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最后48小时悬念重重

2009-12-17 12:52
环球时报 2009-12-17
关键词:哥本哈根气候变化气候

●本报驻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尼泊尔特约记者 郭颖 陶短房 青木 蒋丰 张松 ●陈一●本报记者 王跃西 康娟

中国总理温家宝16日启程前往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外电称这决非一次轻松之旅。号称人类历史上最具雄心的气候大会即将进入关键性的48小时,但近些年来还没有哪一次大规模的峰会像这次气氛那样凝重,美国《华尔街日报》说,“十多年的气候外交积累起来的愤怒与怨恨已经公开化”。而大会主席16日的突然离职,更让人们对峰会前景多了一分担心。未来一两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印度总理辛格、日本首相鸠山等大批政治人物也将陆续抵达哥本哈根,他们被期待能化解大会上正在迅速堆积的焦虑和挫折。但没有谁敢打保票100多位各国领导人碰面后会是什么结果,因为各位政治人物的背后都有着国家利益的底线。印度媒体已经强硬地向辛格提出要求说,印度即使在哥本哈根孤军奋战,也不能甘心当发达国家主宰下的世界三等公民。

世界注意力落在中美领导人身上

法新社16日报道称,中国总理星期三前往哥本哈根出席气候变化峰会,预计他将在峰会上发表演说阐述中国的立场。在他出发时,哥本哈根的气候变化谈判只剩下最后的时间以努力达成人类历史上最具雄心但也是最复杂的协议,一些关键国家近几天来激烈的争吵已经使人对峰会的前景不抱乐观,有人发出了峰会可能失败的警告。

“王子、总统、总理……各国领导人一齐涌向哥本哈根,出席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峰会,但是世界的注意力却落在世界上两个最大碳排放国的领导人身上,他们分别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加拿大《多伦多太阳报》16日如此描述目前气候大会的焦点。

美国《洛杉矶时报》16日的文章更像是提前寻找替罪羊。文章认为,气候大会谈判如果失败,将诱发一轮谴责大战,发展中国家会把美国等西方国家称为“恶棍”,但是出席会议的很多谈判人员和观察家却认为,能否达成协议的大部分关键决定存在于穷国和新兴国家的手中。文章还说,一些组织认为,中国不会冒风险,让人说是自己导致了谈判失败。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美国气候变化项目主任称,中国真的非常想达成协议,“他们真的很在乎世界怎么看他们。”

美国媒体非常喜欢报道美中“对决”。美国《时代》杂志称,峰会结束前三天,人们的挫败情绪正在哥本哈根积聚;最终,峰会的结果将取决于美国和中国的决定:这场拥挤的、混乱的气候峰会是以成功收场还是以代价昂贵的失败收场?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和等待着。

另据彭博社报道,在中美旧的僵局还没打破时,美国有人又把碳关税问题扯了进来,称中国等国没有承担像美国那样高的环保成本,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美国应该对这些国家征收关税以抵消影响。对此,中国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特派代表于庆泰严辞回绝称,中方始终反对任何以保护环境为名而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实际上,气候大会上的争吵和矛盾很多。法国电视1台的评论称,哥本哈根峰会失败的阴影正越来越浓重,尽管各国领导人仍然高唱“我们的历史责任”,但事实上谁也不打算让步。法国《世界报》的文章认为,哥本哈根峰会的讨论陷入僵局,主持会议的海德格尔警告“我们也许会失败”,呼吁“未来几天的主题词应该是‘妥协”,而潘基文也强调“资金是关键”,呼吁发达国家在援助承诺上作出让步,又呼吁穷国顾全大局作出妥协,但应者寥寥。

而就在大会争吵最激烈的时刻,

猜你喜欢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气候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2007:绿色企业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哥本哈根自行车数量超汽车
丹麦一哥本哈根三天三夜暴走日记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