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传播与“把关人”

2009-12-21 02:58戚晓波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8期
关键词:商业网站把关人假新闻

戚晓波

传播学的经典理论——“把关人”理论,在网络传媒的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传统的传播机制体现了一种典型的“漏斗”模式,信息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只有那些经过筛选的部分才能通过“漏口”传播给受众,而政府部门、记者、编辑等人就是处于“信息漏口”的“把关人”,整个信息的传播呈现出“线性”特征。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地位的取得与以上这种信息传播方式是分不开的,传统媒介在信息获取和信息传播上有特殊的权力,使得“把关人”能够掌握比一般大众更多、更原始的信息,并且拥有对信息进行修改加工、决定信息的发布时机和发布方式的特权。

然而网络新闻传播环境大大降低了发布、传播信息的门槛。网络作为一种开放型系统,它的“网状”结构使个人只需具备一台可上网的电脑,就能很容易地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传播活动。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网络传播的及时迅速和双向互动等都使用户拥有极大的主动权,而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记者、编辑设置好的内容。

因此,在网络新闻传播的“把关人”研究中,出现了各种看法和意见,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不再存在或不再需要“把关人”。因为网络的海量性降低了“把关”的必要性,网络的即时性又降低了“把关”的可行性,“把关人”似乎不可能也不需要再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仍然存在,但地位和作用大为削弱,而网民已经成为网络传播的主要把关人,即受众为自己把关。

还有一种得到认同比较多的观点是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把关人”形式更加多样化,作用更加重要。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目前常见的把关人有政府、网站决策者、经营者,网络新闻编辑、网络论坛管理员、版主、主持人,还包括“意见领袖”和每个网民。而网络上信息数量巨大而质量相对低下,缺乏深刻性、权威性和可信性的现实,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需要“把关人”来为自己指引和处理信息,网络“把关人”的作用更加重要。

以上几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相同的地方在于都认为甚至强调网络传播环境给新闻的把关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固然是事实,然而笔者认为,目前网络新闻最应该引起重视的现实问题,恰恰是因太过强调这种把关难度而导致了“把关人”,尤其是网络新闻编辑自己放松了对新闻“把关”的要求。网络新闻出现的种种弊端,不能不说与此有着很大的关系。

网络编辑是网络新闻传播中最直接、最重要的“把关人”

从网络新闻传播机构来看。无论是从覆盖范围还是从传播效果上考虑,当前国内从事网络新闻传播的主要还是如下两种媒体:一种是传统媒体上网,如由新华社主办的新华网,由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网等;一种是近几年必起的商业网站,如新浪网和搜狐网等。前一种网站的新闻内容基本上来自传统媒体,由网络新闻编辑对传统媒体的新闻进行一定的修改加工后发布到网站上。而根据我国的有关政策,后一种商业网站目前还没有单独采集新闻的权力,它们的信息来源一般是对间接信息的转载和加工,主要有三个新闻来源:一是转载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二是编译来自外国新闻网站的新闻,三是从网民的帖子中寻找和发现新闻。无论哪一种来源,都需要网络新闻编辑对信息进行选取和加工。由于受众对这些有较好声誉和影响力的网络媒体认同度较高,这两种媒体成为他们选择新闻的最主要来源,于是这些媒体的网络新闻编辑自然就成为网络新闻到受众之间最直接、最重要的把关人。

从网络新闻传播“把关”的特点看。网络新闻传播中把关难度加大而把关程序减少,传统媒体的新闻一般有记者、编辑、责编、总编的多层把关,而网络新闻由于网络即时性的特点一般只有网络编辑进行单层把关,他们要从海量的信息中迅速判断和挑选好的新闻,随时随地进行跟进和关注,用最快的速度把信息发布和传播出去。这就更加凸显了网络新闻编辑把关的直接性和重要性。

网络新闻编辑在“把关”上出现的问题

网络新闻编辑在“把关”中过分注重满足受众的阅读喜好而导致新闻低俗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表明,受众的本我是趋向“享乐”与“刺激”的,他们喜好“新奇”、“娱乐”的传播内容。网络新闻编辑意识到网络传媒要在众多的媒体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注意受众的这一内在需求,通过满足网民的阅读喜好来获得支持。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往往过分迎合网民的这种心理而使新闻低俗化。

