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走进写作乐园

2009-12-15 09:10王丽霞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真实低年级作文教学

王丽霞

摘要: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低年级是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直接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基础。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刚入学的孩子,一方面积累的字词不多,生活经验贫乏;另一方面,却又渴望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因此,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迈出写作的第一步,逐渐将学生引上写作之路。

关键词:低年级 作文教学 真实 兴趣

目前,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不少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已经对作文教学的起步产生不利的影响。笔者认为这些误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识字,轻写作

目前,有一部分低年级教师忽视了一、二年级学生的写作。在教学中,只抓识字,认为这一阶段应该以识字为主。我认为:这种想法并没有错,但是在低段教学中只抓识字是远远不够的,应在汉字积累的同时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从简单句子入手,从口语交际入手,从激发兴趣入手,从学生实际入手,循序渐进的将学生引上写作之路。

二、不注重表达真情实感

孩子刚刚露出写作的萌芽,有一些老师就迫不及待地给孩子推荐作文书籍,把孩子的头脑禁锢于这些“作文”读物中,不能自拔。“虚构”、“艺术加工”、“改头换面”、“东拼西凑”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流。长此以往,“看似爱之,其实害之”,只能让学生学会无中生有的编造,对作文读物产生依赖心理,不重视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到头来忽视了作文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造成了假作文的现象频频出现。

三、教学方式、方法不当,扼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切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些教师过于“拔苗助长”,使得命题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了良好情境的创设,不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到头来学生达不到要求,教师的指责多于鼓励,久而久之,孩子总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就会望而生畏,讨厌写作文,怕写作文。

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改变上述现状,提高低年级作文教学质量,当前首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学生,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做好作文启蒙工作。通过实践,我积累了四条经验,现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借鉴古人写作理念,从“放胆文”入手,引导学生敢于写作

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放胆文”起步,逐步过渡到“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不必强调各种要求,让学生大胆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儿一样,让他们迈开步子自己走。在当前启蒙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古人写作理念,给学生创设轻松、自然的写作情景。鼓励学生把想说的话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鼓励他们看到什么写什么,听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我们要多多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写作欲望。心理学研究发现“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可以使学生追求较高目标,完成困难任务,激励自己与他人竞争并超过他人。”而“榜样示范”则是激发学生成就动机的最好方法。当自己作文中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成为老师讲评的范文,那将是多么大的鼓舞啊!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这样的鼓舞,我想,哪怕学习再困难的学生,都会敢于写作,因为自己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成为了同伴的榜样。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于写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兴趣在巩固和鼓舞儿童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起着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如果我们的教学使得学生渴望表达、乐于写作,他们就会把写作当成一种满足,而不是把写作当成负担、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创设轻松愉悦的写作情境,把精彩的课本剧表演、激烈的小竞赛、有趣的游戏、活生生的小动物搬入课堂,让学生亲身参与,在活动中获得写作素材,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另外,作文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我们将孩子们的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哪怕是春游前把要准备的东西清楚地写下来;生病了,给老师写一张请假条;节日里,给亲人写几句祝福的话……这种写作形式简单有趣,易于学生写作,乐于学生写作。久而久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勤练笔,逐步培养孩子们的写作习惯,使得学生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作文。

三、感悟生活,积累生活片断,引导学生写出真实的自我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这是解决作文写什么的最好办法。”《新课标》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引导学生写出真实的自我,首先得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感悟生活。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家庭生活绚丽多姿,学生可以积累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值日、比赛、游戏、春游、过节、过生日……大千世界精彩纷呈,善恶美丑显于生活。但是,低年级学生的的观察与理解往往浮于表面,更多的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使得学生深入观察、加深理解、感悟生活,把真实的生活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从而抒发健康、积极、向上的真情实感。另外,对于学生作文中的稚气,只要真实,我们应该充分肯定,鼓励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个性作品来。

总之,六、七岁的小学生正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机,求知欲强、富有丰富的情感、善于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最佳时期。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借助孩子身上的有利因素,根据孩子的年龄、思维特点,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切记要保留孩子们的童真,保留孩子们的兴趣,保留孩子们的自信。要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写作习惯。

猜你喜欢
真实低年级作文教学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