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礼品袋装满“中国制造”

2009-12-25 14:25
环球时报 2009-12-25
关键词:中国制造

本报驻美国、英国、德国特约记者 陆 乐 纪双城 青 木 本报记者 胡 笳

“圣诞老人来自中国”,西方媒体感叹在圣诞节这个西方的传统节日上,“中国制造”近年来唱起了主角。金融危机让欧美消费者在圣诞消费时局促了很多,反而使“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的优势更为突出。

让“廉价圣诞”不显寒酸

德国RTL电视台近日报道说,虽然德国仍处于经济危机,不过德国人购买“中国制造”的热情不降反升。因为“中国制造”正好迎合了德国人今年过“廉价圣诞”的潮流。在德国最大的连锁百货商店卡尔城的一家分店,记者吃惊地发现,不少产自中国的圣诞树和圣诞挂件的价格比去年又下降了1/3。

在美国圣迭戈梅西百货商店,包装精美的各色礼品80%以上是中国制造。商场经理对记者说,今年最畅销的一款礼品是中国产的圣诞图案睡衣,价格比产自其他国家的同类商品低1/3,但是手感和舒适度都没有差别。而传统热销的“胡桃夹子”圣诞木偶,“德国制造”每个售价49.99美元至129.99美元,乏人问津;“中国制造”只要12.99美元甚至7.99美元,很快被抢购一空。

在伦敦一家知名的欧洲西装店,记者采访到一位买了两条印着“中国制造”字样高级领带的伦敦当地人穆雷。穆雷说,这些年早就习惯了“中国制造”的字样,尽管这些品牌都还是欧洲的老字号,不过他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同,“我想设计上还是欧式的,而品质标准上显然也是,至于在中国加工,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至少这样可以控制价格,让我负担得起”。

“中国制造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消费者也见怪不怪了。”英国零售业协会的市场分析师格雷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特别之处在于,在经济萧条、零售业前景仍然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中国制造的产品倒是为销售商留有了一定的价格余地,不至于在严酷的经济寒冬血本无归。”

义乌圣诞出口增三成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对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进行的调研来看,出口增速还是很高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义乌出口圣诞礼品超过5000万美元,比去年增长30%多。赵萍说,和中国人喜欢送贵重礼物不同,西方人圣诞节一般都送小东西,从几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这是他们的传统。而中国制造的小商品正好符合了西方人的习惯。此外,金融危机也使西方人对便宜商品的需求量增大,低端消费品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高端消费品,这就是为什么金融危机下其他商品的出口都有所下降,但节假日商品的出口却没受什么影响。

不过也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张女士从事圣诞礼品出口十几年,产品大多出口美国。“要说今年圣诞市场好,这种想法太乐观了,”张女士告诉记者,由于一家主要进口商突然倒闭,今年她公司的出口量比去年减少了一半,这在业内还算不错的成绩。她说,外国客商大多在前一年的秋季广交会,或者当年的春季广交会上采购圣诞商品,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的春交会门可罗雀,客商少得可怜,圣诞商品的销售更是提不起来。不过,张女士对明年圣诞市场的恢复很有信心。“今年美国人憋了一年没花钱,明年肯定有爆发力。而且从近期的趋势看,美国人来挑样品的积极性很高,明年的市场估计可以恢复。”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国外那些较大的商家一般都和中国供应商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其采购量受金融危机影响有限。伦敦著名玩具百货公司“哈穆雷”商店经理罗查德森就告诉记者,今年超过半数的圣诞上架货品在夏天的时候就已经在中国定制好了。虽然经济不好,订货量没有比往年高多少,但中国的不少厂商已经是打了多年交道的老伙伴,所以订货量也不会少。梅西百货的商场经理也表示,他们很早就和中国工厂合作,创立了专供该商场销售的几个品牌,顾客们也非常信任这些品牌,需求稳定。但是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商家或者单纯的进口分销商来说,金融危机对其圣诞订货量影响就较大。

美国公司给“中国制造”上了一课

“今年美国圣诞节最畅销玩具——电动仓鼠又给‘中国制造上了一课”,一位玩具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这一课并不是‘质量问题上的,尽管有人指责中国生产的这款玩具存在质量问题,但是后来事实证明我们的质量绝对过硬。这一课是‘创意问题上的。”这款名为“zhu zhu”的电动仓鼠名字来源于中文“猪”,今年在美国卖得十分火爆,被誉为“必须拥有”的圣诞礼物。这款玩具的制造商美国Cepia公司是家美国雇员只有十几人的家族小企业,单凭这一创意两个月就赚下7000万美元。“美国人借助中国元素、依靠中国制造赚了大钱,而咱们只赚了一个加工费,可见‘制造和‘创造的差距。”这位业内人士说。

当被问到如何看待中国的产品设计时,英国零售业协会市场分析师格雷表示,中国在这方面还要耐心学习。他承认中国的产品越来越令人觉得舒适和喜爱,但这很大程度上是在模仿。和日本的产品相比,中国的产品在设计上还是缺乏特色,消费者往往买到家里多年也弄不清楚,究竟买的是中国货,还是欧洲货。相比之下,很多英国人在买到一件日本产品时,往往通过产品的颜色或是设计轮廓就能分辨出是日本制造的。他举例说,同样是制造亚洲的细瓷碗筷,中国产的外观往往色彩各异,复杂到难以让消费者在心中留下印象。而日本产的碗筷常年就是以素色外观受到欧洲人的喜爱,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萍表示,尽管近年来国内一直在讨论制造业的升级,国家也一直倡导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但几乎没看到中国企业向以自主设计为主导的方向转变。她说,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还是在低成本和模仿上。这一是因为现在制造业企业还有利润,还能生存下去;二是惯性使然,这些制造企业的从业者素质并不高,搞不懂高技术,更难以吸收利用再提高。张女士则告诉记者,现在外国客商来中国采购圣诞商品,大多是提供思路或者想法,然后由中国的企业按照这些思路来设计生产。“他们也往往是在本国看到一个昂贵而畅销的商品,然后希望我们用比较低廉的原料生产一个差不多的。很少听说有国内企业的商品是完全自主设计的。”她说,国内很多生产企业还把自己的半成品包给农民去做,很难要求这些企业自己设计产品。▲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
英媒:北京决心重新塑造“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