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和谐的节奏

2009-12-15 09:10郑世刚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一节课节奏环节

郑世刚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这是不争的定论。科学合理的教学构思,端庄大方的教姿教态,清晰悦耳的课堂语言,精美巧妙的板书设计,恰如其分的施教方法等等,都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构成要素,而和谐律动的课堂教学节奏,则是教师展现课堂教学艺术最有效的手段。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既是教学艺术的点睛要求,也是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益的必要条件。

一、当前课堂教学节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大量的“家常”课堂教学的观察中,发现许多课堂教学的节奏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或者说呈现着不和谐的模式,具体表现在:

1.急

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进行的速度过快,或者是教师的语速过快等,教师从上课的开始就将自己安排好的教学程序一个劲地往下进行,像放机关枪一样,一梭子接着一梭子,一个劲地往外打,不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效果,不注意和学生互动,不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紧张得上气不接下气,学生则是有喘气的、有掉队的、还有摸黑的。

2.平

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气氛,还是教师的教学情绪,都特别平缓,课堂如无风的湖面,没有半圈的涟漪。教师越讲越没劲,学生越听越瞌睡。教师教学的激情缺乏,教学语言的感染力缺乏,课堂导语做不到精彩动人,提问设计做不到扣人心弦,启发学生不能循循善诱。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等非智力因素无法得到调动。

3.断

完整的一节课就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其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非常重要,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课堂形式就是课堂各教学环节的自然呈现。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是课堂无构思新颖的导入方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回到课堂上来;二是不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忽视了教学的逻辑性和新知识的生成规律,教学各环节无法衔接,或是衔接不自然;三是课堂流程的时间安排不科学,时间的分配不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四是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任务完成得不确切,不到位。纵观课堂,“虎头蛇尾”者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者”有,“重心不稳”者有,“思路混乱”者有。一句话,课堂无主线贯穿始终。

4.浮

有的课堂从教学设计的形式上看很完整,但备课只备文本,没有备到学生的层面上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把每个环节落到实处,为了按计划完成自己的设计,每个环节总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教学的节奏呈现死板的格式化,似乎是为设计而设计,无法顾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教学是教师单方面理想化的表演,“双边活动”的特点无法体现,更谈不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了,导致教学流程走过场、图形式,没有实效。

二、构建和谐课堂节奏的对策

1.处理好教师课堂行为的轻重缓急

教师是课堂艺术的总设计师,也是“课堂艺术品”的制造和展示者。首先是教师要有思路清晰、明了悦耳且具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何时急,何时缓,何时轻,何时重,教师应根据授课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把握好语言节奏的分寸。其次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摆好自己的位置,切记教师的作用是“导”,何时登场,何时退台,何时参与,何时互动,何时表演,何时观看,何时评价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把握自己和学生的时间分配节奏。再次是注重教学的实效,传道要讲究途径,授业要讲究技巧,解惑要讲究火候。深刻学习孔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节奏。

2.课堂教学要重视“教有重点、学有目标”

有道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课堂节奏的高境界应该是张弛有度,轻松自如。因此,课堂教学节奏的和谐关键在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教学重点的突出解决上。从教的角度出发,教师明确了一节课的目标,必然在施教的过程中,向着这个目标,用最简捷的办法进行教学,必然不会平均使用力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学生的学习也会把目标变为任务,有的放矢地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因此,好的一节课,是教有重点、学有目标的一节课,听后使人感觉到教师教得轻松自如,学生学得愉快容易,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教学任务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节奏中完成。

3.突出一节课的完整性

每一节课既是承前的,又是启后的,而它自己本身要具备相对的独立性。这就要求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要自然,要突出知识的生成。优秀的课堂就像一篇优秀的文章,其脉络清晰,结构天成,启承转合天衣无缝,首尾呼应;也像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字与字之间呼应自如,墨色浓淡相衬得当,虚处可以跑马,密处不能透风,章法(书法的节奏)达到上乘,整幅作品多一笔为过,少一笔则不足;更像一首优美的乐曲,节拍铿锵,旋律动人,序曲引入,余音收尾。有道是: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如果处理好一节课的导语、延伸、衔接、小结、收尾等,使课堂的节奏达到“落笔大胆、收拾精心”的品味,这才是成功的课堂,也是艺术的课堂。

4.要注意课堂的灵活调节

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节奏的灵魂是“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时做好课堂的组织工作,留出教学的空白,穿插能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如趣味故事、歌曲、游戏等)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用多种方法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如及时恰当评价,适时设疑提问,变换训练方法,用丰富的视频材料介入教学等,同时课堂的目标和任务要一个个落到实处,不完成任务不向前进行,在“动”的细节中实现“静”的目标。

总之,和谐的课堂节奏应该是圆润的、轻松的,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始终把学生绕在手上,并且有较高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一节课节奏环节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托马斯的一节课
YOUNG·节奏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