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散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新及意义

2009-12-18 08:47
大家 2009年10期
关键词:意义创新

刘 莹

摘要:元代散曲的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尤为引人注目。当时世风日下,宗教信仰和伦理价值脆弱,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他们苦于没有出路,自暴自弃,乐在寄情于青楼匀栏,玩世不恭。透过散曲,表达文人的辛酸与无奈,反映出一些严肃的社会问题,所以,元代散曲的创新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元代散曲 中国文学史 创新 意义

元代散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在思想内容上的创新;二、在艺术手法上的创新。

一、元代散曲在思想内容上的创新,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离经叛道的思想

思想上颠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嬉笑怒骂,随性而出,撕破面皮,不作伪饰。价值观上颠覆古诗三纲五常臣忠子孝的价值取向传统,在诗中受到普遍颂扬的忠臣孝子楷模和立功扬名的精神,在散曲中大多受到嘲弄。

元代散曲否定了功名富贵。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中,形容争名争利如同“密匝匝蚁排兵, 乱纷纷蜂酿蜜, 闹攘攘蝇争血。”马致远〔般涉调哨遍〕套中说“有一片冻不死衣, 有一口饿不死食, 贫无烦恼知闲贵。”对功名富贵是蔑视至极,而对隐居守贫却是充满了自豪和满足。这一思想在元代散曲中触目皆是,甚至成了元代散曲的主旋律。

还应指出,元代散曲对功名富贵的否定是与对历史的反思系在一起的。比如对屈原这样历代所推崇的忠君爱国的典范,元代散曲也常常加以非议。范康〔寄生草〕指责屈原“不达时”,贯云石〔殿前欢〕嘲笑屈原“ 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这种离经叛道的态度真是史无前例。

元代散曲还直接否定了封建社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孔孟及其道德教条。庚天锡在〔雁儿落带过得胜令〕中说孔丘、孟柯、颜渊这些圣人都不值得夸耀,人生短促,还是举杯痛饮为好。张鸣善〔中吕普天乐〕嘲西席对认真宣讲孔孟忠恕孝梯教条的教书先生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和戏谑,神圣的儒道变得可厌而可又悲。薛昂夫〔中吕朝天子〕对历来传诵的孝子老莱子加以嘲弄。被孔子称为‘ 德之本”的老莱子孝亲的故事在元代被编入《二十四孝》,但此曲却肆意加以调侃,表现了对孔孟之道大胆的否定意识。

元代散曲甚至否定一切传统的是非观念和进取精神。陈草庵〔中吕山坡羊〕中说“ 高, 也亦可低, 也亦可。”关汉卿{南吕四块玉〕闲适中说“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元代散曲作家以玩世哲学对待世界,他们对一切都抱着游戏的、不认真的态度,这和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背道而驰。

2、非传统的人物形象

元代散曲中出现了大量非传统的隐士形象,往往是淳朴、世俗甚至丑拙的人物,庄户气十分浓厚。同时,元代散曲中描写隐居、鼓吹及时行乐的作品比比皆是。元代散曲还有些作品甚至强调隐士的丑拙,表现了元代文人以愚拙自居和以丑为美的反传统的思想和情趣。这种自认愚拙、甚至佯钝装呆的描写在元代散曲中十分常见, 它与传统隐士的高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杨朝英〔殿前欢〕“富和贵伊甚么自有闲功课,共野史闲吟和。呵呵笑我,我笑呵呵。”如此尖锐透辟的悟世和彻底的放倒,这样的游戏人生和旷达乐观,在传统的隐士中还是很少见到的。

元代散曲中还出现了一种反传统的浪子形象。这方面的名作是众所周知的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这套曲子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与传统文人不同的风流浪子。但他却不但不以为耻,反而自豪地夸耀自己是“普天下郎君领袖, 盖世界浪子班头”,并坚决地表示对这些“ 歹症候”誓死不改。

这种风浪浪子被作为歌颂的对象,表现了元代特有的玩世哲学,而在这种玩世哲学中, 又折射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儒家传统的反叛。元代散曲还描写了许多急情贪色、押妓偷情的风流人物,这是正统儒者所不屑言、也不敢言的,而元代散曲却不但淋漓尽致地写,而且以赞赏的态度写。

