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2009年春拍

2009-12-15 09:09
文物天地 2009年9期
关键词:成交价铜镜拍品

陈 隆

今年春拍就像北京的天气,让人尚未享受够北方漫长的寒冬中滋长出的几丝暖意时,转眼即跨入了盛夏,国际间的经济危机还在继续着,“甲流”也来凑热闹,楼市、股市出现了业界哄说的“小阳春”,人们在等待、惊恐、欣喜、不安的交织中期待着美好的明天。收藏投资者关心的春季大型拍卖会,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

虽然各家拍卖公司报出的成交额依然光彩坚挺,但拍卖公司的预展和拍场人数明显减少,并波及影响到各地古玩市场,收藏投资市场自30年前出现后,由前期的小规模试水,到其后的遍布各地异常火爆,终于在近两年间走向了成熟,尤其在中国大陆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出现15年后,参与者将自己的辛勤血汗当做祭品,庄严的献给了市场。种种事件与风波既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又象征着我们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走向成熟的时代。人们习惯了槌声不断的拍卖,对屡爆的“天价”由兴奋、新奇转向无动于衷,继而厌倦,上百万元成交的拍品就像邻家厨房中飘来的菜香,美味诱人,习已为常,吸引着越来越少的坚定收藏者。

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市场走到今天,是信心决定未来吗?显然,一个规模很小的行业信心与未来之间并无必然之联系,况且决定信心的又是什么呢?

拍卖业在中国是—个崭新而又现代的行业,它的未来向何处发展去,目前仍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当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让许多赫赫有名的银行、保险公司、汽车公司等跨国公司轰然倒地,百年历史并没有成为他们的免死牌。

中国大陆上的绝大多数民众可能在从前和以后的生活中永远也接触不到国外著名银行和保险公司,但通用公司的汽车已经遍布各个角落,“悍马”更受新贵的追宠。通用公司的破产,关系到美国千家万户的福祉,这残酷的现实,让全球企业界禁若寒蝉,很难说它们的归宿缘于信心的归属。这些叱咤风云的金融大鳄、制造业巨头,从不缺少摄取他人钱财的信心,而中国大陆拍卖业立图长久发展缺的也不仅仅是信心。

收藏投资者是拍卖业的发展之本,是拍卖公司的衣食父母,如果他们受到打击,信心就会减少、削弱,直接影响到投入的金钱数量。十多年来,这个市场中客观的、主观的因素导致了关注这个市场的人员数量及资金规模,从少到多,又从多向少发展。直接原因系赝品泛滥,更深一层的原因,则是营利模式的缺失。

赝品,是拍卖市场永久的痛。

拍卖市场中的赝品与其他市场和行业中的仿冒品有着许多区别,有些仿制品在销售时就被告知与真品之间价格、质量成正比,甚至有的行业整体出现“山寨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占领市场,“制造业学山寨”成为一种独特的模式,其中许多行业利益直接融入了销售、消费的环节,虽然不能妄言这是“利国利民”的事业,但与拍卖业中的赝品行业相比,则有天壤之别。一件低成本的艺术品赝品,侵犯了被仿者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直接损害了社会、行业、购买者的利益,得益者只是拍卖公司和造假者。

任何一件事情,无论其性质善恶、优劣,好坏,只要受益者众,自然受到多数参与者的欢迎,反之,则受到冷落,所以,拍卖市场中的参与者多是大浪淘沙后剩下的“火眼金睛”和自认为“火眼金睛”的人。许多人怀着百倍的信心鏖战在拍场,吸引他们的无论是兴趣、志向,还是财富,其基础还是物有所值的真品。

任何一家拍卖公司是否幻想或梦想自己公司拍品全为真品不得而知,但任何一家拍卖公司都不敢保真。事实上,一家拍卖公司声誉的优劣取决于真品与赝品的比例及仿品水平。

实际上,庞大的春拍中,耐看的拍品越来越少,许多拍品已经不是艺术品和文物,充其量不过是件旧货而已。当然,这比赝品要强得多。

北京保利的帝王书法应该认真看的。这些海外回流的书法作品,都是各自有着百年以上的存世历史,这是中国大陆近十几年来拍卖市场上出现最集中、可信度最高的帝王书法作品,岁月让它们失去了光鲜的容颜,但真实的百年传承史,让市场多了镜鉴的样板。

