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读”使语文教学亮丽起来

2009-12-15 09:10张淑艳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丰富增强美感

张淑艳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实现《标准》的要求,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一、读可以增强语言的美感;二、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三、读可以充实语言,助于表达。

关键词:增强 美感 丰富 经验 充实 语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社会各方的认可,并成为各科教学的首要目的所在。语文作为一个基础学科,当然首当其冲。于是乎“探究式教学模式”、“分组讨论法”、“让学生说,鼓励学生把见解拿出来”等话题便成了语文教学的热点问题。所以很多教学展示课花样百出,极尽学生讨论、学生发表见解之能事。可是我感觉往往在注重说的同时忽略了一种很重要的手段——读,这倒不是我拟古守旧,固守着老祖宗的祖业,而是认可读的功效。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要实现《标准》的要求,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使人感受。”(朱作仁语) 语文是有声的艺术,语言不是死寂的字音。学语文就要朗读,因为对于文章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匠心,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得到,而非教师的讲解所能代替。朗读课文要求发音准确响亮、吐字清晰明确;不丢读、加读、颠倒重复读,读出语言的畅达美;读准句逗和节奏,读出语言的节奏美。读的形式除采用传统的个别读、集体读、分角色读外,还可增加引读、换词读、对比读、变序读等训练。注重朗读的形式,旨在引起学生朗读的兴趣,然后逐渐向注重朗读的质量(语感)发展。

一、读可以增强语言的美感

一段文字可以用心去体会它的内涵,可以用眼看明白它的技巧,但我觉得还有必要用读去感受它的舒缓、它的豪壮、它的优雅、它的铿锵。读一段美文齿颊留香,而后闭目静思,得其神韵,这一过程岂不是人生一大美事?轻轻地读余光中的《乡愁》,缕缕情思绕梁三日;朗读朱自清的《春》,春的可爱引人向往;诵读李白的《行路难》,曲折的心情经历愁肠百转,而后那昂扬的气势又催人奋进,柳暗花明。

所以不妨鼓励学生用心地、用情地去读每一篇有情的、有血有肉的文章,不但可以让他们更多地体会语言的妙处,培养语感,而且可以在欣赏之余丰富人生体验。

二、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中学生的人生经历简单,所以生活体验往往过于单纯,读便成了理解人生的一条很有效的途径。人生百态,尽在书中,世间风情,文中尽显。读过了,即使似懂非懂,也足以让他们感受人生的笑与乐、苦与忧。人们都说爱好文学的人感情丰富,其实是文学感染人的最有力的证据。

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的感情朗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它能够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启迪,能够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学生随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调,头脑中变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形象思维得以发展,情感世界受到熏陶。

读“漫卷诗书喜欲狂”体会“剑外忽传收蓟北”的胜利之喜;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理解“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国之痛;读“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体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暴政之苦;读“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感受“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别离相思……

三、读可以充实语言,助于表达

评价孔繁森的伟大,再多的溢美之词也不如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的贴切;感悟球王贝利的教子之方,再多的体会比不上一句“生于忧患”来的精当。所以要想语言表达显水平,必在积累上下功夫。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读、多记、多欣赏一些名篇、佳句,在适当的时候,便可以从记忆中调出,往往能够语惊四座。在深厚积累的基础上,厚积薄发,那时讨论、交流的课堂就不仅仅是一种学习了,而是一种享受。大家在谈吐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并且取众家之长,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内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今后的运用中便更加游刃有余了。

在琅琅读书声中,课文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传神描绘、思想感情,常能得到充分、酣畅的体现。综上所述,“读”是发展语言的最佳途径;“读”是理解内容的最好手段;“读”是激发情感的绝妙凭借;“读”——是语文教学的金钥匙!

其实“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说法已尽人皆知,我们这些语文教育工作者何必舍近求远呢?让我们用读武装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的语文课。课内用“读”促进理解,加深记忆;课外用“读”丰富头脑,充实语言。让我们的大语文、大阅读在读中亮丽起来。

猜你喜欢
丰富增强美感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新时期强化民族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