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009-12-15 09:10刘志新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考试英语教学语言

刘志新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始终有些困扰教师教学的问题,如听、说、读、写的关系,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教学和应考的关系等。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以供参考。

一、正确理解英语听、说、读、写的关系

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听说教学不受重视,造成学生的听说能力远远落后于读写能力的问题。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英语考试试题结构不合理,过分偏重读写能力的考查。而忽视听说能力的考查,近年来虽出现听力题,但会话题还无从谈起。出题者不是不想全面考查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而实际上很难做到,各种客观条件不允许。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考试强大的导向作用导致中学英语一直是“瘸着腿走路”,学生会读会写,不会说、不会听,成了“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因此,加强听说教学刻不容缓。

但我并不认为在学校听说能力比读写能力重要得多。在我国不存在讲英语的自然语言环境。直接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的机会还不如进行书面交流的机会多,比如要经常阅读英文的科技文献资料,而很少与外宾会话。这里是根据语言发展中听说在前、读写在后的一般规律,针对我国英语教学中听说教学严重薄弱的局面。在中学应强调,特别是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听说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英语听、说、读、写的关系实际上是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口语是书面语有声的形式,书面语是口头语言的文字记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要进行全面的训练。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四个方面平均用力。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初中起始阶段的教学应从听说教学着手,听说训练的比重适当加大,这样有助于打好语言和口语基础,引起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后在继续发展听说能力的同时,逐步培养读写能力。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不仅是教学的目的,还应作为教学的手段,用读写巩固和加强听说,将听说训练与读写训练相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全面提高语言能力。

二、正确理解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

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二者都不可偏废,“要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处理好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首先,掌握语言知识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教会学生语言知识,给学生讲解必要的语言规律,能帮助他们发展逻辑思维能力,防止实践的盲目性,变被动地模仿语言为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语言规则很重要,但不能生搬硬套,而要训练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的适当运用。其次,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在理论的指导下,经不断强化、反复训练而形成的。在英语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知识,加强基础训练,使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结构,但不能孤立地向学生灌输语言知识,也不能单纯地进行语言形式的简单操练,而应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进行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今后使用英语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如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写作竞赛、文学赏析、英语话剧、辩论比赛、采访、写信、写日记等,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机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正确理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因此,英语教学不能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还应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而语言课堂就是联系语言和文化的场所。在中国尤其如此,因为课堂是学外语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需要渗透有关文化知识的教育。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现代教育培养出的人,应是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现代人,应该面向世界,思想开放,善于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英语教学也应适应这一要求,如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的那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增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从课堂教学实践来看,真正掌握好一门外语,就必须理解语言的深层基础——文化。要弄清楚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社会制度、历史沿革、人的信仰、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科学技术等。葛炳芳认为,中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和初级阶段向中级过渡阶段,文化导入尤为重要。比如,下面一组对话可以说明这一点。

A: Oh, what a delicious dinner you cooked!

B: 不,不,一点儿也不好吃,你是开玩笑吧!

如果A是一个美国人,B是一个不会讲英语的中国人,中国人有一种谦虚美德,B在别人夸奖面前自谦一番是符合中国文化特点的,如要求学生做B的翻译,他们会怎么译呢?如果把这句带有典型汉文化特征(自谦)的话语用英语表达成:No, no. Its not delicious at all. Youre joking, arent you? 那么,西方人就认为你的判断力有问题,连这顿饭好吃都不能作出判断,因此会很不高兴。这就需要学生注意英汉两种文化及两种语言在语用上的差异。其实,B应回答“Thank you!”即可。如果直译,不能达到交际目的。

既然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负担着传达文化的任务,所以一个语言教师同时也就是个文化教师。但教文化必须适度,不能脱离语言教学,必须为中学英语教学服务。

四、正确理解教学和应考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的考试、考查是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另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在高考、中考这些大型的选拔性考试中,如果失败,就意味着得不到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这些考试强大的“指挥棒”作用,使我们的中学英语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保守,教学思想僵化。在升学的压力下,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严重偏离了教学大纲的要求。

目前,考试和教学的矛盾是很难解决的,除了要大力加强考试制度和方法的研究,进行考试改革和教学改革,尽力解决教学和考试的矛盾之外,应培养有“应试能力”,又真正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学生。一方面,中学英语教师必须坚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科书为依托,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按照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注意考试策略和技能的指导,使学生做到学得好,又考得好。

猜你喜欢
考试英语教学语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