回想十多年来,在每年大拍预展的现场,不少还散发着刚出产不久的墨汁清香的帝王作品琳琅满目,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这些清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墨宝”散布于收藏家的书斋中,沐浴着人们欣喜的目光。人世间不仅只有历史才是面镜子,每个人身旁都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镜子,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认知和运用。

旧货不一定就是真品,但它体现着岁月留下的苍老肌理,把它们印在脑子里,去对照未来自己准备买的和已经买的,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一件无名氏绘《禽鸟图》的出现与拍出,则是件有意义和有意思的事情。

号称明珠暗投的《禽鸟图》,6年前高调现身后被鉴定为宋徽宗赵佶所画“天价”拍出后,传入美国波士顿艺术馆收藏。2009年现身,称被中国当代艺术绘画市场重要推手的比利时尤伦斯夫妇收藏,要通过市场变现的方式还给中国人民。

传媒报道5月29日这件“天价”拍品竞拍过程白热化,从3800万元起拍,至4100万元后,以10万元或5万元竞价阶梯交替上升,几个亿万富翁长达40余分钟游戏般地博弈着。这可能更让几只鸟儿无家可归。

一个月后的6月30日,北京广渠门15号地块挥槌拍卖,从21.12亿元起拍,两分钟被叫到30亿元,拍卖师将竞价阶梯由2000万元调至1000万元。结果是35分钟的46轮竞价,千万元的叫价阶梯和40.64L元的成交价。两者相比,其中奥妙,观者可展开想象的翅膀。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故事很像4斤重的龙虾,是可以有,还是也可以没有,还是真没有呢?

看一个市场的冷热与否,从各家拍卖公司自报的成交额、“天价”成交价、成交率是无法知道真实情况的,因为目前中国太陆税务部门还不能依据这些数字征收税赋。许多拍卖公司出于宣传的需要,人为调整数据,而且像书画、瓷玉这些拍卖专场过多地牵带着各方利益,它们的成交表现只能好,必须好,也一定好。观察拍卖市场的冷热,宜从利益分散、估值高低错落、参与人数多、参与阶层复杂的拍卖专项着眼、入手。这也是我们多次从古代铜镜、古代钱币拍卖观察了解市场的原因。

中国嘉德2009年春拍铜镜拍卖与2008年秋拍铜镜拍卖相比,成交率没有变化,但许多拍品的成交价依然没有走出全球经济危机的阴霾,相当部分拍品成交价低于了估价。

铜镜专场又分带钩、印章、铜镜。带钩拍卖没有了初时的疯狂场面,许多鎏金或错金银带钩成交价1000元左右,甚至低于古玩市场价格,如4602号汉代嵌松石错金银带钩、4603号战国包银嵌松石带钩、4604号战国包金错金银嵌松石带钩、4605号战国鎏金四叶花瓣纹带钩、4610号汉代镶松石错金银带钩、4612号战国错银镶松石带钩、4614号战国龙纹带钩、4615号战国骑马带钩等拍品,不仅成交价低于估价,且物有所

值。但带钩与印章一样,稍有高值或多于几千元的拍品出现,既遭流拍,说明了进入这个市场的收藏投资者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有待培育。

当然,印章市场更需要培育。今天的人们拍得古代印章,既不能乱钤于自己藏书之上,又无封泥可用,求得重姓重名如凤毛麟角,总不能为了拍得一印后再改名字吧!同是几千元钱,拍得铜镜不仅有精美的纹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价值,就是古铜的重量,印章也远小于铜镜。古代印章估价稍贵者多遭流拍,成交价多在一二千元左右。其中不少古代印章的艺术价值很高,适合某些类型的人独享。

4682号拍品铜制押印为一“元押”,钮为立人,印面为一阳文“张”字,两友皆为张姓,拍前酒宴均露喜爱之意,但互敬互让,结果此印可能落入“第三者”张姓囊中。而元押多为单字姓氏,汉字多,八思巴文少,拍卖公司可按百家姓多征集此类,满足需求。

