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点滴经验

2009-12-10 06:48沈光华
新课程·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图画语言文字想象

沈光华

任教以来,我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认识能力低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以学生乐学为出发点,改革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积累了点滴经验。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方式。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抑扬顿挫,就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巩固图画再现情况

运用图画(也可用多媒体)再现情境,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利用图画创设情境时,教师加以点拨。我在教学中巧用了图画,使教学情境有静有动,效果好,同时使教学过程始终随着学生情感活动向前推进,并进一步得到深化,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扎实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人脑在已有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构成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反映现实的一种特殊思维活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都有重要意义。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心。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和直接途径。因为,想象需要提供着直接凭借。同时,想象作为一种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形成和提高。叶圣陶先生认为,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就能够从无到有的。任何能力的形成,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训练,训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

1.求同存异,培养学生的对比想象能力

客观事物因其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同一种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表现或特征。语言文字训练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认识事物的特点及其规律,需要进行对比想象。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语言文字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品质。

2.合乎情理,培养学生的假设想象能力

假设想象就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想象未曾经历的情境或没有出现的结果等。这种想象比较顺应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人的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假设想象的。读了《海底世界》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已描述的情景,进一步假想海底的其他景观,这又能激发学生的热爱海洋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树立从小认真学习,长大向海洋探宝的远大志向。

三、抓关键、抓重点,突破难点,提升教学质量

1.抓住关键句子层层探究

如教《说勤奋》一课时,我抓住“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关键句子引导学生探究:“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是什么意思?课文讲谁通过勤奋而成长?为什么要勤奋?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学习、体会关键句子——“一定要勤奋”。

2.抓住重点问题进行点拨

课文的重点,往往也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关键。在学生求知欲最旺盛的情况下,教给他们知识,训练他们的思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图画语言文字想象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快乐的想象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