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一秋养生书

2009-12-09 05:54
人人健康 2009年20期
关键词:贼风冷水浴秋燥

随着气温下降,人们渐渐感觉到秋天的脚步。秋高气爽,气温适宜,秋季可谓养生的好时节。然而要注意的是,季节的更替同时会让我们的生理机能发生变化,比如会出现秋乏、秋燥等现象。如何更好地养生健身,可是大有学问,先让我们关注一下在秋季,您应该开始的健康生活方式、您要注意的事项都有哪些。

防“秋燥”

常言都道“秋燥”,因为“秋有夏火之余气,故多见温燥;又有近冬之寒气,故有时亦见凉燥”。但凡到秋天,很多人都会感觉到皮肤干燥,口干舌燥。秋季防“秋燥”,饮食防治是最好办法。

基本饮食原则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水果以梨、甘蔗为首选,其次,像荸荠、香蕉等也是良好的润燥之物。

预防秋燥还可以吃一些具有滋阴润肺、养肺生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如用沙参、麦冬、百合等做粥或汤,还可服用麦冬百合银耳汤、银耳鲜藕汤、冰糖煮梨水、菊花麦冬泡茶,白木耳或黑木耳炖冰糖,玉竹、沙参与鸭一起煲汤,黑芝麻炒熟研沫后用蜂蜜调服等等,均可以清火润肺,起到保健作用。

芡实也是一种“防燥不腻”的秋补佳品,最简单的食用方法是制作芡实糊:将炒熟的芡实研磨成粉,冲开水调服,还可加入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等。

秋季进补应以清补、平补为主,可别在秋季过多地食用温热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去体检

一部好的汽车要定期检查,一个健康的人也不例外,定期体检有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秋天是一个季节更替的时候,在这个季节对身体做个全面检查,对预防疾病发生很有效。特别对于“老病号”来说,可以增加过冬的安全系数,在寒冷季节做到不发病、少发病。

尤其糖尿病病人要特别注意季节性血糖消长,适时调整降糖药量。夏季天气炎热,消耗能量大,血糖相对较容易控制,有的人会因为“感觉良好”而放松警惕。而进入秋季后,又顺“养收之道”,美食会使体重增加,结果血糖消长不知,病情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秋季还是脑卒中风高发季节,70%脑卒中风是脑血栓引起,定时体检可以早发现导致脑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各种心脏病、糖尿病、暂时性脑缺血发作、肥胖、血脂增高、血粘稠、吸烟、饮酒、食盐摄入过量、遗传因素、系统疾病以及亚临床脑血管硬化,如颈部血管杂音、颈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眼底动脉硬化等,都可以在健康体检中发现。

冷水浴

所谓冷水浴,就是用5至20℃之间的冷水洗澡。秋季的自然水温正在这一范围内,因此很适合开始冷水浴锻炼,可以逐渐坚持至深秋、甚至是冬季。冷水浴的保健作用十分明显,可以加强神经兴奋功能,使人感到头脑清晰;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称作是“血管体操”;有助于增强消化功能,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据日本研究者报告,哮喘儿童如每天用冷水沐浴1分钟或30秒钟,有可能防止哮喘发作并减少对药品的需要。

要注意的是,冷水浴锻炼需循序渐进,洗浴部位应“由局部到全身”、水温应“由高渐低”、洗浴时间也应“由短渐长”。

常见冷水浴有以下四种:(1)头面浴,即以冷水洗头洗脸;(2)脚浴,双足浸入水中,水温可从20℃左右开始,逐渐降到5℃左右;(3)擦浴,即用毛巾浸冷水擦身,用力不可太猛,时间不宜太长;(4)淋浴,先从32℃左右温水开始,渐渐降到用自来水洗浴。

需要提醒您的是,冷水浴并非适合每个人。患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风湿病、空洞性肺结核、坐骨神经痛以及高热病人都不可进行冷水淋浴。

防感冒

葱白、白萝卜、香菜加水适量,煮沸而得“二白汤”,热饮可防感冒。此外,姜枣苏叶饮、桑叶菊花水、薄荷梨粥、蒜汁醋拌鲜鱼腥草、鲜马齿苋等,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专家提示,服用中药预防感冒时,老人、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慢性疾病患者及妇女经期、孕妇及产后妇女慎用,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最多不超过3天。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养护肺

秋天尤其要注意养肺,因为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易在这个季节复发。如果能坚持做一些肺部保健操,再结合养生调理,到了冬天也不易生病。

专家说,养肺方法多种多样,“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种。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现代医学也有研究证明,笑对机体来说是最好的一种“运动”,不同程度的笑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器官有适当的协调作用。尤其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

适度的呼吸动作也有助于清肺。以下是两种比较简单有效的呼吸法,有兴趣的人不妨一试——

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这种呼吸方式的目的是增加肺容量,尤其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气肿病人病情的恢复。