金属镶珠宝的汉代酒具罕见。此次4659号拍品,一枚直径不过3厘米的汉代十八面行酒令铜镶珠宝骰子,成交价近9万元,对于卖者而言奇货可居,对于买者而说物有所值。

铜镜专场中有许多古代铜镜成交价并不高,但与低估的相比,倒显得高了许多。

铜镜拍卖让人想起了近几次奥运物品拍卖,许多相当的拍品打包上拍,而此次铜镜上拍时,出现了多组数枚铜镜打包拍卖,最多的一组有12枚汉代小型铜镜,成交价11000多元,平均每枚不到1000元,与市场价格相近。

整场铜镜拍卖在平静中小有高潮。前半场成交价低于后半场成交价,从4758号拍品开始,拍卖价格呈逐渐上升之态。第一枚商代铜镜已被玩熟,直径7.4厘米,成交价14000元,味如嚼蜡。4705号战国变形龙纹镂空镜,直径近11厘米,有裂,镶嵌松石多已脱落,锈色不佳,但此类镜比较少见,但8000多元的成交价升值可期。

此场拍卖中,战国铜镜数量不多,乏见精品,仅4728号拍品可观可赏,成交价与估价相近,达4万多元。由此可见,市场中虽估价高者多数流拍,但仍少数高价成交,成熟市场中的成熟收藏投资者从早期的“只买贵的”,逐渐转向了“只买对的”。当然,收藏投资者成熟的过程是渐进的,漫长的,尤其是对于不同层次的市场参与者而言,我们认为意义不大的拍品,仍然会有人出于各种理由竞拍。像4747号西汉四乳瑞兽镜、4748号西汉四乳瑞兽镜、4751号西汉单圈铬文镜、4761号西汉八乳博局镜,4763号西汉四乳博局镜、4767号西汉四乳手镜、4773号西汉长宜子孙连弧纹镜、4776号西汉四乳神兽鎏金镜、4779号西汉博局铭文镜、4791号东汉熹平三年变形四叶兽首镜、4793号唐代瑞兽葡萄镜、4794号东汉半圆方枚神仙人物镜、4804号唐代永徽元年四灵铭文镜、4811号隋代跑兽铭文镜、4849号唐代月宫镜、4866号宋代仕女观鱼镜、4887号元代至元四年双龙纹镜、4892号唐代海兽葡萄镜等拍品,或物有所值,或成交价格低估。

4743号汉代四乳瑞兽镜,尺寸较大,图案少见,品相尚可,纹饰精密,3万多元成交,物有所值。4748号汉代四乳瑞兽镜,与前者相比,尺寸略小,品相稍逊,图案有异,纹饰精细,成交价仅万余元,明显偏低。4751号汉代单圈铭文镜,早年间的古玩市场较常见,现已成稀罕之物,且通体硬绿锈覆于白光之上,典型的北方坑口,“锈色可餐”。4755号汉代四乳四虺镜,尺寸与4751号拍品相近,纹饰同样精美,虽图案不同,但锈蚀很少,成交价格低于4751号拍品近1/4,两者相比,又是一番意趣。4761号属于贵有贵的道理一类,8万多元的成交价,让许多令人称道的优点黯然失色,虽然纹饰精美,品相特殊,但有害锈已显露其间。4763号汉代四乳博局镜,通体黑亮略泛薄绿。“黑漆古”铜镜早年间倍受追捧,近几年才让位于“白光”。此镜铸工精细,纹饰繁密,且有羽人图案,成交价仅5000余元,可谓“大拍的东西,小拍的价格”。4764号汉代长宜子孙镜,尺寸大,纹饰精,品相好,惜其有裂,成交价近4000元。4767号4枚汉镜打包群拍,成交价近7000元,平均每枚铜镜不到2000元,其中一枚铜镜纹饰常见,但上有“长乐未央”四字,这可能就是竞拍者下决心拍得此拍品的目的所在。4773号汉代长宜子孙镜,直径20厘米,通体白光略带硬绿锈,纹饰精细美致,镜体厚重,应为北方干坑所出,成交价2万多元,尺寸、品相决定了其未来的升值潜力。4776号汉代四乳神兽镜,直径仅10厘米,纹饰很细,且内区局部鎏金,精美细密,惜镜缘处锈蚀较重。4779号汉代博局铭文镜,虽为常见的纹饰,但纹饰细密,锈蚀很轻,尺寸较大,达18厘米,成交价仅17000多元,可谓物超所值。4782号汉代双龙铭文镜,直径14厘米,锈重,成交价过万,与4779号拍占占相比,优劣自明。

