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校报编辑的素质

2009-12-21 02:58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8期
关键词:校报稿件

贾 利

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锐性

在新闻实践中,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洞察力,可以说是一个记者、编辑成功的必备条件,而政治敏感直接影响着记者、编辑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能否抓住要害,能否把握全局、预见未来,能否抓住有本质特征和规律的东西,能否形成高人~等的报道思路,抓出有深度、有力度的好新闻。政治敏感需要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强化和培养。同样,作为高校校报的编辑,因为其本身同时也是记者,因此,也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宣传要服从、服务于学校党委的中心工作。在处理稿件时,要有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牢牢掌握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既要了解全局,又要处理得当,把党的方针、政策及学校的发展策略、办学思路等融入新闻性强的新闻报道之中,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新闻敏锐性,是指编辑在面对众多的信息材料,能够从中及时发现有报道价值的新闻或者能够及时从纷繁复杂的新闻现象中梳理出清晰的新闻线索。编辑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编辑必须具备较强的捕捉多种信息和占有更多信息的能力。对于一个编辑来说,大到国内外政治、经济以及国家政策方向等信息,小到学校的发展策略、学科发展动态以及来稿作者情况、写作特点等,都要了解。以便在编审稿件时,不仅能从纵向上还能从横向上对稿件进行认真比较,从而判断识别出有用的信息。

而高校校报基本上没有专职记者,编辑本身也是记者。许多报道编辑都要亲自写,或者要参与策划。校报的主要力量是学生记者,他们在新闻报道方面没有经验,因此校报主要新闻的采写都要靠编辑指导学生记者去做,编辑如果没有较好的新闻敏锐性,很难将校报办成一张鲜活的深受师生欢迎的报纸。面对现实,校报编辑应努力增强自己的新闻敏感,优化宣传题材,传播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的最新信息,做改革探索新闻报道的尖兵。同时,较强的新闻敏锐性对于做好新闻策划相当重要。新闻策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一篇报道的微观策划,而且还包括媒体的发展规划、编辑方针、组版思想、专版专栏的设计等宏观策划,新闻策划既可以是即时性的,也可以是阶段性或长期性的。策划出来的新闻是否能产生轰动效应,也体现出编辑是否具有较强的新闻敏锐性。

较深的文化底蕴

当前,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应地,对新闻编辑文化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学好、学精自己本?业的知识,还要不断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力求做到既有牢靠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又不断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

首先,校报编辑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字概括与提炼能力。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曾说:“改章难于造篇。”此话不假。作为编辑,不仅要自己会写文章,而且还要会鉴赏、修改别人的文章,这需要编辑首先弄清楚别人文章的结构、主题思想,在不篡改别人的原意的基础上修改稿件,还要力求改后的文章忠实于原文,准确地表述事实。文字功夫是编辑的基本功,不是可有可无的,应重视对文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稿件一般来说,都需要修改,或大改、或小改,如标点、别字等。而修改文章就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过硬的文字基本功,编辑修改文章的水平是由编辑自身素质、编辑水平所决定的,其中文字功夫尤显重要。

其次,校报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审美和鉴赏能力。编辑需要有一双慧眼,有一颗爱美之心。编辑人员应具备感受能力,能从来稿中感悟一般人感受不到的东西,能发掘璞玉。如果编辑心如止水,对美的东西缺乏追求与激情,并且难以被感动,很难想象,他会感受到新事物和接受新观念。

再次,校报编辑必须具备较合理的知识结构,编辑的职业要求编辑人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以应付来稿中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在处理理论文章时,对文章的引经据典应了解出处;刊登诗词歌赋时,要了解诗词的平仄、格律;在刊登艺术作品时,要知道书法与美术流派等。因此,校报编辑要像海绵一样汲取各方面的养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较强的育人意识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校报编辑对此也责无旁贷。一方面,要把“办报育人”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通过舆论引导来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校报的育人功能得到最大化实现。另一方面,要把对学生记者队伍的培养,当成一项育人的工程来做,每个高校的校报,都有着一支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的学生记者队伍。他们是枝报编辑记者的助手和耳目,是办好校报的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是校报编辑记者最直接、最具体、最易于施加影响的教育对象。因此校报务必要肩负起培养教育他们的责任,充分利用校报的平台,积扳为学生记者提供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对他们大力引导、热情关怀、精心雕刻,从各方面培养他们。

