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研究

2009-12-15 09:10曹茂文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技能目标

曹茂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关键在于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一、实现语文教学观念的开放

语文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要完成自身的基本任务,还要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语文作为学生必备的素养,不仅要学会语文知识,而且要接受大量的课外语文信息;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它不仅要解决语言文字训练的问题,还要关注与其他学科、各种信息的联系,开发语文教学资源。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语文教师要非常重视教育观念的更新与改造。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1.首先要真正树立开放的态度。要实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目标,要有开放的态度,对目标、过程、方法、评价等都要敢于开放,以开放的态度来解决开放中遇到的问题。2.不仅把课堂教学看成是为学生学习所作的付出,而且更是教师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辩证地理解教学方法的改革,兼收并蓄各种教学方法之长,为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服务。

二、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开放

教学目标是由课程标准决定的,开放的语文教学目标不仅要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还应充分体现时代发展的特征,体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一语文课程基本出发点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实现从过去偏重知识技能的落实这一单一目标,转向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堂教学功能;做到知识技能、阅读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整合,使语文课堂不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语文知识、技能,还要放眼未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语文知识掌握、阅读感悟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充分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语文教学目标制定时,不仅仅考虑教材本身的要求,同时考虑学生当前基础知识和思维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在全面考虑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要考虑发展性目标,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实践性、个体性。

三、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

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对内容的确定应该以目标为依据,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丰富所学的知识体系,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整合教材内容,体现教学的灵活性。语文教学要引进“鲜活”的学习内容,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现实内容,积极探索与建构生活中的语文学习体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第二,语文课程不仅具有鲜明的独立性,而且有广阔的兼容性。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独立性,又要注重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引导学生从各种视角系统地思考问题,拓展思维的广度。第三,适当开发课程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主要是开发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电视广播、报刊资源,开发社会环境、家庭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开发校园文化资源等,让它们也能进入我们的语文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

四、实现语文教学时空的开放

语文教学的时空不仅是物质的,它还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含义。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教学时空的开放主要包括:1.教学时间的开放。语文课堂教学时间要向学生开放,为学生留出充分的自学时间、思考时间、操练时间。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缩短课时、长短课交叉、两节课连上等形式进行开放式设计。2.教学空间的开放。语文教学中要拓宽学生学习空间,使学生从狭小的空间地带走向广阔的发展天地,营造宽松、多样、立体的学习氛围。3.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放。思维从创设问题开始,语文教学中要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要更多地提倡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和直觉性思维。4.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说教师的讲解不重要。除了一些知识性的问题需要精讲外,最为关键的是在学生思想卡壳的时候,予以点拨,但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一是要点拨在学生有了自己充分的思考之后,一定要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另外,对学生的点拨也要适度,点到为止,疏通其思想的阻塞即可,一切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实现语文课程评价的开放

评价开放的宗旨是: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开放的语文课程应以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根本目标,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内容多样、评价手段灵活的评价体系。提倡过程评价,提倡通过成长记录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激励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当前在语文教学评价中要重点关注:1.注重学生对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看学生是否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是否有积极的情感体验。2.要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考查学生结合具体材料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为重点,以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3.要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技能与策略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4.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极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对问题进行开放性的思考,要尽可能地避免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或主观认识去规范、限制和评价那些带有主观个性特征和其它答案非惟一性的学生回答,要尽量避免让自己的权威性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语文教学的开放关键在教师思想观念的开放,只有思想开放了,才能多角度、全方位的实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开放空间,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与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技能目标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画唇技能轻松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