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情“激”趣学古诗

2009-12-15 09:10周达莉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古诗文古诗古诗词

周达莉

唐诗宋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文诵读。为了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增长见识,我将语文教学与古诗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在诸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

在多年的跌打滚爬中,我觉得在古诗文学习中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当孩子们对某一方面内容感到意趣盎然时,注意力就很容易集中,也就能高高兴兴、有滋有味地学了。

一、充满诗意的学习氛围

1.环境的布置:我在教室黑板的一角辟出“古诗欣赏”专栏,在教室的每个角落悬挂古诗文,让古诗占有一席之地,让孩子们抬头见诗,让浓浓的古诗文氛围紧紧熏陶、感染孩子们。同时也便于学生熟读成诵。

2.统一诵读时间:在教材落实的基础上,我对诵读时间作了统一安排,规定每周星期三的晨读时间为古诗诵读课。班长带着其他学生自学或老师指导,或利用录音机跟读。

3.激励机制: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劲头,我在教室后面张贴一张海报“古诗大王”,把所有孩子的名字都写在上面。告诉孩子们如果你会背一首诗了,就在你的名字后面画一朵红花。最后比一比,谁得的红花多,谁就是古诗大王。

4.等级认证:为了鼓励学生提高古诗诵读质量,我还进行了等级认证活动。根据学生背诵的不同情况,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能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出本学期规定的古诗即获甲等;流利但无感情的即获乙等;最次之即获丙等。拿到乙等、丙等证书的同学还可以继续努力,力争拿到甲等证书。

二、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国的唐诗宋词,异彩纷呈,有的内涵深刻,意境高远;有的浅显易懂,清新明快。我根据诗的不同特点,本着多样化的原则,在教学中灵活地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欣赏,背诵古诗文。

1.诵古诗

诵读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读书方法。听诵读,也是一种艺术享受。我国近代教育家唐文治先生就十分重视朗诵。毛泽东、许特立等老一辈革命家,他们青年时代也经常运用高声朗诵的方法。朗诵既便于记忆,也能加深理解,还能陶冶性情。所以,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对孩子们的朗诵指导。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停顿规律,我在古诗中加了些朗诵符号。如《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表示停顿,“……”韵脚要读出长音。在讲授之前,我先一遍一遍地读,用自己的心揣摩作者的心,进入诗中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蕴含的真谛。朗诵时,我带着真情实感,传达作者的情思,去感染学生。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心领神会,情感被激发,摇头晃脑,反复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读得津津有味。

2.唱古诗

我校是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我充分利用学校的京剧教学资源,进行京剧与古诗文的整和研究。请擅长作曲的京剧老师为古诗谱上京曲让学生唱。每学期计划教4首,利用学校的双向视听系统,由京剧班师生在主控室教唱,学生在教室看电视跟着学唱。古韵京腔,朗朗上口,有的学生还跟着老师边唱边表演,一举手、一投足还有板有眼的,很有意思。《春晓》、《山行》、《娥眉山月歌》、《枫桥夜泊》孩子们都会唱。有时孩子们还会举一反三,把字数相等的别的诗词往里填。另外我还将同学们熟悉的儿歌抽掉歌词,换上古诗的内容让同学们唱。在动人的旋律中,优美的诗文闪烁着熠熠的光辉,孩子们如沐春风、如沐春雨。

3.演古诗

古诗中有不少是叙事抒情的诗,这类诗往往浅显易懂,我便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将音乐、画面、情境、舞蹈、表演、演唱、朗诵等形式融于一体,全方位表现古诗意境。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意境在头脑中勾画出各种人物和情景。然后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去表演诗的内容。如《赠汪伦》这首诗,同学们学完以后,都争着上来表演,他们把李白和汪伦依依惜别的情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我看了都身受感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再现了诗文。

4.画古诗

小孩子喜欢画画,尤其喜欢创作画。基于这个特点,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我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再加上丰富的想象,用一幅或几幅图画,来表现诗的内容和意境。如《滁州西涧》,我让学生把心中之境、心中之情、心中对作者的情感的理解借助画笔把它画下来。孩子们画了枝繁叶茂的大树,急流的水,孤独的小船。从孩子们的画中我知道他们已理解了诗的内容。我把画得好的作品张贴在墙上,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5.改古诗

诗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的魅力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短短四句或八句诗,能使时空、情景、现实与幻想等熔于一炉,学生欣赏这些诗必然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情感之弦必然会拨动。此时,正是引导学生将诗人的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好时机,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或插图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将原诗改成一篇记叙文。这样学生将会受到一次极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训练,同时对诗的理解会更深刻。

三、活泼多样的巩固形式

小学生年龄小,记得快,忘得也快。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多地积累、巩固古诗文,除了加强诵读外,还需在温故上下功夫,只有经常性地读,才能达到熟烂于心、呼之欲出的境界。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地诵读吟咏呢?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地把古诗文与游戏结合起来。

1.打保龄球,诵古诗

活动课上,我把学过的古诗词题目写在卡片上,用透明胶布粘在各种各样的塑料瓶上,学生五六人一组,轮流抱着皮球在两米外投掷,哪只塑料瓶倒了,就诵读瓶上的古诗词,优胜者得到一朵小红花,或一颗五角星、一个大拇指,或掌声鼓励。奖品虽然微薄,但同学们感到光荣、感到高兴,也越来越乐于参加这样的活动。

2.挑红花,诵古诗

我用红色的纸做成各种各样的花,并在每朵花里写上一首古诗词的题目,小朋友上来挑选花朵,挑到哪一朵就诵读那一朵花上的古诗词,若会背,花即为自己所得。不会背诵的即成为本周所要背诵的内容,什么时候会背了,到老师那儿取这朵花,最后比一比,看谁得到的红花多。这样的活动新鲜、有趣,大大激发了孩子们诵读的积极性。

3.跳皮筋,背古诗

跳皮筋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一项体育活动。课间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边跳边哼儿歌。于是我灵机一动,试着让同学们边跳边诵古诗。孰料学生热情很高,一首接一首,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不知不觉中,已巩固了古诗文。

另外,我还试着将古诗学习渗透在平时的每节课中,即利用每节语文课前几分钟进行对诗,如教师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学生就对“千里江陵一日还”等。运用这些游戏,把一度被学生视为头疼的“背诵”,在其乐融融的氛围里,玩着闹着、不当回事地就给解决了。

底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由此领悟到,生活丰富多彩,教育的艺术正在于如何引导,把学生与生活结为一体,寓教于乐。

课堂上每每听到学生们操着稚嫩的童音,反复吟诵着那些被世代传诵的精品,我相信这些努力带给他们的绝不仅仅是会背这些诗句,更是终身受用不尽的文化财富。我坚信,这些用诗“泡”出来的孩子一定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不凡的语文素养,沉积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猜你喜欢
古诗文古诗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品读古诗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