缩唇呼吸法:快速吸满一口气,呼气时像吹口哨一样慢慢“吹”出,目的是让空气在肺里停留的时间长一些,让肺部气体交换更充分,支气管炎病人可常做。

上述呼吸法最好每天早晚各练一组,每组次数可量力而行。

另外,也可直接用吸入水蒸气的办法使肺脏得到滋润。方法很简单: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吸入,每次10分钟左右,可早晚各一次,有气管炎的患者不宜。

调脾胃

秋天一到,气温逐渐下降,人们习惯地想到要补身体。因为经过炎热的夏天,人们身体耗损大,进食较少,当天气转凉时节,调补一下身体,是有必要的。

夏天气温高,人们胃口不好,多不思饮食,因此,日常中吃的大多是瓜果、粥类、汤类等清淡和易消化食品,脾胃活动功能亦减弱,秋凉后如马上吃大量猪、牛、羊、鸡等炖品,或其他一些难以消化的补品,势必加重脾胃负担,甚至损害其消化功能,这正如跑步,必须先慢跑后再逐渐加快一样。

这期间,进补原则是既要营养滋补,又要容易消化吸收。

秋季进补吃什么呢?百合、莲子、山药、白扁豆、藕、栗子、红枣等都是最好的选择。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来说,要根据身体情况确定进补方法,切勿盲目进补。选择食品、药品前,可向专业医师咨询。

秋季进补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有重感冒症状,不能进补;

□有炎症,急性期间,不能进补;

□有慢性病情况,不能进补,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补;

□有大便硬结、便秘情况不能进补;

□在进补时要保持充足睡眠,如果每天都睡眠不足,请勿进补;

□应保持好的心情,如果经常抑制不住自己的坏脾气,也不宜进补。

拒“秋膘”

经过漫长酷夏,秋天的凉爽天气常常让人胃口大开,“秋膘”也就随之贴上身来。

如何拒绝恼人的“秋膘”呢?本刊给出的建议是——

1.每次用餐要用20分钟以上时间,人为制造饱腹感,多选择咀嚼要花时间的食物,如蔬菜、粗纤维食品等。

2.要吃早饭,否则有可能造成中餐或晚餐过量、吃零食等。

3.夜间用牛奶抗饥饿。到了夜晚,副交感神经开始工作,体内脂肪合成非常活跃,睡觉前三小时最好不要吃任何东西,如果饥饿难耐的话,可一口气喝一杯温牛奶,这是使胃产生一种充盈感的最理想方式。

4.酒后不可吃汤面及冰淇淋,饮酒后自制力就松懈下来了,会吃很多下酒菜,使热卡摄入量大增,若再进食高热卡的汤面及冰淇淋会"雪上加霜"。

5.坚持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代谢耐力项目,例如快速走、慢跑、游泳、登台阶、骑车、健美操等,每次持续20分钟以上,并保持心律在一定水平,则有很好的减肥效果。

6.每天坚持照镜5分钟,对于瘦身非常有必要。观察镜中因肥胖走形的体型,能有效抑制食欲。

7.以泡澡方式使身体温暖后,用天然盐按摩全身,再用热水冲洗干净,最后用冷水或温水来加强紧实作用。

8.许多人都知道限制食量可以减肥,但不知道限制睡眠时间也可达到减肥的目的。国外科学家研究证明,限制睡眠时间可以帮助肥胖者减肥。他们发现,长期失眠的患者大多数身体消瘦,并低于正常体重,而肥胖者中大多数睡眠时间超过正常需要。

防“贼风”

秋天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外邪乘虚而入,容易生病。这里的“外邪”就是人们所说的“贼风”。

秋季白昼依然非常热,可是一到夜间,就会凉风习习。有的人爱开窗而睡,极容易受“贼风”侵袭。这是因为睡眠中人体各器官活动减弱,免疫机能降低,阵阵凉风吹起的地面尘土以及细菌病毒乘虚而入,会造成咽炎、气管炎等症状。

“贼风”吹在酣睡者头面部,第二天早晨容易造成偏头疼,甚至口歪眼斜、流口水,这主要是病毒侵犯了人体,引起面部神经麻痹。

“贼风”吹在没盖被子的腹部上,还会造成腹泄;“贼风”还经常招来蚊子,吮吸血液,同时,把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传给被叮咬者。

夜间“贼风”还使肌肉处于紧张性收缩状态,不能充分松驰休息,使肌肉代谢酸性物质堆积,致使第二天浑身酸痛,困倦无力。人们常用“多事之秋”来比喻秋天多变的天气,这恐怕就是“贼风”的罪过。冻一冻,即“秋冻”,也会对秋季的“贼风”增加抵御力。

猜你喜欢
贼风冷水浴秋燥
地方猪养殖场秋冬季贼风的防范
常洗冷水浴可强身
鸡年生人初之气运气养生
背心帮老人防住“贼风”
爱眼有道系列之十 干眼者怎样度过秋燥难关
“贼”伴左右,如何是好
去秋燥 吃啥喝啥很重要
养阴清肺汤治疗秋燥咳嗽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