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城市之美有赖于你

2009-12-21 01:29
上海采风月刊 2009年12期

何 菲

6:00,伴着初升的太阳和清新的空气,在社区公园慢跑;

7:30,提前半小时出门,执行每周一次的骑自行车上班计划;

12:00,午饭时间,关掉公司的电脑;

19:00,下班回家,用节水花洒洗澡,晚餐吃素;

21:45,家中只开着那盏低瓦数的护眼灯,看半小时的书再睡。

看着这份生活清单,有人觉得普通,也有人觉得很酷,而它的使用者“低碳达人”则觉得很快乐。

由一些环保先锋发起的低碳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都市时尚人群的追捧,这些人正悄然汇集成为愈来愈庞大的城市新族群——低碳一族,由他们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低碳生活热潮。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世博之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低碳生活让城市更美丽。

不小心成为低碳一族

电脑、电视、电灯一旦不用了,应及时关掉电源;

当手机充完电后及时把充电器从插座中拔出来;

空调温度不应调得太低,以保护身体自我调节机能;

使用双键马桶;

中短途以步代车,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经常喝桶装水代替瓶装水,以减少塑料瓶的用量;

旧衣物可以缝制成美丽的手工手袋;

自己动手用废旧纸做一些纸袋,以备不时之需;

手电筒用过的电池可以在收音机、遥控器、计算器上再利用;

用过的复印纸可以用背面做草稿、便签、复印一些非正式材料等。

低碳一族的衣食住行

低调裙裾

文/孙英姿

两周里,女友三次约逛商场,被拒绝后,气嘟嘟地说:“事不过三,再也不给你打电话啦!”

“Hi,女人,悠着点,别有了新欢忘了旧爱,多想着你家里的衣衫!”深秋虽有寒意,不忘来点冰镇。

“嘻嘻,有理,那等冬天来了再去逛!”嘴上这样说着的女人,不晓得步调会否一致。

女人天生好购物,服饰首当其冲。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商场让利活动频频开展,幅度最大的当属服饰类商品了。于是乎,女人们会不思需求,乐此不彼地穿梭于五彩缤纷之间。回家路上,瞅着身边一个个精美的袋子,想象着一件件可人的服饰上身后的美样,这心,像开了花似的,乐呀!

记得某年夏天,赴大连参加软交会。去机场之前,心血来潮,拉着旅行箱,跑去商场,买了两套价值不菲的正装。一件七分袖黑色小西服加短裙,内搭精致吊带背心;另一套碎花短袖搭米色九分裤。开幕式那天,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光鲜亮丽了一番。之后,那两套衣服穿着次数不上五六。

一年末,商场里,我兴冲冲拎着大包小包。经过某柜时,眼球又被一件棕色裘皮短装牢牢地吸引住,尤其那条狐狸毛领,妩媚万分,煞是诱人。一摸,柔软滑顺,更是爱不释手!外配两件镶花边嵌珠子的羊毛内衫,一并拿下。刷卡,五位数,竟无半点心疼之感。那晚,在悠扬的送宾曲中,在两旁整齐立队的营业员们的微笑里,我走出商场。时值午夜,商场打烊,我如打了胜仗。

这件聚会穿,那件休闲穿,还有围巾、首饰、鞋帽、眼镜……十八般行头样样备齐,缺一不可。就这样,爱美的女人,不断地将商场里的东西往自家搬。等到换季时,才惊叹:我可以开网店了!而有些可怜的东东,甚至连一次都没上身过,也记不得什么时候把它们带回家的。

类似经历,大凡女人都有体会,或正沉浸其中,小资女人尤其。

也许,是疲于整理满柜的衣衫,想要简单地生活;也许,是因为堆积太多的奢侈而觉得愧疚,想要心安地过日子;也许,是从另一个层面理解了“女人对自己好”的涵义,要的是质地、内涵和品味上的经典的好。曾经那样疯狂的自己,不知何时起,变得冷静甚至冷血了,面对满目琳琅,竟会心如止水。

不凑热闹,不心血来潮,不为偶尔寻觅,将自我需求最小化,将商品价值最大化,只把合乎自己气息的那份精致带回家,尔后好好珍惜。

含蓄内敛,简朴耐久,是另一种时尚。低调裙裾,要美丽,不要浪费!

