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智能理论拓展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

2009-12-18 08:49
音乐探索 2009年3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教学模式

赵 玲

摘要:高师声乐集体课是培养学生个性智力的“舞台”,更是彰显学生共性智力的“讲台”。借鉴利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高师声乐集体课中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突出师范性特色,是全面科学评价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多元智能;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109-04

声乐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是培养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基本能力的一门主干课程。随着音乐教育观念的改变和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为了探寻高师声乐课的特色,教育部体艺卫司于2004年组织专家编写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2004>12号),起草了《课程纲要》,明确指出“本课程可以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等多种授课形式”。高师声乐课正是在这种教育理论指导下,由沿袭多年专业院校“精英式”的授课模式,改为现有多数院校采用的“三位一体”式新教学模式(声乐小课+小组课+集体课)。

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师前几年扩招带来的“教师少,学生多”的矛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声乐小课、小组课的教学模式,多数院校进行起来没有太大的争议,但声乐集体课在实施过程中却褒贬不一,凸显诸多问题。首先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材选用上没能达成共识。其次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也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未能体现高师声乐集体课多形式、多方法、开发式的教学模式,把声乐集体课变成了声乐小课的扩充和延续,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会唱不会讲”、“会讲不会教”等诸多问题,最终不能达到突出高师“师范性”特色的目标,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理念的合格人才。声乐集体课仅仅成了“一种叫法、一种名称”,而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在声乐集体课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如何发展、突出高师的“师范性”特点,如何激发彰显学生的各项智能,借鉴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拓展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是值得探寻的课题。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20世纪80年代在心理学领域提出的新的智能理论。他认为传统智能过于狭窄,仅仅局限于语言—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能力方面,忽略了影响人类自身发展的诸多其它智能。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正是在现代脑科学、现代心理学基础上,对传统智商概念和智能一元化理论进行批判质疑基础上提出的。多元智能的含义是:智力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包括“实际生活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人人都拥有8种或8种以上智能,概括起来主要有:语言—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肢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自觉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这8种智能都同等重要,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为我们认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提供了有力的科学理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最大启示是改变了旧的教育理念,以开发学生潜能和人格的完善为最终目的。因此尽管每个学生的智力各不相同,有智力强项和智力弱项,如果充分培养和发展每位学生的智力优势,就能帮助其找到成功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多元智能的教育价值观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来教”对改革拓展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师声乐集体课目前的现状

目前,高师声乐集体课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教学形式的简单化,把高师声乐集体课变成了小课的扩充(20人至30人不等集体上课);教学内容的随意化,由任课教师自行选择和确定“教什么”;教学方法的一贯化,仍然沿袭过去的声乐技巧训练与讲座。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很难真正贯彻执行。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的单一性

目前多数院校开设的声乐集体课,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年“小课”扩充班式教学模式,变“一对一”授课模式为现有20至30人授课。由专业教师1人指导大家集体练声、集体唱歌或个别演唱,教师再进行范唱或点评。由于人多,从歌唱技能掌握的角度讲,授课教师不能逐个指导,与声乐小课在声音技巧训练上相比大打折扣,形成“有量无质”的局面。而在声乐曲目的选择上是以独唱为主,学生在音乐知识和声乐曲目的数量上显得贫乏和不足,特别是在合唱、重唱、轮唱等声乐体裁及曲目的选择上就更是少之又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的院校开设了声乐理论课、声乐作品欣赏课、生理心理理论课、嗓音保健课等。但大多是以讲座形式授课,因此在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以及授课的时间上都没能得到拓展与保障。

(二)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陈旧

长期以来高师声乐教师保留一种固有的教育理念,简单地从“唯声论”的角度出发,片面认为声乐课就是培养学生歌唱的技能技巧,把声音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和目的,很少有教师关注学生智力发展,能否真正成为合格的基础音乐教师。因此教师在声乐集体课授课的方法、内容、形式上缺乏新意,在培养学生个性技能的同时,共性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就很不够,与多元智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也相差较远。

(三) 没能体现高师声乐课“师范性”特点

高师声乐集体课经过几年的实践,在授课形式、方法、内容上有一些改变,但基本格局没能突破,很大程度上声乐集体课成为学生充数、教师减负的途径和手段,借以解决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科学、全面、有效并具有“师范性”特征的教学模式。

二、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建构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

(一)以学生观、智能观,建构“教法”与“学法”的教学模式

智力的本质是什么?不同的智力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传统的智力理论是将智力解释为一种以言语—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能力。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则强调,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智力是一种潜能,是一个对内在潜能不断开发、挖掘的过程。长期以来高师声乐课受传统狭隘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评价、观察、接受学生时,常常是只重视声音的技巧,追求声音至上,强调一能而非多能;教学方法承袭专业院校教师口传心授,没能真正理解、掌握、知晓学生的智能所在。教师往往替学生去设计、思考的较多,因此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压制了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不同的智力,只是这些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存在而已,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有特色。因此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高师声乐教师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的教育宗旨,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抱以热切、信任、积极的态度,乐于从各个角度去评价、观察和接纳每一个学生,全方位地去了解学生的声音条件、学习背景、兴趣志向、智能特点等。在施教过程中,有责任重塑新的“学生观”、 “学习观”、“智能观”,树立学校没有“差生”,有的只是每位学生其独特的智能特点和学生类型。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一项或两项智力,更要以全面的、科学的态度去发现、发展学生的多项智能。用以往关注学生以“唱”、“表演”为智能核心的一元论,转为关注学生“你的智力类型是什么”,创设适合每位学生智能发展的教学模式,即以往强调教师为中心的“教法”研究,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法”研究的教学模式。以多元智能的多元观看待学生,从多角度去评析、观察、赏识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

