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09-12-11 09:39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习惯计划读书

陈 芳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自己读自己能理解的一种能力,它对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学好语文和其他各门学科都关系极大,在整个教学中也特别重要。

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以下体会:

一、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阅读能力形成的基础。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应从低年级甚至从娃娃抓起,有意识地选择色彩鲜明的图书,多给孩子感观的刺激,逐渐加以引导,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在低年级,经常利用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讲一些好听的故事,并有意识叫他们复述故事,教学生念一些儿歌或背一些古诗,动员家长为学生订一些有情趣的报刊,并指导学生阅读,还要经常开展一些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的训练,规范儿童语言的能力。对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要经常向学生讲解读书的目的、好处,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要指导学生经常看电视新闻和其他新闻信息,培养学生讲新闻、说新闻的能力。这样,时间一长,学生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浓,阅读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让他们终身受益。读书不仅能增加知识,还可以塑造完整的人格。良好的读书习惯要靠老师的精心指导,悉心关怀,耐心培养。实践证明,帮助学生制定较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和读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制定计划容易,实施计划困难。教师要与家长相互配合,让学生按照计划学习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经过一定的刻苦努力,能达到见书就想读,见报就想看,并且能说出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比较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主要表达方法程度时,那他的阅读能力就大大加强了。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如果有效,不仅可以加深阅读兴趣,还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这种方法可因人而异,教给学生方法,可以提高阅读能力。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点:(1)教育学生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去阅读。(2)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迅速查字典,扫清“拦路虎”。(3)教学生要一字一句地读,一边读一边想,初步理解词句意思,读不懂的语句应多读,不要囫囵吞枣。(4)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后,可教他们快速阅读,并适当做笔记,以增强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5)告诉学生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低中年级主要是朗读,高年级主要是默读,朗读交替进行,边读边勾画出重点词句。

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教师要始终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场所。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压缩教师活动的时间,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切实做到人人练,反复练,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的教师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从中获取他们健康成长需要的精神食粮。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乌江复旦小学部

猜你喜欢
习惯计划读书
我爱读书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