环保女的简单衣橱

文/李晓红

检视自己的日常生活,发现自己无意中成了环保女。

出生于教师家庭的我,从小养成简朴节约的好习惯。习惯是一种一旦形成,即使环境变化也不易改变的东西。多年来,我的生活简单朴素,懂得节水节电,不浪费粮食,喜欢蔬菜水果,吃肉不多,虽爱漂亮,但是衣橱简单。

其实女人对环保最大的贡献,在于衣橱中服装更新的速度和数量。

女人总是会有一种感觉,自己的衣橱中总是缺少了一件。我也不例外,看到心仪的衣服也是迈不开离去的脚步。但是我有独门武器,我会反复地欣赏,甚至会选择多跑几次,看的次数多了,那种想要拥有的欲望就不那么强烈了。

或者会多问自己几句:我真的需要吗?我的衣橱中有相似的吗?它可以和我现在的哪件服装搭配?购置了它,我会不会还要再投入一大笔银子选择其它和它搭配。很多时候,问过自己以后,我发现自己其实是不需要它的。

靠着这种办法,我最终选回家的,都是必须买而且不会后悔的。

衣服如果只是挂在衣橱里,就失去了衣服的功能,送给需要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我会把自己不穿的衣服送给认识或是不认识的人,只要他们是真的需要。

剩下的,就是对衣橱中的服装,进行分类和管理了。

因为工作的关系,对上班时穿的职业装的款式和质地的要求一般都很高。这样的衣服,价钱可能会高一点,但多穿几年,款式不会过时,看起来也不会显旧。因为裤子磨损会严重一些,我一般会搭配两条肥瘦稍有区别的裤子,按照需要,在不同的季节和周期内轮换着穿。夏天的套裙只有两套,可以换洗就够了。如果想换点花样,可以多买几件衬衫,另外就在丝巾和配饰上花点心思。丝巾有单色专属某件服装的,也用百搭可变换的,胸针、项链、装饰链都会改变着装的风格,细节上稍有变化,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休闲的服装还是以牛仔和运动为主,也不必太多,牛仔裤一条,可以和上班时的衬衫搭配,也可以和运动上衣搭配,还可以配可爱纯棉小T恤。运动装两套,一般是耐克的,好在健身或是外出时穿,舒适又不失身份。也不会选择太过昂贵的,弄坏了心疼不说,也不符合咱的经济实力。如果穿够了,还可以DIY一下,长裤变短裤,长袖变短袖,剩余的布料改个包包,一样很酷很拉风。补充一句,这两款服装,也是可以用丝巾和配饰来改变感觉的。

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衣橱,没有长期闲置浪费资源的,也没有冲动购买不合时宜的摆设,每一件都是心爱之物,再以巧心思用心搭配,我就可以享受不常常购物,但是常做新鲜出炉的环保美女了。

生机饮

文/王健春

与减少能源消耗的低碳意识相呼应,在吃食上,我感到生机饮蛮环保的,而且相当有利于健康。

生机饮,生即食生食,吃进去的蔬果不作热处理;有机物,没有撒过农药与化肥的天然蔬果,没有用荷尔蒙和抗生素催长过的家禽与肉类。

和姐姐从小喜欢正餐不同的是,我从小喜欢零食。每当节气家人桌上聚,看着姐姐夏日好胃口地食半只火腿片蒸童子鸡,秋日啃鸡爪鸭膀老鸭芋艿汤,寒冬黑木耳炖甜蹄髈,女儿红炖芝麻核桃阿胶,忘了当时在玩啥,反正每次总迟迟上桌。上桌后,几乎不看这些东西,尽找有没有水果与点心,如有的话,它们对我已足够。

独立生活后,经常去超市买面包、蛋糕、酸奶、红肠、熏鱼、猪肉脯、鱼柳、薯片、玉米膨化物和各类水果,不喜厨房事。

后来明白,这些包装过度的漂亮食品,既不新鲜,又统统与防腐剂共存,有的经过精细加工,食物的原味和营养荡然无存。

极喜欢喝鱼头汤。但化学物运用普及后,好久不敢吃河鱼,除非能在吃前让它好好地养几天,清清胃。也不再买外面的面包,嘎松嘎软,一定用了面包改良剂。几乎不买外面的饼干了,太高油高糖。这么多喜欢的东西不吃,怎么办?正为此踌躇时,看到海外台在教烹调。其注重生机饮、营养均衡和保持食物的原味,正合我意。

实验后,开始体会到厨房,是一个魔术师的小屋。随之进行调整饮食结构与饮食方式。

饮品是现榨的好喝。十多年前从每天无意识地为自己榨一杯水果汁,到如今天天用生鲜蔬菜与两三种当季水果加上酸奶及十几颗杏仁榨蔬果汁,原味蔬果汁中,有杏仁碎,有点妖但非常可口。

