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奥林匹克博物馆见闻

2009-12-16 09:18祈冬媛
北京档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

祈冬媛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从积极申办、紧张筹备、成功举办到圆满闭幕,凝结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全国人民的深切厚望、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全市人民的无私奉献。这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圆了国人百年来的奥运梦想,以历届奥运会无与伦比的辉煌永久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同时也得到国际奥委会组织的高度评价,赢得世界各有关国家的普遍赞赏。

北京2008奥运会圆满闭幕之后,大量的奥运文化遗产,包括文书档案、声像档案、服装道具以及相关资料由北京市档案馆接收进馆、永久保存,北京市不少区、县档案部门也接收了相当数量涉及奥运的档案资料。今年6月份,北京市档案局(馆)应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博物馆的邀请,陈乐人局(馆)长率团前往该馆进行了工作访问和实地考察,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宾主双方就保护奥运文化遗产、满足社会利用需求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探讨与交流,这是我们这次出访考察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奥林匹克博物馆总体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包括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和奥林匹克博物馆两个分支机构,同隶属于国际奥委会,除各自的办公及相关的业务部门外,博物馆的展厅面积占3400平方米。

奥林匹克博物馆位于瑞士洛桑市乌希湖畔的奥林匹克公园内,地貌蜿蜒起伏,绿植覆盖繁茂,环境幽雅怡人。远远望去,奥林匹克博物馆在不高的丘陵地带依坡而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周边树木花坛环绕,各类体育雕塑点缀其中;不远处的湖面绿波荡漾、各类水禽鸣叫嬉戏,使这座经典现实主义建筑风格的博物馆与自然景观和谐相映。

那天清晨,我们如约很早就来到奥林匹克博物馆,沿着二十几节台阶拾级而上,就来到博物馆正门。门前的小广场显得很宽敞:与大门相对不远处,类似火炬状的雕塑燃烧着永不熄灭的圣火,寓意跳高世界记录的标杆等象征性设施依次排开,门额上方的五环标志格外醒目,五环旗随风招展。走进博物馆大厅,里面设有奥运纪念品销售商亭,反映奥运精神的壁画、宣传品随处可见,来此参观的人们川流不息。目光所及之处,无不昭示着古老的奥林匹亚文化和现代的奥运体育精神。

奥林匹克研究中心有员工30多人,主要任务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学术研究、收集保护奥运文化遗产、满足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学术界以及社会公众对奥林匹克文化及史料信息的利用需求。该中心有关奥运档案史料的收集工作始于40年前,世界范围内有关奥运的档案资料都在其收集范围之内,各国、各地区的奥委会组织每两年向该中心移交一次档案资料,移交数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各国家和地区与该中心关系的密切程度,或根据奥运会主办国与国际奥委会的事先约定,而并非强制性。研究中心收集保存的档案主要存放在两个地方:保密期内的存放在国际奥委会总部,可以向公众開放的档案则存放在该中心或奥林匹克博物馆,奥运档案的保密期一般为20年。

目前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保管的纸质档案资料排架长度达1000多米,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缩微胶片以及近40000小时的电影胶片、7000多小时的录音录像资料带和65万余张的照片档案。此外,还有一个23000余卷(册)藏书、400余种期刊和大量电子出版物的图书馆,这些档案资料记载着1894年以来的奥林匹克运动和国际奥委会成立以来主要历程。

声像部的技术保护工作间不是很大,但所需设备应有尽有,大部分是日本的松下机器。据介绍,中心保管的历史老照片目前已全部实现数字化,随着摄影设备、技术的普及,接收的照片档案逐年增多,因此后来收集的照片档案只选择精品以缩微或数字化的形式保存。声像档案资料的数字化工作从去年开始,他们预期用6年左右的时间全部完成,而且每种资料一式复制两套,留出备份。

声像资料的整理及数字化工作主要委托社会专业公司承担,考虑到声像档案资料的实体安全,受委托承担数字化制作的公司员工必须到该中心来具体操作。在声像档案库房,工作人员为我们现场演示了照片档案的各种保管方法,我们对其操作过程及方法均进行了拍照和详细记录。我们注意到,他们非常重视对档案史料原貌的保护,那些一时无法恢复原貌的照片档案,都倍加小心地妥善保管。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其中有不少珍贵的照片是通过捐赠和拍卖征集来的,保存这些古老的历史照片需费很大的精力,工作量也很大。

图书馆的陈设比较新颖,在宽敞的大厅里,中间是一个类似雕塑的花坛,十几组书架以其为中心呈圆形放射状摆放,以不同颜色的书架为区分标志,摆放着不同类别的图书,方便公众查询阅览。书架区四周分别是借阅服务台、读者阅览区、书目检索区和网络服务区,读者在这里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下载所需的信息资料。

文书档案库房跟我们国内相比有很大不同。一是空间高、宽、大。说是档案库房,倒不如说像座大仓库,似乎更加贴切。二是文书档案一律不装订。我们注意到,他们有自己专用的文书档案装具制作设备,档案卷皮在制作时压出多道折叠槽痕,使用时可根据档案资料的薄厚,来决定其盒脊的厚度,很是方便实用。三是在档案架上很巧妙地安装了抽拉式书写桌板。既节省空间,又便于登记、编号等库房管理性工作。四是案卷封皮卷号、档号的书写全用铅笔。铅笔的优点是不易褪色,而且对案卷的纸张没有化学作用。特别是后三个特点,令大家很感兴趣,很值得学习借鉴。