培养学生通讯员骨干。学生记者是枝报的主要依赖力量,对于他们校报既要使用,更要培养,校报编辑一定要以培养学生记者为己任,从各方面培养他们,并通过培养记者为校报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使校报更贴近大学生,并形成特色。

发现文学新人。在人的心灵日趋沙化的当代,学生能保持一份热情,心存一个梦想,把文字创作当成一条成才的道路来走是十分难得的。因此校报编辑要善于从来稿中发现人才,与之保持经常的联系,培养和造就他们。往往校报编辑的一点鼓励、一点耐心引导,就会使一些同学走上文学之路。

创新的思维方式

创新是高校校报发展的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编辑的创新意识是编辑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标志。高校校报编辑作为高校知识创新成果的宣传者,必须走创新之路。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根本的新闻思维方式,在新时期日新月异的新闻实践过程中,换一个创造性思维方式,激发校报新闻工作者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校报新闻报道的全方位拓新,古人说:非登高不能望远。高校校报不能妄自菲薄,以为生活在校园就谈不上创新。认为校报工作不过是修改修改稿件,编排编排版面,没多大创造性可言。校报新闻工作者必须打破这种观念,转变思维方式,通过求新、求异、求变、球突破,完全可以在小天地里做出大文章。

可以说,只有校报编辑具备了创新性的思维方式,高校校报才有可能从那些报道角度大多相似、观点大多相近、版式语言极其雷同、版面形式极其相似的局面中“跳”出来,并且独辟蹊径,从相异的角度组织报道,从个性化和风格化的立场组织版面,或角度奇巧引人注目,或观点别致给人启发,在受众中树立口碑。

编辑的创新思维方式在具体的编辑过程中则体现在对稿件价值的判断力上。编辑既可以从大量稿件中筛选出价值较高的稿件,也可以在稿件中某些有价值的内容被一大堆次要材料淹没时,通过创造性劳动,将其突显出来。这种创造性劳动,是决定稿件成为好作品的最基本条件。编辑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将原料加工成为有价值或价值较高的“成品”,这是对原作品的一种增值性的创造。编辑的工作就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且将有价值的材料升华,使得稿件的价值大增。

较强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一个好记者、好编辑的重要素质。有了这种素质,记者才会写出好的新闻来。一位富有人文情怀的记者,其新闻作品的字里行间会洋溢出对“真”与“善”的肯定,对美好人性的褒扬。

因此,校报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办报理念,对读者充满真诚的人文关怀,这是办一份受读者欢迎的高校校报的基础。一方面,高校校报的读者是专家学者,是新时代的大学生,报纸的人文气质、文化品位应是高校校报编辑追求的一个目标,另一方面要以人为本,发挥文化引导和服务功能,加强人文关怀,使校报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譬如,我们写“好教师”,就不能像以往的报道那样大写特写他们点灯熬油、废寝忘食、带病工作,甚至是晕倒在讲台上的奉献精神。因为一个连孩子、父母、家人病重时也顾不得同家,甚至连自己的亲生父母去世时也没有回去看看的教师,是有失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责任感的,可想而知,这样没有亲情、没有人情味的教师形象能起到感染和教育学生的目的吗?再者,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形象比一个“奉献”的教师形象影响要深刻得多,因为比起奉献来,学生们更觉得“责任”重要,应该学。况且,倡导教师带病工作,本身就与人本主义精神相背离。

另外,高校校报要提高报道内容的品位,杜绝社会上一些小报浅薄庸俗的报道模式,要富有高雅的人文气质。要注重弘扬正气,积极向上,鞭挞丑恶,以理服人,注重科技文化教育宣传的先进性和创造性,体现师生读书、品书、教书、写书的高品位,展示其优秀的文化精神追求。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山医学院校报编辑部)

猜你喜欢
校报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校报生存浅议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困境及解决策略初探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高校校报在媒体融合中的功能与传播效果
新媒体语境下以受众为本提升高校校报传播效力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