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009-12-18 08:48韩学娣
南北桥 2009年9期
关键词:观念更新家园合作适应能力

韩学娣

【摘要】社会适应是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获得的情感、性格、处理人际关系等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生物特征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会社会角色,获得社会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

【关键词】观念更新 适应能力 家园合作 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A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从一生下来就既是一个生物的人,又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从来都不是单一、孤立地存在的,而是被包围在各种社会物体、媒介和关系中,与多方面发生联系,在与周围的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发展着。然而,现在大多数的孩子太“宝贝”了,上学、放学有专人接送,平时出去玩耍也有家长在一旁看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更是正常现象,幼儿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欠缺,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有必要,也有义务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为其以后能较好地行使社会成员的各种职责与功能作好一定准备。

一、 利用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日常生活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比较注重幼儿的行为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幼儿对活动参与主动性,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幼儿的各方面的发展处在他律阶段,学习上主要依赖具体的形象思维,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可以将认知转化成实际能力;我们尽可能多地为幼儿创造实践机会,让幼儿在行动中加深认识提高能力。如:开展的主题活动—开心逛超市,我们带幼儿逛超市,让幼儿感受超市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指导幼儿购物,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理解购物中存在的数学关系;超市回来后,幼儿愉快的开展超市游戏,自己设计商品的标签、准备货架上的物品、布置开业。又如:“三·八” 妇女节时,我们组织班上的孩子和他们的妈妈一起来过节,孩子自己亲手制作礼物(折纸、画画、手工等)送给妈妈,和妈妈一起玩游戏,帮妈妈系鞋带、喂妈妈吃蛋糕。我们还组织幼儿为居民小区里退休的爷爷、奶奶表演节目、组织幼儿去大学生食堂就餐(每人发5元钱),让他们自己点菜点饭,将数学知识游戏化、生活化。一系列的活动丰富了幼儿的实践经验,促进了幼儿社会品质的内在化,幼儿在实践中获得了一些良好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

二、加强与社区联系,充分利用周边教育资源

教学活动中,我们与社区保持密切的联系,加强了社区与幼儿园相互之间的了解,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配合幼儿园开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工作。针对我园教师都是清一色女同志的特点,柔美有余,阳刚不足,我们请大学生来园和幼儿一起游戏,增加孩子们的阳刚之气;请消防官兵来园向幼儿展示扑火的技艺;请交通警察来园给幼儿讲解交通规则。“重阳节”时,我们组织幼儿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和他们一起联欢;我们还推荐故事讲的好的幼儿去广播电台给“少儿节目”当小广播员,到电视台“大话健康”栏目中做小主持人。平时,幼儿在班级“种植园地”里种植青菜、西红柿、玉米,幼儿学会了锄草、浇水、喂鸡等等,小白兔。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增加了他们对社会生活方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三、加强家园合作 发挥家园共育的巨大作用

《纲要》中指出:教师与家长不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合作关系。日常教学中,我们也注意与家长的紧密结合,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一体化。

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决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培养起来的,需要幼儿家庭的充分配合,应通过家长座谈会、家访、家园联系栏、家庭教育讲座、开放日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家长认识到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对孩子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利用身边家长大多数是大学教师的有力资源,请家长来园为幼儿上课,提高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开展“亲子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去参观新建的火车站,参观博物馆、图书馆、邮局、菜场、奶牛场,去“瘦西湖”公园远足,进行摄影比赛。开展“寻宝藏”的游戏,分几组家长当领队,带幼儿按路线图一起玩。加强家园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各类活动的开展,增长幼儿的知识,共同为幼儿提供持续一致的行为锻炼的机会,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四、 在大带小活动中 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随着各种活动的开展,幼儿与同伴及周围环境的互动性不断深入,幼儿渐渐地认识到真实感受和体验行为的意义;而行为结果反馈,又让幼儿学会了反思,强化了良好的行为。在“大带小”活动设计时,我们模拟大街上的十字路口情景,在地上画上斑马线,设上岗亭,请当交通警的家长来园现场指挥,大孩子带着小弟弟、妹妹按人行横道线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几名幼儿,有的骑着小童车,有的开着儿童摩托,还有的开着儿童汽车,各自按自己的车道行驶,遇到红灯,让行人通过后再行驶。活动事,幼儿已对各种交通标志有所了解,老师带他们在大街上的十字路口观察来往气车,行人过马路的情景。活动中,哥哥、姐姐边过马路边给弟弟、妹妹讲解交通规则,孩子们获得了愉快的感受和体验。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在各个环节中都要注重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帮助孩子获得和积累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经验;我们要利用各种机会,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处事原则。愿我们的孩子都能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愿幼儿园能给他们一生留下幸福、美好的回忆。

猜你喜欢
观念更新家园合作适应能力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观念更新也是技术活儿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
天候地理与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