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写作课上教师的指导作用

2009-12-15 09:10李韶军刘海鹰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游记交流作文

李韶军 刘海鹰

很多年轻的语文教师认为作文指导起来很抽象,除了读优秀的选文,提出写作要求以外教师可做的事情很少。其实不然,学生在写作前、写作过程中和作文完成后都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有些教师对写作过程认识不透,缺少应有的写作体验,所以感到作文指导无从下手,往往把作文讲评课当成了作文指导课。

那么,如何进行作文指导呢?

一、写前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素材和写作思路的交流

提出写作任务后,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写作设想,说往往比写更容易一些。同学们面对着交流对象,也容易产生表达的愿望。此时应该充分利用集体学习的优势,在课堂上进行口头上的写作思路交流,其中教师既是听众,又是合作伙伴。十几个人,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交流。交流过程的对象性、真实性、情境性,激活学生写作的心理动力,建立起一个快乐交流的场地,交流的愿望和思路的激发,使学生内在的信息顺畅地吐露出来。这一教学环节是学生的写作思路由隐到显,渐趋明朗、形象,突破写作的最难阶段“思维盲目混沌阶段”。打破了挖空心思地硬做文章的传统观念,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如实地写生活的机会。

二、演示例文,直观形象地展现他人的写作中的优点与缺点

估测学生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选择较差的例文,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帮助写作新手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确定写作目标。例如,在写游记之前,出示了《游宝墨园》、《游动物园》2篇失败的游记,帮助学生认识文章中出现的写流水账没有详略、没有中心、缺少感受的毛病;了解线索不清楚,语义不完整,文章整体叙事不完整的毛病。从而在自己的写作中避免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选择优秀的范文,分析作者的写作过程和写作效果,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向写作目标推进,达成作目标的。还是以游记为例,阅读分析《美丽的湄南河风光》、《蓝色汉城》、《游北京动物园》等文章,帮助学生认识游记的写作内容,既可以写风土人情、景色风光,也可以写自己旅游的过程和见闻,还可以写自己对旅游点独特的认识与感受。同时,了解作者的表达意愿和达成目标的过程。

三、教师演示下水作文,讲解自己的写作过程和克服写作困难的经验

以游记为例子:教师首先应告诉学生自己写作前是怎样认真回忆当时旅游的经历,确定中心思想的。然后,说说自己选择素材时是怎么想的。最后,说说教师自己写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写得比较得意的地方;讲讲自己运用了哪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怎样安排写作顺序;怎样衔接过渡。教师结合下水作文具体讲解,这样不仅使学生明确地了解到写作的目标,而且还能够了解达成目标的例子和方法。

对写作的整体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增强,可以不断地协调、控制自己的写作过程,独立进行写作。学生了解了本次写作路途上的山高水深后,写起作文来的感受应该是自信而快乐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了解学生的写作进展情况,为后面的作文点评做准备,个别有疑问和困难的同学可以进行个别引导。

四、写作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写作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训练

拥有写作素材,想写却写不出来的时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知之却不能言之”的时候,是作文教学的最佳机会,作文教师应根据写作难点进行片断训练。不同的写作内容有不同的写作难点,例如在写游记的时候,对于风景的描写是难点,运用网上下载的各地风光图,进行抓住特点片断景色描写练习。再如在写小动物的时候,描写小动物的活动时,语言啰嗦,表述不生动是最常见的问题,可以通过“连动句式”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语言简练生动的写作意识与写作目标,通过小训练达成目标。在写故事时,学生的作文中,往往只出现简单的情节,缺少对角色和故事环境的描写,可以通过“身临其境法”,让孩子们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描写训练。这样的片断训练好操作,便于学习,易于掌握,能提高学生写作的自我效能感,有效突破写作难点。

最后,写作结束后,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并根据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下一次作文训练的重点。

总之,语文教师必须拥有大量的写作借鉴性阅读和自身的写作经验,才能从实践中总结出写作教学的窍门。如果不潜心研究作文教学,就很难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随着阅读写作经验的丰富,有些时候孩子们自己也能找到解决写作困难的窍门,这是孩子们的写作能力真正提高的表现。

教师也只有在写作过程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经验,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跨越写作的各个难关,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把作文教学指导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游记交流作文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