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化学实验 提高学生素质

2009-12-15 09:10徐阔勤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实验

徐阔勤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强调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因此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便是加强实验教学,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和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作一些探讨。

一、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有计划、有步骤的知觉。它主要是通过人的眼、耳、鼻、口、手的感觉,有目的地认识周围事物的心理过程。观察力则是经过长期观察所形成的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实验、观察和思维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正如伟大化学家门捷列夫说过的“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投有接踵而来的前进。”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首先应明确观察目的,养成观察习惯。只有明确了观察目的,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一方面,实验中的感知才会完整、清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观察获得预期的效果。例如:在“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可以首先向学生讲明该实验应注意观察的现象:(1)固体颜色的变化;(2)澄清石灰水的变化。这样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比反应前后,注意观察不同的情况。该实验的两个现象:(1)有红色的物质生成;(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学生很容易通过观察描述清楚。这样在不断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学生就会变得善于观察,乐于观察,良好的观察习惯自然就形成了。其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应注意观察内容,使学生学会观察方法。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准备。实验时,注意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记录、边思维,并且作好实验总结,在不断地观察训练当中,培养观察能力。

二、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中学化学实验中涉及到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溶解、振荡、搅拌、加热、过滤、蒸发、结晶、萃取、溶液的配制、仪器的配置及气体的收集等。这些操作要达到“学会”、“熟练”的程度,都需要经过有计划、有步骤、反复多次练习和实践。实验操作能力的形成一般有三个过程,即行动定向、行动的模仿和行动的熟练。行动的定向主要是要同学们知道各项操作“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就需要教师注意示范性操作,并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这样才能掌握操作要领和操作原理。例如:在“氧气的制取”实验中,教师就可先利用课堂演示的机会,向学生讲清楚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每一步骤应该如何操作及操作中应该注意哪能些问题,并且教师亲身向学生做出规范性的操作,制出O2,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仿效,转变成规范的动作,这才是操作能力掌握的开端,再通过反复的强化和训练,然后达到行动的熟练。

三、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外开放实验室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开放实验室是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修改学生的实验方案,参与学生的实验操作,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在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实验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构思,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创造性地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寻找同一问题的不同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例如:高中化学“学生实验”有要求学生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取氯化钙溶液,学生对此习题可能会提出各种正确的或不正确的方案,那么老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商讨每一种方案的可行性,所需的仪器,以及如何装配仪器,如何操作等等,然后和学生一起通过讨论的结果选择三种可行性高,便于操作的方案有:碱性氧化物+酸、碱+酸、盐+酸。这样不仅对书上的理论知识加深了理解,还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四、布置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家庭实验和社会实践是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一种多边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化学课外小实验让学生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下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另外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现象。例如:学习了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关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的使用方法以后,就可布置学生回家后测定自家附近河流或工厂排出的废水的PH,从而根据测定的结果分析河水的污染情况并可据此让学生以书面形式写出调查报告,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让学生积极用化学原理进行思维,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又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加以运用,进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引导中学生深入化学第二课堂开展化学实验

当今的高中学生学习条件好,可以组织学生到第二课堂中参加一些化学实验。如到有关化学科研所、化学生产工厂去边学习,边参加一些实验,请教科研人员或工人师傅,提高实验能力。又比如关于环保问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利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让学生开展调查,并结合环保问题开展一些小型的化学实验,进行探索性的分析。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实验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做个怪怪长实验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