前面说过当前国内从事网络新闻传播的媒体主要是传统媒体上网的网站和商业网站,前一种网站在建立初期只是传统媒介内容的电子化,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并借鉴了商业网站的一些做法,新闻慢慢出现了适应网络传播的变化,网络新闻编辑会注意使网上登载的新闻比传统媒体的更“软”,更具趣味性和通俗性,其中不排除有的新闻有“庸俗化”嫌疑。而商业网站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一开始便以受众喜好作为新闻的把关标准,追求点击率的结果导致了新闻的煽情化、媚俗化倾向严重,更为严重的是黄色内容充斥网络媒体。

网络新闻编辑在“把关”中忽视新闻的真实性而导致假新闻的泛滥。虽然假新闻并不是由网络传播造成的,但网络这种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对于假新闻的泛滥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监管难,令假新闻滋生蔓延。考察网络上的假新闻,我们可以发现除去某些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蓄意造假之外,大部分都是在满足受众非理性的猎奇心理。网络新闻编辑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客观上信息的海量和迅速无法很好地考察每一条新闻的真实性,但另一方面也常常是因为主观上在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

另外还有一种“部分虚假”的新闻,主要表现为标题虚张声势、容易产生歧义、玩弄文字,或是拼凑图片、张冠李戴,与新闻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并无多大关系。这些做法目前在网络新闻中很常见,甚至成为提高点击率的有力途径,但它们在客观上造成了新闻部分的虚假,严格来说也是“假新闻”。很多时候网络新闻编辑不但没有在“把关”中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自己反倒成为制造者和推波助澜者。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网络新闻编辑的“把关”受到经济因素的强烈诱惑。北美批判传播学学者发现了“文化商品”和“阅听人商品”:在后工业社会的条件下,阅听人实际已成为一种商品,大众媒介其实就是这种商品的生产者(卖方),而广告商则是买主。对于网络新闻来讲,目前受众还很少能接受付费形式,因此网站在新闻选择上往往偏好那些能获得更多的“眼球”的信息,引起网民的注意,然后再将这些网民的注意力“打包”卖给广告商获取利润。正是出于经济效益的渴求,网络新闻编辑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自己的新闻能让受众产生“阅听”愿望,而受众的喜好往往是不够理性不够严肃的,这就导致网络新闻编辑在“把关”中有意无意地放宽了手中的标准。

网络新闻编辑的“把关”缺少规范性。目前我国的新闻网站从业人员相对较少,还没有形成像传统媒体那样规范的组织,把关人的环境相对宽松。相比传统媒体较完善的约束机制而言,政府对网络的管理也相对宽松,网络传媒本身缺乏强有力的职业自律,受众对网络新闻也普遍采取较为宽泛的标准和尺度,表现出比对传统媒体更大的宽容,这些都造成了网络新闻编辑缺乏高度的责任意识,在心理上就放松了对“把关”的要求。一项对“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信息可信度比较”的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信源正是受到来自职业的与社会的双重压力才得以向社会提供精确的、不带有偏见的信息,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则很少受到这些标准和压力的限制。

网络新闻编辑自身的“把关”素质不高。一般说来,传统大众媒体的新闻编辑普遍都接受过良好的职业教育,具有较高的职业水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他们把关的质量,而网络媒体是一种非常依赖技术的新兴媒体,网络编辑需要掌握比较复杂的技术,如发布文字、图片、影音等内容,制作网页,操作专业系统等,而我国的新闻教育还远未跟得上实际的需要,因此网络新闻编辑往往由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员转行而来,这就为他们的“把关”素质埋下了隐患。

综上所述,虽然网络传播环境对传统的新闻“把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但是网络新闻编辑如果能够具有较高的自律意识和职业水平,能够处理好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新闻质量与受众喜好之间的关系,是可以改善目前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很多问题的,这一点希望引起网络新闻编辑、相关研究者和教育者的重视。

猜你喜欢
商业网站把关人假新闻
众声喧哗,怎样识别假新闻?
假新闻泛滥,如何趋近真相?
假新闻炮制不出真实的社会冷暖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网络新闻专题的编辑原则
传统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的议程设置比较研究
中小型企业网站的分类及设计策划
印度电影“把关人”受贿落马
有关载人登月的两条假新闻
100个历史最“悠久”的商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