极爱吃蔬菜色拉。把有机生菜、圣女果、洋葱、胡萝卜切细,用盐、胡椒、蒜蓉、柠檬汁、果醋、蜂蜜、橄榄油调成酱料,加上酸黄瓜,拌入色拉碗,再在上面撒一把花生碎,百吃不厌。

在面粉里加上荞麦粉做黑麦面包。早餐果酱自己做,秋日秋果遍地,将两斤山楂洗净齐水煮,然后用粗筛筛,渗漏下来的与黒糖一起熬,玩一样地熬制出没有防腐剂的有机果酱,吃时笑意融融。

饼干属高油高糖的加工食品。对身体没啥益处,但家里仍少不了它。每次去淮海路三联书店,出来后再去对面的哈尔滨食品厂和长春食品店。看到里面的老朋友鸡子饼蛋黄条胡桃排、鲜肉月饼和拿破仑。回家后本来不起劲的,如今动力被激发出来,拿出原料,将配方进行改良,减少油与糖成分。而后几天,菱形透明玻璃瓶里,装满了天马行空时想出来的葱油饼干与海味饼干。

生机饮,是人类向大自然致敬的最天然最朴实的饮食方式。

居家减少碳排放

文/李丹

在家庭中,能耗最大的部分就是制冷和取暖,那么,在保持我们的屋子冬暖夏凉的过程中,有什么方法能尽量减少浪费、降低碳排放呢?

首先是对空调装置的合理应用。窗户是建筑结构中最大的冷桥,能耗巨大,处理好窗户内外的冷热不均就可以有效减少室内制冷和供暖使用的能源。举个简单的例子,夏天时,大型商场、超市、写字楼的入口处空调总是最强劲,原因是它将室外的温热空气迅速冷却,形成空气幕,有效降低了内外温度差,减少冷热交换,保持室温,降低能耗。而在家庭中,我们其实也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将制冷和采暖装置安排在窗口周围,如使用门窗框散热器、窗帘盒空调等,就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既然窗户是家庭的能耗大户,那么,节能窗的使用也是势在必行。无论是木窗、塑钢窗还是断桥铝合金窗,双层玻璃是居家节能的必选,而其中填充了不容易反应的惰性气体的双层玻璃保持室温的能力最好。如果选择优质的双层玻璃窗,保证屋子的自然通风,就能够降低10%的空调费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除此之外,提醒大家装修时注意检查空心墙以及阳台、阁楼等处绝缘材料的质量和门窗的缝隙,好的绝缘材料绝对可称为低碳先锋。相同的照明度,一个60瓦的白炽灯完全可以用一个12瓦的节能灯代替,而节能灯的使用寿命大约是白炽灯的五倍左右。我们应该养成低瓦数照明的生活习惯,要知道,高效节能灯能够比传统电灯泡避免4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使用可再生能源这件事其实离我们的生活一点儿都不远。如在家中使用普通瓦楞纸制作的“纸家具”,瓦楞纸是废纸循环再造的再生纸,同时纸家具用旧了可以回收再造,如此设计、生产、销售、回收、再造、再设计、再生产、再销售,是对环保的支持,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塑造。此外,还可以在家中购买中水冲洗马桶、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这些都是降低日常碳排放的好方法。

环保“秀”与郊外行

文/樱花

有个词汇极具创意,非常可爱——“无车日”。这个概念起源于法国巴黎,希望唤醒公众环保意识,给平日里被汽车充斥的城市能够获得片刻的清净。短短几年时间,“无车日”活动迅速席卷世界各地。目前,已有1488座城市加入到这一世界性环保“秀”中。

此活动来到中国,推广起来就正式多了,一项民间活动变成了政府行为。上海响应交通部倡议,从2007年9月22日起开展了“无车日”活动。对于首次的“无车日”活动,我还记忆犹新。那天刚好是周六,我要去“静安宾馆”拿中秋月饼,临时叫了辆出租车体验一路畅通的快感,的哥比我还新奇,把交通台宣讲的内容向我热情地复述“市中心城区分设了无小汽车倡导区和无小汽车示范区。前者并非强制禁行,后者除了我们出租车和特种车辆外,其他小汽车一律禁入。你看好了,上海是要样样同国际上接轨的!”相信当时,不少市民都感受到了汽车大量减少后,城市还给人们的久违的悠闲妩媚,这场美景虽然短暂却很清晰,如同海市蜃楼。但接下来的两年“无车日”活动却如王小二过年了,提起来都难为情。因适逢工作日,有关部门考虑到执行难度,事先把活动范围越缩越小,但还是遭遇了庞大车流的阻滞和CBD白领们的尴尬“逃亡”。