奥林匹克博物馆的负责人是位中年女士,在会客室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会客室不算大,墙上是几幅体育运动项目题材的壁画,洋溢着浓郁的奥林匹克文化气息。四周依次摆放几组书柜,在各类不同语种的书籍当中,《我的中国心—言恭达书<何振梁在莫斯科申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陈述演讲>》、《百年奥运 中华圆梦》、《人民日报五十年珍藏书画选集》、《东山魁夷全版画集(1956-1995)》、《全和凰画集》、《中国流通纪念币珍藏册》等介绍北京2008奥运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文版书籍陈列其中,给我们以宾至如归之感。

在座谈交流过程中,热情好客的博物馆负责人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博物馆的职能机构、馆藏概况及展览内容,认真解答了我们提出的有关问题。她对北京20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北京市档案馆有关奥运档案、实物的收集保管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陈乐人局(馆)长代表考察团成员对博物馆的热情接待和馆藏介绍表示感谢,就北京奥运会档案资料及有关服装、道具等实物的收集保管情况作了介绍,宾主双方就共同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的交流与探讨。随后,我们就博物馆的档案保护、库房管理及博物展览进行了实地考察。

奥运实物库房里保存着各类物品15000余件,包括历届奥运会使用过的火炬、运动服装、各种球类、赛车、运动鞋、剑、旗帜、礼品以及各类徽章、奖牌和道具等等。北京奥运会闭幕后,也有相当种类、数量的实物集中到北京市档案馆收藏保管,如何长期保持这些奥运文化遗产的实物原貌,曾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我们希望在这里可以汲取许多成功、宝贵的经验,于是在这里逗留的时间也最长。

我们所到之处的每个工作环节,大到保管方法,小到档案装具、温湿度控制,陈乐人局(馆)长都了解得非常细致,对某些独到的保管方法、有特色的档案(实物)装具等等,都让我们留存了照片资料。大家也都忙不迭地录音、摄像,忙得不亦乐乎,感到非常解渴。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库房管理以尽量延长实物原件的寿命为目标,不同种类的实物采用不同材质的装具和保管方法妥善保存。如画卷类的实物尽量不卷放或折叠,直接平放在密集架内专用的抽屉里,有些是镶入镜框垂直插放在特制的架子上,一些超长、超宽的画则垂挂在带有保护层的架子上;运动服装类实物则放在防光、防尘、防褪色的布袋子里挂起来;运动鞋内均塞上塑制泡沫,以防止变形;还有譬如火炬、运动剑等很多实物都做了专门的固定架……另外,还根据其实物的大小和材质等因素量身制作了专用装具,使每类物品的保管都各得其所。

博物馆展厅虽说只有3400平方米,但空间与平面巧妙地立体结合、各类实物与展柜的有序摆放,加之声、光、电技术效果的有致烘托,使本已琳琅满目、珍品纷呈的展厅更加引人入胜,令参观者眼界大开、流连往返。也许由于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刚闭幕不久,印有祥云图案的火炬、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和印有北京人文奥运徽标的纪念品以及宣传资料都摆放在展厅比较抢眼的位置。

整个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古代奥林匹克的历史。有一百多件从希腊、罗马、奥地利和匈牙利等国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借展、复制以及捐献来的瓷器、青铜器、大理石雕塑等文物,全是奥林匹克运动历史长河沉积下来的体育艺术精品,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兴盛的历史。第二部分:现代奥林匹克的历史。包括著名运动员捐献的文物资料、各种奥林匹克运动遗存物,直观、生动地再现从1896年至今的夏季奥运会和1924年以来的冬季奥运会盛况,以及从1894年当选的首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维凯拉斯和到现任的罗格等8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简况和各个国家或地区奥委会、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简况。第三部分:顾拜旦个人展。有一百多件顾拜旦的遗物、档案材料和书信等文物,真实、客观地再现了顾拜旦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以及对现代体育、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第四部分:奥林匹克邮票和纪念币展。该展收藏了来自137个国家的12000多枚奥林匹克邮票和600多枚奥林匹克纪念币,其中包括萨马兰奇先生捐献的所有邮品,使该博物馆成为目前世界上馆藏最珍贵、最完整的奥林匹克邮品和纪念币展。该展厅还介绍纪念币的制作过程,并展示了部分制造工具,同时展出的还有历届奥运会的会标和宣传画等内容。第五部分:不作为固定陈列展,从展品内容到展出时间都相对灵活,凡是与奥林匹克运动及奥林匹克文化有关的艺术作品都可以在此展出。因而,这一展厅经常推陈出新的展品内容常给人以新鲜感,因而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

紧张、忙碌的考察交流活动一直延续到将近下午5时,但大家仍然是意犹未尽、流连往返。临行前,陈乐人局(馆)长代表考察团与国际奥委会信息管理部部长先生和奥林匹克中心及奥林匹克博物馆主要负责人互相交换了纪念品,并跟大家一同合影留念,双方还就加强友好往来与合作表达了诚挚的愿望。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两届奥运主办权同时揭晓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浅析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展望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技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