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管见

2009-12-15 09:10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德育学科英语教学

许 燕

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实现英语教学与德育渗透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呢?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客观问题剖析中看德育渗透的意义

1.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各学科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都有着德育、智育、美育的义务和功能。德育之所以放在首位,并不是轻视其他方面,而是只有在有德的前提下,人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才能实现和谐发展。英语学科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主要停留在以完成知识教学为主要任务层面上,教学中存在着以应试教育为目标的现象,特别是很多教师在应试教学思想指挥棒下一味强化学生知识技能,单一进行知识灌输、强化解题能力训练,忽视德育在语言教学中的渗透。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忽视英语作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的培养任务;忽视对用英语进行思想表达的重要意义,教学中仅仅看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忽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事实上,语言学习对开发学生潜能、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忽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对中西文化的冲突在学生心灵上的影响熟视无睹,教学过程与德育实践相脱离,德育渗透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一定问题;忽视德育渗透的实在意义,强调形式,德育渗透无计划,以为在英语教学中随意扯上几句思想教育的话就认定渗透了德育教育;忽视德育渗透与学生年龄特点的关系,德育内容陈旧、抽象、空洞,缺乏较强的层次性和针对性,造成学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德育功能难以发挥。

2.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正确认识

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渗透,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热点。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文化礼仪、习俗风貌,并要学习包括表达思维活动、社会文化等众多语言功能项目,内容丰富。这些语言材料的学习,为课堂的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英语教学能否成功渗透德育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正确理解和认识。针对现阶段教学实际,正确认识德育渗透要做到两个“把握”:首先,对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整体精神的把握,了解对所教年级学生的德育要求;其次,对所执教学科课程标准的全面把握,明确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德育要求。诚然,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成了学科改革的必由之路,而德育渗透又是学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学科教学必须体现寓德于教。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作了明确规定: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因此,小学英语教学除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初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还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为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英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原则方法运用中开展德育渗透评价

1.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原则方法

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贯穿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并且有着自身的原则和方法。就其原则而言,我们要注重下面几个方面:首先,确保紧扣教材,注意渗透的自然性。德育渗透要从英语教材实际出发,附着于英语知识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其次,把握学科特点,注意渗透的生动性。我们要深刻理解英语课程标准,把握英语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最后,寻求最佳结合点,增强针对性。英语教学渗透德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而且要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较好的效果,所以我们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就其方法而言,可以视教学实际有所不同,但不管使用何种方法,为确保德育渗透的有效性,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事实上,情境决定着学生情感的主流,所以情境教育有着强烈的感化作用,并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显著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从学生角度出发,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实物资料、投影、录音等手段,创造感情激荡、妙趣横生的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让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情感体验,促进道德情感的形成。

2.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评价策略

学科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也是德育渗透评价的有效载体。英语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展德育渗透评价对于优化德育过程,提高德育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英语教学中对德育渗透的科学评价不在于简单地看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地位的确立,而在于看其对促进学生自身思想品德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评价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对错,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品德行为作简单的好坏之分,应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注重发展功能。所以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评价点既要遵循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评价的一般要求,又要体现英语教学的自身特点,这种特点概括起来表现为:教学中教师是否把德育渗透理念贯穿在英语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能否完全把握英语教材中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并能比较自如地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学中教师是否找准英语知识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点,遵循有机、有序、有效的原则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渗透;教学中教师能否抓住机遇,采取潜移默化及恰当的方法适时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同时,在评价方式上,能否将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

总之,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在于自然地与英语教学融于一体,善于在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捕捉德育因素,做到点与面的有机结合,反对牵强附会。我们只有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才能为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德育学科英语教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超学科”来啦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