眼睛想了一会儿说:“朕近几日身体欠安,不料这孩子几声大哭,惊得我一身冷汗,这病居然去除。朕就赐名这孩子叫‘去病如何?”卫少儿叩头谢恩。可见,去病,就是“祛除疾病”的意思。

名字与此相近的还有很多,如汉宣帝刘病已,宋朝著名词人辛弃疾,近代诗人柳弃疾等。如此命名,图的就是一个平安吉祥,盼的就是一生能无灾无难。

三、过

过,是过错的意思。古人为何要用这个字做名呢?原来这也是有典故的。据《左传,宣公二年》:“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人谁能没有过错呢?错了能改,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可见,以“过”为名,包含有勉励人勇于改正错误的意思。《射雕英雄传》中有一段文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穆念慈垂泪道:“郭大哥,请你给这孩儿取个名字。”郭靖想了一会,道:“我与他父亲义结金兰,只可惜没好下场,我未尽朋友之义,实为生平恨事。但盼这孩子长大后有过必改,力行仁义。我给他取个名字叫杨过,字改之,你说好不好?”穆念慈谢道:“但愿如郭大哥所说。”

以“过”为名,并非金庸先生的首创,他老先生也是学来的。在中国历史上,先有北宋的苏过,后有南宋的刘过,他们在文学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后者就不多作介绍了,在此着重谈谈苏过。

苏过(1072-1123)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的第三子,是苏轼与王润之结为夫妻后所生。苏过不仅能诗能文,而且擅长书法绘画,大有乃父之风,有诗文集《斜川集》传世,故时人以“小坡”誉之。在苏迈、苏迨、苏过三弟兄中,又以苏过的才华和文学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所以又有“苏氏三虎,季虎最怒”之说。他是“三苏”之后,子弟中最承家风者。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就非常推崇苏过的诗文,只不过他的文学成就,被其父辈辉煌的光芒所掩盖。

猜你喜欢
姜太公武帝金庸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金庸仙逝,全球华人追念全球华人追念
覆水难收
金庸:好为人徒
漫画无极
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钓鱼新传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梁武帝不杀侮辱自己的人
梁武帝不杀侮辱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