这次铜镜拍卖巾,六朝半吲方枚实际仙人物镜出现的数量较多,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拍卖会的数量,此类铜镜多见于氏江中下游流域,品相佳者少见,多数质地松软,触压即碎,但其内含的文化元素不容轻视,如果价格合适,可聚之仔细研究。4794号东汉半圆方枚神仙人物镜系北方干坑所出,白光灿灿,点缀着硬绿锈,品相甚佳,而成交价格也很到位。

古代铜镜,多铸以图案纹饰及吉祥诗句,有明确纪年和制作地点者很少,而这对我们今天准确的认知和区分铜镜的制作年代、工艺特征、地区经济、冶炼水平等方面因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在4791号东汉赢平三年变形四叶兽首镜,铸有制镜的时间与地点,这为我们划分制铸时期和铸造地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类的铜镜还有4780号东汉章和元年纪年龙虎镜、4804号唐代永徽元年四灵铭文镜和4887号元代至元四年双龙纹镜。4780号东汉龙虎镜,纹饰精美细密,通体黑亮,有东汉章和元年铭文,成交价高达78万元,有过高之嫌。4804号唐代四灵铭文镜,上有唐代永徽元年铭文,属初唐时期铸镜,若以此镜为划分年代的基准,那么原来许多被定为隋代之镜,应归至初唐,这就是“永徽”的意义和经济价值。此镜尺寸较大,纹饰繁细,图案精美,半镜白光,4万多元的成交价确实物超所值,唯镜表锈蚀较多,有相当部分锈蚀可以除去,但已出现有害锈蚀,应及早处理,不然被害锈所毁,实在可惜。4811引跑兽铭文镜与4804号四灵铭文镜皆为初唐铸镜,直径10.6厘米,内区四兽相互追逐,外区以唐楷书小诗一首:“……官看巾帕整,妾映贴状成”,让我们从镜中看到1000多年前夫妻和谐相爱的情景。

唐代铜镜仍占今春拍卖的半壁江山,但一般唐镜的成交价有所下滑,如像4828号和4829号均为唐代海兽葡萄镜,同等品相,同等尺寸,同类纹饰的拍品,2008年秋季时拍卖成交价均在1

万元以上,而这次拍卖成交价格已被拦腰一刀,应该又是一个好机会。海兽葡萄镜经过近几年的拍卖市场历练,成为价高名品,每次拍卖会都会出现海兽葡萄镜群,大小、粗细、优劣各异的海兽葡萄镜聚于一堂,千年前西域漫漫丝绸之路上传来的异兽和葡萄,穿越过历史的风尘,把这优美的记忆铸印在金铜之上。有谁能知道每块铜镜背后的故事,而这些充满了千年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因素的故事,让这些唐代铜镜上挂遍了世界上最贵的葡萄。4892号唐代海兽葡萄镜,直径近15厘米,白光带绿锈斑,纹饰较细,成交价近2万多元,比2008年同类镜价格有明显回落。4893号唐代花鸟镜,菱花式,满白光,直径近12厘米,纹饰虽然不算很细,但5000多元的成交价,一定让竞得者笑到现在。

4895、4896、4897和4898号拍品仍为唐代海兽葡萄镜。4895和4896号拍品均为白光,直径在n厘米左右,4895号拍品成交价1万多元,4896号拍品成交价6000多元,图案纹饰相近,唯4895号拍品镜体较重,不知是否影响价格的因素。4897和4898号拍品直径均在15厘米左右,通体白光,4897号拍品有少许绿锈,4898号拍品镜体明显厚于4897号拍品,二者纹饰区别更不明显,4897号拍品成交价7万多元,4898号拍品则高达28万元。应是在纹饰区别不明显的情况下,决定成交价格的重要因素。

