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想说爱你不容易

2009-12-04 02:52
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 2009年6期
关键词:山口融化虚构

夏 木

升入小学高年级了,不再满足于生活中的平淡,我们开始喜欢在作文中虚构故事。可是,单纯的生活阅历和不算丰富的阅读积累使我们的虚构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开头是想好了,可怎么结尾呢?中间那么多的细节,又如何去填充?

随着写作兴趣的提高,鲍雷伊想在年度小作家征文比赛中证实一下自己的写作水平到底提高了多少。而且征文大赛的奖品是和一位知名作家共进午餐,他特别希望这位神秘作家是汉修先生。

可是这次,他又遇到麻烦了。

“不知为什么,我好不容易构思出来的故事,都很像别人写过的,那个“别人”通常就是您。我很想照您的建议去做,写出自己的东西,而不要像别人。”

终于,他构思了一个蜡人的故事,可是不知道该怎么结尾,于是向汉修先生求助。

我的故事是,有一个十尺高的人开着一辆大卡车,就像我爸爸开的那种。这个人是蜡做的,每次他横越沙漠的时候,他的身体就会融化一点。他横越了太多次,融化了太多蜡,最后终于没办法换挡或踩煞车了。我写到这里,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写了。

我们班上有些男生写怪兽的故事,他们在最后一页安排新的怪兽出现,用激光枪把所有的坏人打死。我不大赞成那种结局,虽然我说不出什么理由。

让鲍雷伊惊讶的是,他喜欢的作家在他这个年纪时,写故事也曾遇到困难。原来,作家并不都是天生的哟。在汉修先生的提点下,鲍雷伊有些明白了:

我想您说得没错。或许我还没准备好,还不能写虚构的故事。我明白您的意思。一个主角在故事里应该解决一个难题,或带来某种改变。我想,一个蜡人融化成一摊蜡水以后大概不可能解决什么难题了,而融化掉本身也不是您所谓的“改变”。也许应该安排一个人物在最后一刻跑出来把他做成蜡烛,那么他的确会有很大的“改变”,不过那并不是我想要的结局。

鲍雷伊最终写了一篇什么样的作品参加征文比赛呢?

昨天图书馆的妮莉小姐问我,参加小作家征文比赛的文章写好了没有,因为明天是收件的最后一天。我告诉她还没有,她说我只有二十四小时了,为什么还不加油。于是我就开始写了,因为我真的很想和名作家见面。我那则《十尺蜡人》的故事已经进了垃圾箱。我又试着写《午餐袋之谜》,可是我似乎没有办法将我的经验变成一则故事,因为我不知道那个(或那些)小偷是谁,我也不想知道。

终于,我奋笔疾书,写下一篇文章,描述有一次我坐在爸爸的车上,跟着他从一百五十二号公路穿过马奇科山口运葡萄去酿酒厂。我提到标示牌上写着:“陡坡,卡车请挂低挡”,而爸爸如何变换挡速,在曲折的弯路上巧妙驾驶又长又重的货柜车。我还写了电线杆上的老鹰和黑爵士的守卫哨如何在峰顶传信号,让黑爵士打劫路过山口的旅人,还有山口底下溪边的树叶转黄,成吨的葡萄在阳光下散发出香气。我省略了女服务生和电动玩具的部分。最后,我把整篇文章整整齐齐重抄一遍,交给了妮莉小姐。

是的,最终还是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使鲍雷伊获得了写作的灵感,因为是熟悉的,亲身体验的,所以一气呵成了,不像虚构的蜡人故事那样“难产”。

本期关键词回顾:如果还没有准备好写虚构的故事,那么,诚实地写出自己熟悉的事情吧!

下期精彩内容预告:终结版——如何对待退稿(你一定也想知道鲍雷伊在征文比赛中有没有获奖吧,记得关注我们的下期栏目哦)。

猜你喜欢
山口融化虚构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nevi 加维亚山口的雪
虚构的犹太民族?
一起融化
小山口水电站泄洪系统泄流能力计算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融化的Ice Crean
「李香蘭」の真実に迫る——山口淑子さん没後1年トークセッション
冰如何开始融化
真正非虚构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