我为什么要提这个呢,因为它在我眼里就是一场带点娱乐性质的“秀”。它让拥有私家车的市民们可以体会到尽量少开车对城市环境的重要性,道路本应有它舒缓的线条和视野,城市本应有它宁静且繁华的气质;它让大部分依赖公共交通的人们也能自豪一把“在城市里没有我的小车在排放废气”;它让小部分不坐政府用车的官员们搭地铁公交或步行体验,思考一下尽快给市民创造多元化的出行条件,在有足够的公交运力做保障,不扰民不误事的前提下,让人们快快乐乐地、心甘情愿地放弃爱车,绿色出行。

一天不开车能减少的二氧化碳污染是微乎其微的,但它对倡导环境保护和唤起市民的环保意识,包括对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多一些了解重视,却远非省了多少油、节约了多少时间和金钱能够量化的。每年都来一场“秀”是件好事情,有关部门不要怕露怯,人们就像观看日全食一样,当天热闹,过后遗忘,但即便这样,也总算是个机会嘛,让我们集体亲近低碳生活!

在等待一年一次的机会同时,我也在逐渐调整自己的出行方式,向左走或向右走,泾渭是如此的分明。在市区办事尽量少开车,无论要到哪个角落,只要找“丁丁网”帮忙都能给你可选择的线路,尤其是P+R模式我很期待,车停地铁站再搭地铁,既省时又方便,还省却了不少市区找停车场的工夫,何乐而不为呢。遇到双休日或节假日,就不要再往市里挤啦,驾起爱车漫游到城市的skirt部位去吧,那里有郊野森林,那里有农家小院。现在上海的奉贤、金山、松江、青浦、嘉定、南汇几乎都有现代度假农庄蜚声在外,古旧的香樟橱柜配上LED荧屏,雕花窗棂嵌着彩绘玻璃,摆上原木桌子的可以是圣经,也可以是藤蓝盛放的“五谷丰登”,新旧融合,岁月静好。每当暮色苍茫,余晖依恋在粉墙的时分,捧一杯热腾腾的蜜乌龙温暖在手心,此番郊外行已十分醉人了。

我的出行观

文/王威

刚接到这期题目时,心中不禁暗笑,虽然所谓的“低碳生活”对我来说是新鲜的名词,然而,每天乘坐公交往返于车水马龙间,不断吸入和呼出着掺杂着车辆尾气的“二手空气”,心中常常把自己比喻为“城市中的一块碳”。虽然不清楚上海具体有多少辆机动车,也不清楚这些机动车每天排放出多少吨尾气,但值得骄傲的是——我小小的肺部每天都在为城市的空气净化做着微薄的贡献。

金融危机过后,各种收入阶层之间的划分似乎更加清晰。有钱人开车,没钱人乘公交,似乎也在社会上达成共识。虽然汽车的本质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然而就目前的经济情况下,汽车仍然是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不难理解,同样谈一笔生意,一位驱车前往的经理,与一位乘着公交转地铁的经理相比,前者成功的概率似乎更高。

身为公交一族,每天早晚奔跑于公交站台之间,“前呼后拥”地挤上挤下,与车内40—50人一起“分担”6L左右的排放量,我常常想,国家环保部门应该为“公交一族”颁发“环保标兵奖”或给予“公交一族”更多的优惠。因为,比起有车一族来讲,乘坐公交实在是再环保不过的方式了。

低碳未必不高效

常常听到“今天路况太差”、“高架拥堵不堪”、“雨天和人追尾”等类似的抱怨,而我的“脚力+马力”双重组合的出行方式,非但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不便,反而成为我每天效率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外国有句谚语叫作“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中国也有民间俗语“一日之计在于晨”,可见每日计划的重要性。准时起床、按时出门、搭乘哪一班地铁、换乘哪一班公交、晚上几点休息……生活虽然忙碌,但有条不紊,节奏虽然紧张,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感觉到自己是时间的主人。工作和生活因为“低碳出行”而变得更有计划性,好的低碳出行将带来高效的产出,其背后必定是高效的生活。

低碳出行更健康

每天面对电脑的办公室一族几乎都不同程度地患有颈椎、腰椎疾病,身边很多有车的朋友都有这方面的困扰,每天办公室8—10小时的“静坐”,再加上来回1个多小时的车程,无疑会加重头颈和肩膀的酸痛。作为一名低碳出行者,比起有车一族,虽然少了几分“御车而行”的驾驶乐趣和风光无限,却也少了几分责任多了几分轻松。乘着公交(地铁)无论站着还是坐着,你只需静静地思考、慢慢地放松即可,注意力大可不必高度集中,疲劳时也可闭目养神,道路情况、交通状况统统于自己无关,身体和精神都处于放松状态,岂不美哉?