铜镜的纹饰图案,就是铜镜的灵魂,就是铜镜成交价格的决定因素。4859号是直径不过15厘米的唐代十二生肖四神镜,整体纹饰布局繁密,纹饰铸制工艺精细,应属目前所见古代铜镜中最为精细的一类。唐镜本为铜镜中的上品,而此镜又系唐镜中的极品,100多万元的成交价对于资金充裕的收藏投资者而言,应是非常有价值的。

唐镜突破100万元成交价,预示着今后唐镜市场价格还会稳中有升。而当时拍场中的参与者应把4859号之后的唐镜量力拍下,可事实是4892号唐代海兽葡萄镜、4893号唐代雀鸟云气纹镜、4895号唐代海兽葡萄镜和4896号唐代海兽葡萄镜的成交价格仍然很低,满场的人面对机会无动于衷。

与成交价高低错落的唐镜相比,汉镜显得不温不火,“潜伏”在唐镜的光环之下。汉镜已经形成了品类丰富的镜群,目前引人关注的“博局纹”只是汉代铜镜众多图案中的一种,而汉镜的整体纹饰种类与唐镜相比毫无逊色,只是市场价格明显偏低,以汉代博局纹铜镜与唐代铜镜相比,直径15厘米左右者,同等水平品相的唐镜成交价在3万元至6万元,汉镜的成交价在1万元至2万元,成交价相差成倍数之比,而汉镜比唐镜有着更悠久的历史,铸制工艺精美,纹饰图案的内含更加丰富,神化的气氛更浓。这次春拍中带神咒内容的唐镜成交价远高于一般唐镜成交价,虽然这类唐镜数量较少,且纹饰不及其他唐镜。可见神仙释道情结在今天的人们心中有着越来越广的空间和地位。反观汉镜有同样内容的纹饰图案更多,并没有产生唐镜这类效应,只能怪之熟视无睹。而未来古代铜镜市场出现整体的机会,应属汉代铜镜。

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区域中铸造的铜镜市场价格大幅回落,这正是我们以前预料的。试想,一块只是几寸大,但纹饰粗糙的铜镜,只因是辽镜或是金镜、元镜,价格就比唐镜还要高出数倍,理由是什么恐怕谁也不清楚。古代钱币中少数民族政权铸钱的市场价远远高出一般钱币的市场价,但钱币之间尺寸差别不大,很少有纹饰图案,精美差异不明显,只是铸量多少决定了珍稀程度,进而决定市场价格。而古代铜镜的存世数量只是影响市场价格的一个因素。况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辽、西夏、金、元王朝所铸铜镜有些品种的数量并不少,像金代的双鱼镜。辽代的人物镜、元代的人物镜在市场中不难觅到。这次拍卖4851号至4854号拍品为金代双鱼镜,除4852号金代双鱼铭文镜成交价在2000多元外,其他均流拍,显示出收藏投资者对辽金铜镜市场降温,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收藏机会。像4866号宋代仕女观鱼镜,纹饰较精细,镜中有鱼和倚树而立的美女,成交价仅2000元。一面宋代人物镜尺寸稍大。镜中风景依旧,美女变成老叟,翔鱼变成伏龟,纹饰较粗,成交价却翻了一番。

古代人物故事镜中有相当数量因纹饰内容而止步于公开拍卖,这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性文化”,俗称“秘戏”,雅称“春宫”。4868号标为人物故事镜,其实为一面“春宫”图案的铜镜。此类铜镜多见于东北地区的辽金故地,六区者多,偶有八区者价亦高于前者。此镜半圆钮周围饰叠压的莲花瓣,外以床幔装饰截分成六分对称区域,每个区域内的主题纹饰为6组“秘戏”人物纹饰。莲花为佛教圣物,而除佛教密宗外,似无双修之法,此人物纹饰与莲花同处一器,既说明了佛教的影响力,也证明了当时民众对外来文化的同化力量,而2万多元的成交价,物超所值。此镜顺利上拍,说明“春宫”题材文物收藏在收藏界的正常反应。可以预见随后会有更多圆的、方的、四区的、八区的、白光的、生坑的“人物故事镜”鱼贯而出。需要留意一起铜镜涉“淫秽物品”的诉讼。古董商杨女士在北京宣武区摆摊卖“春宫镜”,被宣武公安分局广内派出所以“出售淫秽物品”为由行政拘留3天。杨女士以铜镜具有艺术价值为由,将宣武公安分局起诉至法院,请求判决撤销宣武公安分局作出的处罚决定。古代文物中有许多“性”内容,从史前文化“性”崇拜,到辽金“秘戏”铜镜,从明清瓷器的交媾图案。到民间风花雪月花钱的春官图案,从皇家寺庙中的欢喜佛,到密宗佛像的“双修”。民间流传的“秘戏”饰物更是千奇百怪,数不胜数。早年上海有收藏家成立性文化博物馆,被有关部门要求须中级以上职称方能参观。