元代文人不能以传统的方式寻求人生的道路,便从鄙俗的市井生活中寻找刺激,以浪子的玩世精神与现实相对抗,于是便打破了传统儒者的人格典范,标举出一种浪子式的新的人格。因此,元代散曲对风流浪子的肯定与赞赏有其特定内涵。

元代散曲中还出现了非传统的女子形象。她们敢爱敢恨,敢说敢骂,与传统女子的腼腆平和、温柔敦厚大不相同。如白朴「喜春来」题情“ 笑将红袖遮银烛, 不放才郎夜看书, 相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应举, 及第待何如”她们爱得如此坚定热烈,家长的束缚,功名富贵的诱惑,都不放在眼里,表现了对封建礼教和传统思想的反叛精神。

3、谐俗的题材

取材上颠覆古诗“言志”载道、不涉鄙事的取材传统,一切琐事鄙能,牛溲马渤,三教九流,俗事末技,俱能入曲。

首先,元代散曲以调侃戏谑的态度描写了一些有生理缺陷的人物。如王和卿〔越调小桃红〕胖妓,关汉卿{仙吕醉扶归〕秃指甲,都是把人的生理缺陷加以夸大,造成幽默诙谐的效果。

其次,元代散曲也描写了一些鄙俗人物的可笑事件。如马致远{般涉调耍孩儿借马}写一个爱马如命的人面对别人借马的小故事,把马主人矛盾复杂的心理和对马的痛惜之情写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

再次,元代散曲还以幽默诙谐的笔调描写了许多鄙俗琐屑之物。如杨呐〔中吕红绣鞋〕咏屹蚤、宋方壶〔南吕一枝花〕蚊虫等,把不登大雅之堂的非严肃庄重之物极为细致地专门写成一篇文学作品,这类题材在元代散曲中屡见不鲜。

二、元代散曲在艺术手法上的创新,主要有三点

1、语言上的创新

语言上颠覆古诗以“雅言”为尚、不取村言粗语、力避直写情爱艳事的语言传统,不仅不以雅为高,反而力避雅而力挺俗,使俗成为散曲作品中普遍的语言风格取向,以俗为高,以粗为豪,同时,散曲中大写艳情,赤裸裸地描写男女情爱场面,也成为一种风尚。

元代散曲作为一种以市民为主要对象的歌词,一改诗词旧貌,用了大量的口语和方言。这种别具一格的野味儿与正统文学迥然不同。而且元代散曲的句子更加自由活泼,变化多端,几乎包括了诗、词、赋和散文中的各种不同的句式。

元代散曲在修辞上的创新以比喻和对偶为最突出。其设喻极俗,联想新奇。如张鸣善{金蕉叶〕用“愿生在鸳鸯蛋儿里” 比喻成双的愿望, 乔吉〔折桂令〕用“睡如翻饼”比喻辗转难眠。此外,元代散曲中特有的对偶也都是新巧活泼,令人耳目一新。

2、直器透辟的表达方式

诗词以含蓄蕴藉为工,元代散曲则以直露透辟为妙。元代散曲常用第一人称的自言体或代言体,现身说法,以自说直陈为主。

如贯云石〔清江引〕“似这般得清闲的谁似我”,把个人的行动和思想直接明白地说出。即使写爱情相思, 也把内心隐曲和盘托出,毫不掩饰。如马致远〔寿阳曲〕“相思病,怎地医只除是有情人调理。相偎相抱诊脉息,不服药自然圆备。”这与诗词中欲吐不吐、半含半露的写法全然不同,可谓元代散曲的独特创造。

3、 豪放奔腾、尖新风趣的风格

风格上颠覆古诗含蓄典雅、意在言外的风格传统,而代之以开门见山、直直到来、通俗爽朗、不留余味、甚至絮絮叨叨,惟恐言而不尽的表现方式和风格特色。元代散曲有不少嘲弄丑恶人物的作品,写得尖锐犀利新奇风趣。如无名氏〔正宫醉太平〕用一系列新奇的想象和夸张,把剥削阶级的贪婪写得入木三分,而又诙谐风趣。元代散曲中那生动活泼的口语,通俗新颖的比喻,独特有趣的巧体,也造成了新异风趣之致。

总而言之,元曲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具有极强烈的创新色彩,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这种不囿于前人框架的创新思维,值得今人借鉴。

(刘莹 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06级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意义创新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诗里有你
论巨型雕塑的多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