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之以趣 引发神奇课堂效果

2009-12-15 09:10张志新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课前成功导入

张志新

摘要: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是说在春天播下的种子,在秋天一定会有所收获。作为教师,也应时时开动脑筋,拓展思路,使所培育的幼苗更加茁壮成长。幼苗的成长需要不断浇灌、施肥和除草,这就需要为人师者用心去培育。

关键词:兴趣 课前 导入 成功 热情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都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那么如何启迪人的心智呢?首先需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老师,一定能善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做过以下一些尝试,现提供给大家,以供大家探讨。

一、首先应有丰富多彩的课前活动

一节较为成功的课堂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如同一场好戏剧要有一个精彩的序幕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索中。课前自由演讲(Free Talk)是笔者从教多年最常用的一个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讲时事新闻、英语故事、幽默笑话、猜谜语、表演话剧和唱英文歌曲来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由于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将细致陈述:

1.时事新闻。学生讲时事新闻,如果是与教材相关的内容,将非常有利于学生了解新课的一些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记得我在讲The Olympic Games这一课时,课前一位同学讲的内容是:His Favourite Basketball Stars—NBA Star Kobi(篮球明星科比),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充满求知的眼神望着演讲者……这节课学生兴致始终很高,其效果自然非同一般。

2.英语故事。有一节课,我让一位女同学上来给大家讲了“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故事临近结尾时,她让大家以抢答问题的方式回答:另外一个朋友的做法是否可取?你心目中的朋友应该是什么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一瞬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3.表演话剧。这也是我常用的一种方式,当然,表演话剧需要提前准备剧本、台词及道具,费时费工夫。我把这个任务交给几位学生时,内心其实充满了疑问。今年元旦后的第一节课,精彩的现场直播开始了,历时10分钟。同学们就像经过专业训练的演员一样,声情并茂,表演现代版的《孔雀东南飞》,虽然结局是大团圆,但的确独具匠心。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导入中,开始了这节课的学习,效果自不必说。

4.唱英文歌曲。当代的青少年是多才多艺的一代,只要老师用心去挖掘,就会发现他们的无限潜质。有一次上课时,一位同学唱了一首歌曲《Pretty Girl》,歌声是那么富有穿透力,本来还思绪千里的同学一下子安静了,唱毕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伴随着歌声的结束,我深情地说:歌声美妙但是很短暂,要想拥有美好的明天就需要今日的付出,我们开始上课了。学生响亮地回答:是,老师。

二、富有新意的课堂导入

据笔者10多年的教学体会,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笔者认为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使课堂导入具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课堂教学的导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直观导入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通常借助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影像、录音等手段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引入新课。这种方法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2.音乐导入法。悦耳动听的音乐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直接让学生欣赏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或歌曲,因势利导,导入新课。如我在讲SEFC (Book 3) Unit 10 A Sacrifice for Love时,因所要讲的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在课前我就放了一段泰坦尼克号的插曲My Heart Will Go On,这段音乐舒缓凄美,学生陶醉在音乐讲述的爱情故事之中。铃声一响,我问学生:刚刚听到的歌曲名字叫什么?这首歌曲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就这样很自然地为学习新课打下了一个好的伏笔。

3.妙语导入。教师以富有特色的语言描述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比如我在讲SEFC Book1的Standard Engliash and Dialects(标准英语和方言)时,上课铃一响,我就用天津话说道:天津卫的狗不理包子,刚出笼的,一元钱2个。听到这样的开场白,学生先是一愣,随之齐呼:再来一遍,老师,好听但没明白。我顺势告知学生: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就是普通话和方言,对英语来说就是“标准英语和方言”,那么究竟什么是标准英语?哪个同学知道答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结果这节课进展极其顺利,达到了预期效果。

4.设疑导入法。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学生迫切想弄清但一时无法搞清的问题,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能力。同时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时,目的会更明确,对学习的内容把握得更快,理解得更透彻。

5.课文插图导入法。新编高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篇阅读课文均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关联的插图,有的是为了提示教材难点,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难点,有的是为教材重点服务。通过利用教材提供的插图资源,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以旧代新导入法。通过复习旧知识,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借助类比、归纳、演绎和猜想等方法引起新的学习内容,这种引入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结构,理顺脉络,掌握学习方法。这也是我和同仁们经常采用的方法。

7.以多媒体方式导入。适当运用多媒体导入,直观生动地展现教材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我在教莫泊桑的项链一课时,我从网上下载了一段视频(一个关于本篇戏剧的小话剧),让学生先观看,同时我提了几个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有了观看电影这一直观的过程,学生理解这篇文章就更容易了,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比如通过影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

三、时时让学生体验成功

良好的开端只是成功的一半,要想使学生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都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还必须不断激发他们积极的心理状态,这可能是教育者最难做到的一点。笔者经过多年的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才可以永葆学生的学习兴趣:

1.见缝插针激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见缝插针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点化,以热情欢迎和接纳的态度激励所有学生,尤其不要歧视和冷嘲热讽那些后进生,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效果。

2.多给学生参与机会。做到这点并不难,为人师者可以通过课堂发言、课堂游戏、作业讲评等方式,多给中差生一定的倾斜优惠,让中差生也能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使其逐渐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和迎头赶上的信心。如此下去,我们的课堂效率就会提高。

3.灵活评价促其成功。几年前我们已开始倡导素质教育,不应该只看重学生的分数。教师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就应该加以鼓励,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激励他们不断上进,这是学生获得和保持学习兴趣的制胜法宝。

马克思说:“热情是打动人的心灵的秘诀,是打开人的心灵的金钥匙,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驱动力。”教师只有创造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条件、环境和气氛,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从而使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提高整个英语课堂的效率与质量。

猜你喜欢
课前成功导入
谈中学生的人生成功
告诉孩子并非“成功”才是幸福
浅谈小学数学思想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课前三分钟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