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的课堂教学新探

2009-12-15 09:10阎宝霞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作文同学

阎宝霞

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新课标改革后,我们更关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了。因为写作能力是一种独立的、带有创造性的活动,要提高写作的难度是很大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难点。再者从语文教育的总体结构来看,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是衡量其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考核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核,所以对写作教学的研究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们应把作文教学放在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地位,给予高度的关注。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化为主要目标。然而实际的教学状况却不容乐观,当前的写作教学仍然面临着极度的困窘,首先我们的作文教学仍然是以读代写的阅读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主要训练学生的模仿力,通过讲解、模仿范例的方式来学习写作。它以老师讲读为基础,教学课堂上常常是老师上面教,学生下面记,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老师讲来讲去学生还是原地踏步,作文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乃至产生畏难情绪,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头疼,习作时学生找几本辅导资料拼拼凑凑来应付老师,再者由于当前社会各界对高考的高度重视,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功利主义,搞什么押题作文,命题作文模式,针对某一命题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写作材料,包括名言警句、典型事例等等,带领学生阅读大量的学生作文选之类的辅导材料,并且针对某一篇高考范文进行模式化训练,从而形成了一篇篇面目相同的考场八股作文,这种教学方法无疑忽视了写作本身个性化表达的特点和规律,势必会禁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表达。

针对当前作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的写作风格

主要方法是以说促写,加强口语教学实践。具体做法是,每节课前我都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或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演讲,这样一来,喜欢议论文的同学选择对某些事情进行评论,喜欢散文的同学则进行美文朗读,还有的同学则谈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这样的练习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的文采。例如:一次作文课前,一位学生针对学校提出的“着装整洁,不穿奇装异服“这一规定进行评论,结果引起了大家对”纪律“和“规矩”这些话题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同学主张“不应墨守成规”有的则主张“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家旁征博引,每个同学说出的基本上就是一篇小文章。当我们学习第三册课本中的《道士塔》时,课前的演讲,一位同学读了一篇名曰《从余秋雨思考散文的艺术》文章,介绍了对余秋雨的理解和对《文化苦旅》的喜爱,不仅使大家更好了解了《道士塔》中作者的情感,更重要的是积累了美的语句,如:“见惯了弯弯的弦月,残缺如芽,那一轮满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完美,让孤独者窥视了人生的真谛。观遍了涓涓细流,灵动渺小,那一汪大洋却以浩瀚的博大的隽永,让思考者探究生命的奥秘。识尽了喧嚣红尘,拥堵繁盛,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从文者顿悟宇宙的深意。于是,散文以宽广的包容出现,于文学中独领风骚,在历史中经久不衰。”文章中这样的句子对学生的写作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当我讲到《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时,一位同学的课前演讲就是对文章中的杨荫榆女士作了介绍,提到了“曾经担任过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杨荫榆,为保护险遭日本鬼子残害的两名妇女同胞,在苏州死于敌寇乱枪的事情”,这次演讲使得大家对课本中提到杨女士有了重新的认识,许多学生甚至说出了要多角度多方面看待一个人或一件事的观点。这种训练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写作。只有使学生自己有话可说才能结束以往作文教学中挤牙膏式的写作状况。另一方面,学生在演说时教师要积极地去倾听、去引导,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写作的规律,要让学生自己来体悟写作的原理,同时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切实起到引导的作用,找出学生的逻辑思路,从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再加以指正,这样学生会从具体的实例中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这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路,使学生懂得如何去组织材料,论证观点以及凝炼语句,从而学会如何来构建一篇文章,因而这样的训练是实际的、有效的,学生经过这样一次次的训练就会逐步形成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自我认知的角度。这样一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的写作风格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二、改变传统的阅读性教学法,采用以“写”代“读”的新式作文教学法

传统的阅读性教学是先阅读讲解范例,然后仿照范例进行模式创作,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针对这一传统的教学法我提出了以“写”带“读”的一条教法新路。以“写”带“读”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写作来带动阅读的教学方法,它要求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实练,行然后知所困。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学生才会发现自己所缺的东西,它是从“写”的需求出发去组织阅读,不仅锻炼了写作能力,还提高了阅读水平。例如,在一次作文练习中,题目是“宽容”,大家写来写去就是“不和别人计较”、“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以及“鲍叔荐管仲”、“负荆请罪”这几个内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十分单调,针对作文中出现的这一问题,我指出现在学生写作最大的难题就是素材太少,并给同学们一些时间去阅读寻找,等再提到这一题目时,大家争先恐后发言。有的同学提到了屠格涅夫的“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是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这一名句,有的同学提出 “一个宽容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乐观、愉快、豁达、忍让,而不悲观、消沉、焦躁、恼怒”、“大地承受不住的东西,胸怀可以容纳”、“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等名句,有的同学举出了“林肯总统对政敌宽容”、“光武帝刘秀焚烧投敌信札,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和“六尺巷”的事例。有的同学还引用了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应用他们阅读得来的素材,学生再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就新颖而且丰满多了。最后我选择那些适于学生理解的、别有意趣、不高高在上而是贴于实际的范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差距,从而明白正确的写作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这两条新式作文教学的方法,让我在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时代在发展,语文教育也要紧随时代的变化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作为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作文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如何促进作文教学的教改还需要我们这些执教者不断的探索。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作文同学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