(二)以开放式的教学观构建“讲台”与“舞台”和谐统一的教学模式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把智力结构看成是多维的和开放的,并指出,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并在展示优势领域的同时,把优势领域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使弱势领域得到开发与发展。因此就必须建立起新的教学观,制定符合每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使高师声乐集体课不光是培养学生共性知识的“讲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个性智力的“舞台”。

目前高师声乐集体课在教学形式上较为单一,教学手段主要以找声音感觉为主,单纯地为“练”而“练”,为“唱”而“唱”,不注重对声乐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灵活运用,对声乐技能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高师声乐专业毕业生能“唱”不能“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舞台”与“讲台”不能真正和谐统一。再者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进校时其声音条件、歌唱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以声乐为主科,有的以钢琴或器乐为主科。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个体智力的发展受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和制约。要使高师声乐专业学生具有“唱”的水平,“讲”的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条件,创设多种多样适应高师教育教学、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高师声乐集体课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会唱能教的“舞台”与“讲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帮助他们将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其它智力领域中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高师声乐集体课为学生提供展示智能的平台,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研的创新精神,积极投入“教”与“学”的全过程。

1、言语—语言智能的启示

语言讲述和文字撰写能力的培养。用语言讲述音乐,如中国著名音乐组曲《黄河大合唱》、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等等。请同学们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上课时结合欣赏,请口头语言描述为智力优势的同学分析讲述音乐与剧目的结构、音乐曲式特点、编排手法以及演唱特点等。大家再参与讨论,发表各自不同看法,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平常不善言语、怕羞胆小的同学也能参与其中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后再用文字详细撰写课堂内容,从而达到利用声乐集体课开发学生言语-语言智能的目的。

2、肢体—运动智能的启示

音乐表演与乐感的培养。肢体语言对于歌唱者的演唱与舞台表演非常重要,既能帮助演唱者获得好的歌唱状态,同时也能与观众产生共鸣,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演唱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如学习具有典型新疆特色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时,可以邀请声乐能力较强的同学即兴舞蹈演唱,邀请钢琴水平突出的同学担任伴奏。全体同学通过观摩,分别给表演和伴奏的同学点评,帮助他们分析其优点和不足。教师再范唱、指导分析,帮助同学们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和施教能力,改变“一言堂”的授课模式,使学生化被动的知识接受为主动的研究探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启发、互补、完善、分享彼此的感受、经验与知识,使同学们的优势智力得到巩固,弱势智力得到发展。

多元智力理论为高师声乐集体课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形式,不仅使学生有了一个展示各自长处与水平的“动感舞台”,更为教师与学生创设了一个联体互动的“教学平台”。在特定的多元情境中,学生的多元智力得到发展,唱教能力不断提高,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立体式的评价观体现“师范性”特色的教学模式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满足其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断。传统评价是以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作为评价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评价体系导致我们的教育教学单一、片面、没有创意,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力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力,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和弱势。但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影响,在智能方面所表现出的智力强项和弱项存在一定差异,但其中每一种智力都可以自由地和其他智力结合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多元智能的评价观又具有多元性、差异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等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评价体系。

高师声乐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多数院系受专业学院的影响,采取每学期由全体声乐教师参加,学生单个上台进行声乐考试或考查,把演唱声乐作品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程度的唯一标准。使教师和学生常常认为只要“唱得好”就“讲得好”、“教得好”,对声乐技能以外的知识掌握不够重视。尤其表现在教学实习中,平时歌唱表现很好的学生在面对讲台时缺乏自信,讲课时无论在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以及专业综合知识能力方面都显得不足。而一些不被老师同学看好,歌唱水平中等,综合能力发展均衡的学生,却在实习中表现出色,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好地运用到课内课外的教学活动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实习学校的一致好评。

以多元智能为依据,可以拓展声乐集体课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1、情景化的评价方式

可以发挥声乐集体课全方位、多层次、多方法、多形式等优势,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提供展示平台,让学生自己组织、策划、编排、演出小型音乐会或歌剧音乐剧小片段,使学生们通过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评价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

2、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多元智能指出人的智力具有多元化,教师在评价学生智力发展时不要“以点代面”,要给每位学生公平的发展空间。对嗓音条件、歌唱能力好,但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交往智能不足的学生,用优势智力迁移弱势智力的方法,为其提供上台演唱试讲的机会,锻炼上台时的表演能力、心理控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等,在不同的智力领域中能找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也可以相互评价,共同发展各项智力水平,让我们的评价更为人性化,成为发现问题、因材施教、树立自信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唱、讲、教、导”能力方面得到培养与发展,实现具有高师“师范性”特色的培养目标。

总之,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运用都对拓展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使我们的教学不再迷茫,使高师声乐集体课真正体现既是展示个性智能的“舞台”,更是发展多元智能的“讲台”。

责任编辑:陈达波

参考文献:

[1]霍力岩.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元智能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李京玉.多元智能理论对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音乐,2007(3).

[3]蒋玲.多元智能理论指点下的学生评价[J].教育探索,2007(1).

[4]赵玲,张治平.音乐与情绪智力[J].交响,2005(1).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在学校的应用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