古之“春宫”饰物,多为长辈给晚辈婚嫁启蒙或旧时性服务行业专用。当然不排除文人自娱。早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房中赋》,后有李渔《肉蒲团》,如今日之“艳照门”。

对待“春宫”内容铜镜,切不必谈“春”色变,高雅春宫镜及类似内容,虽不必冠之以“性文化”,也不必累以“淫秽物品”罪名。三维视屏的“艳照门”主角尚可为复出宣传,贩卖什么都看不清楚的春宫镜何罪之有呢?既然可给疑似“三陪”发用具,既然马路边还有抱小孩卖“黄盘”的妇女,说明现行法律在某些方面有待完善。

今天“淫秽物品”已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尺度。1949年后被彻底取缔的“性服务”行业如今是何状态路人皆知。笑贫不笑娼的风气才是危害这个伟大民族最危险的毒瘤。“春宫”铜镜事件,小到可以只是一个法律问题,大到可引发广泛社会思考。它已超越了拍卖行业的承载,亦不必在拍卖图录上注明“少儿不宜。”

如果说古老的“春宫”镜让我们面红耳赤,那么4884号拍品——清代铭文镜的表现,应该让所有参与者大呼惊绝了。不知道是人们对“4884”这个数字十分敏感在意,还是这面清代铜镜缺纹少饰,直径12.3厘米的铜镜,只在平钮上有几字铭文,成交价560元(含12%佣金),重量为503克。从古代钢镜而言,这大概是目前拍卖成交价中最低的记录,以金属而言,1市斤零3克铜卖到560元,应是市场中最贵的铜材。

古代铜镜拍卖成交价过100万元者很少,同样560元的成交价更罕。两者2000倍的差距,不仅是铜镜拍卖中的奇观,也是其他拍卖市场中从未见到的,这既说明了整体经济环境对市场大的影响,也反映了古代铜镜收藏投资小环境的特色和奇趣,最重要的是说明了至少这场拍卖会中,4884号拍品拍卖是干净的,没有任何人为操作的痕迹。

文物艺术品大型拍卖会中成交价格超过100万元者比比皆是,过亿元者也不难见。许多拍卖公司和其他参与者为了不同的目的经常虚构拍卖成交价,而560元的成交价格在目前来看是绝无仅有的。对于拍卖公司和勇敢的举牌竞拍人,应报以善意的鼓掌。

拍卖从业者应是这个社会中的精英阶层,他们将知识、法律、道德穿联起来,打造着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行为的运行模式。“非诚勿扰”应是他们从业的行为底线。但实际上,相当部分的拍卖从业人员和社会大众一样,生活在“气喘吁吁”的大环境中,让人们对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期颦愈加渺茫。古代铜镜的拍卖市场同时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它客观地告诉了我们拍卖这个行业或者称之为这个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真诚,才能换来拍卖业“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牛”的繁荣与发展。

猜你喜欢
成交价铜镜拍品
政策拍卖成交均价继续回落
新乡市博物馆藏铜镜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建平博物馆藏辽宋铜镜简述
2018年前50件中国文物艺术拍品(按成交价格排名)
秋拍第二轮:印象派崛起,现当代复苏?佳士得VS苏富比2017秋拍亿元拍品排行榜
辽宋金铜镜辨识举例
二手产品B2C在线拍卖的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以京东拍卖为例
2013 年5 月30 日我国部分钛锆原料及其下游产品市场成交价
2011年十家拍卖公司秋拍成交拍品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