低碳出行更省钱

“油价又涨了”似乎成了近期办公室、公共场所、各大报刊杂志上继楼市之后最为火热的话题。“93号汽油每升上调为6.61元,涨幅高达0.71元/升;97号汽油更是超过7元,达到7.03元/升”。出行成本的一再提高,使“低碳出行”在与“驾车出行”的比较中优势更加明显。金融危机过后,带来了楼市、食品、水费、电费等一系列生活成本的提高,人们纷纷感觉到储蓄和节约的重要性,对于消费的态度也越发谨慎。很多人宁愿将私家汽车停在家里,选择搭乘公交和地铁上班,以节约出行成本,低碳出行优势更加凸显。

我的21天低碳日记

文/山石文

10月30日接到网友夏小豆的“21天,让我们养成一个环保习惯”的号召。21天法则,是通过21天的正确重复练习,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方法。我决定响应号召,马上列一个单子,注明自己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单子贴在卫生间洗漱台的镜子上,并大大地注明:21天环保行动!

10月31日

我中午出门吃饭,人很多,基本没有办法坐,不得已要打包,没有带饭盒,于是只要了炒拉面。我对老板说,不要袋子和筷子。老板笑着瞪大眼睛看我,我挤出两个字:环保。还有一直在保持的行为:因为洗脸比较喜欢洗两次,第二次的水可以再利用,放在那里,冲厕所。下午,我准备去面试。看到路程很近,时间还充裕,所以本来需要换乘的,就不换乘了,步行过去。晚上,我买东西又拒绝了塑料袋。万恶的快递,每次都包装那么多层,害我网上购物都很有罪恶感。把快递的外包装袋收集起来准备再利用。

11月1日

今天,我吃面条,清煮青菜后的汤,再拿来煮面,里面还有青菜的清香。晚上出门散步,特地不带钱,怕买东西,然后又造成资源的不可利用。

11月3日

我找到一个可乐瓶,用来装洗衣粉。只有一两件衣服的时候,我可以手洗。因为怕洗洁精会污染环境,我一直忍着不买,有油的餐具用热水冲洗。

11月4日

我中午拿饭盒去打饭,不要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吃出的骨头,我平时都拿纸巾垫在桌上,今天我发现可以把它放在饭盒的盖子上或直接扔垃圾桶里。

11月5日

去华东理工大学拜访一个朋友,正好赶上午饭时间,在电梯里看见一个又一个女同学拿着打包的泡沫塑料餐盒,心里凉凉的,哎……上楼后,我要写字,发现忘记带钢笔,于是向朋友借,结果她只有圆珠笔或者中性笔。我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用钢笔,原来是一件这么环保的事情。

11月6日

今天,我拒绝了别人给我倒水用一次性杯子,继续自带饭盒打饭。

11月7日

今天我有个很好的环保主意,就是晚上睡觉时把手机关机,减少对身体的辐射,节约能源。

11月8日

今天没有做什么新的环保行为。

11月9日

我决定不去给朋友买生日礼物,自己DIY,经济、环保、有诚意。

11月11日

一如既往,带上购物袋购物。

11月12日

今天,我和琴姐在徐家汇吃蛋挞,吃完后拿出一张纸巾,和她一人一半。我说要节约纸张后,她也开始注意了。

11月13日

今天发生了一件罪恶的事情。我在喝饮料时,竟然无意识地让服务生拿来吸管,以后要克制。

11月14日

今天,我很自豪的一件事情是:寒潮来了,我忍住不开空调。我很怕冷,现在应该要提高身体素质了,决定晚上开始跑步。

11月15日

我又发现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使用化妆棉的时候,可以剪成两半用。

11月16日

一直在坚持!

11月17日

我找来一个酒瓶,装满水,放在电脑旁吸收辐射,算是再利用吧。

11月18日

我去杭州了,和一群没有环境意识的家伙在一起,没有忘记正事,在某些人用纸巾擦过手后,我继续拿来擦。

11月19日

我努力回忆,好像没什么浪费的,坚持不用洗洁精洗锅。

11月20日

下雨天,我很想叫外卖但是忍住了,活动快要结束了,习惯已经养成。

11月21日

难忘的2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