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形势下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2009-12-15 09:10阎华荣胡勤涌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实效性高校德育

阎华荣 胡勤涌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教育的重点。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是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树立德育新理念,创新机制,改革德育内容和方法,构建适应新时期的德育体系。

关键词:高校 德育 实效性

高校的德育是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高校的智育、体育等构成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总教育目标。德育的实效性就是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一致性。如果德育的现实功能能够达到人们的预期作用,我们就认为这种德育是有实效,反之如果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相差太远,这就是所谓的实效低下。目前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也和德育方式、方法和内容有关。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必须探索提高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实现育人的目的。

一、树立德育新理念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高校德育改革的需要,是与时俱进,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选择。

1.强化德育首位观念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处理德智体美各育的关系,强化德育首位观念。高校党团组织、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所有的教职人员都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意识,把德育工作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过程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2.提倡人性化德育

目前中国高校德育人性化程度不高,具体表现为有些高校在德育价值取向上超越大学生需要,在德育内容上脱离大学生需要,在德育方法上不顾大学生需要。分析德育人性化程度不高的原因有德育目的上的工具主义、德育内容上的科学主义及德育方法上的权威主义。德育要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在德育过程中了解和尊重大学生的需要。因此,实现德育的人性化要落实到以大学生的需要作为德育取向,使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法多样化。

二、改革、充实高校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

1.重视品德心理的发展多样化,在知、情、意、信、行上下工夫

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要加强道德认识,丰富情感体验,坚持意志培养,巩固良好行为习惯,使大学生由他律转为自律,在自主行为过程中内化为道德规范。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张春兴教授认为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感受,认为自己重要,有价值,因而接纳自己,喜欢自己。道德规范的他律性总是同自律性紧密相联的。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如果不转化为道德主体自己的规律,那么对道德主体是毫无道德意义可言的。

2.更新道德教育的内容,提高德育内容的实用性

高校德育内容的选择应在全国传统教材的基础上依据以下三方面要求进行改进。一是要依据德育目标的要求;二是依据国际国内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三是要依据现实生活中学生思想品德实际的需要。高校德育的内容应坚持思想性,始终坚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坚持对学生进行“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把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结合起来,处理好思想性与知识性、政治素质与能力素质的关系,改变以往德育目标过高,内容陈旧,过于理想化、政治化的倾向,补充心理健康与成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文明礼仪、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人格完美等内容。

3.改进德育方法,为学生喜闻乐见

德育方法是指为完成德育任务所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总和。在选择德育方法时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状况和需要。我们不否定传统教育方法,如说服教育等有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方法重灌输,轻疏导、渗透,且手段单一,久而久之会生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改进德育方法。当前,在德育工作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德育方法:一类是以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包括讨论法、演讲法、案例分析法等,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提高他们的思考、分析、判断能力;一类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如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生产劳动、勤工俭学活动、团队活动等,在活动中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但应杜绝那种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形式主义活动。

除以上方法外,德育方法还有很多,如情感陶冶法、典型示范法、修养指导法、管理教育法等等,但不管运用何种方法都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德育方法,并使各种德育方法要优化组合,以发挥其最佳功效。

三、拓展德育渠道,创新德育机制

高校德育工作要做到有实效,必须将德育工作贯穿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

1.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育者的表率作用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育工作的核心。重视抓好师德建设,建立一支政治合格、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保障。

首先,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素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教师应有坚定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抱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给自己充电,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身素养。

其次,转变观念,增强工作能力。对高校教师自身来说,应真正认识“道德教育只能通过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才能实现”,处理好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价值自我建构的关系,发挥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了解他们的情感需要,解决他们的道德困惑,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保障德育的有效实施

健康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的文化底蕴和有力载体。校园文化反映了德育目标,体现了德育内容。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德育实施的重要内容,那么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延伸和德育的“第二课堂”,因其教化、导向和辐射作用成为实施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提高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活动应突出特色主题。高校应紧扣每年的“五·四”等节日,结合党和国家的重大节日或纪念日,通过座谈会、报告会、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突出校园文化活动主题的时代性、发展性,促成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切实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

校园文化活动应注重打造精品。高校应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对象,开展文化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一方面注重专业性、系统性,彰显学科特色;另一方面,汇聚多学科优势,使活动具有横向广度。通过体系化发展和项目化运作,形成品位高、质量优、效果佳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着力打造精品活动,形成校园文化立足校园、辐射社会的立体效果。

3.开展多维度、多层次、多样性的实践活动

首先,要以创新的思维来思考德育实践活动的创新。将德育课堂搬出校园,搬入家园、公园、田园,进行开放式的德育活动,体现德育的实践性、体验性、养成性,打通一条通向现实道德理想的道路。

其次,通过文化下乡、科技咨询、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帮助他们理解生活、理解他人、理解世界,内化自身的道德品质,同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总之,树立德育新理念,改革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创新德育机制,真正让德育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有吸引力的活动,从而在活动与行动中体验道德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彭受清,《高校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2]冯凤杰,《对高校德育课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辽宁教育学院报》,2006

[3] 朱冬香、李二英,《校园文化对高校德育实效的促进作用及其实现措施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作者简介:

阎华荣(1964.11—),女,河北威县人,教授,南开大学法学硕士,现任河北邢台学院法政历史系主任。

胡勤涌(1984.11—),男,山东滕州市人,现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实效性研究与实验》(课题编号:1950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实效性高校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