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补虚,当心“虚不受补”

2009-12-29 04:41陈林菲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09年10期
关键词:血虚阳虚桂圆

陈林菲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秋冬进补的习惯。秋冬进补在祖国医学中早就有所记载,进补的方法分为食补和药补两大类。一般来说,无明显疾病,而仅想增强体质的人应以食补为主;而对于因病需要“秋补”者,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补。这里,主要谈食补。

秋季食补的基本原则是虚则补之,何谓 “虚则补之”?中医认为,当一个人出现精神萎靡、面色白光白、身倦无力、形体消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脉象细弱等,这就是“虚证”;治疗时,应当用补益的方法治疗。此即是 “虚则补之”。具体步骤大致如下:首先在秋天气候凉爽时,可先服用一些较为平和的补品,也就是达到“底补”目的。秋季的“底补”是作为进补的先导,为冬季“进补”做好准备。“底补”宜选用北芪、冬虫夏草、当归、枸杞、党参、红枣、花生米、芡实、山药、大枣、桂圆、核桃仁、百合、莲子、苡仁等性味平和的药食两用滋补品,食品则包括鸡、鸭、鱼、肉、排骨、豆类、蔬菜等,切忌随便服用各类滋补药。

分而补之,行之有效

虚证分为阳虚、阴虚、气虚、血虚4类,其补法很多,有清补、平补、峻补(下猛药补)、阴补、阳补,进补时,必须辨明属于哪类虚证,然后选择合适的食物调补。

阳虚者多见腰膝冷痛、四肢不温、小便频数、大便溏泄、阳痿早泄等症,老年人多见。食补应以羊肉、狗肉、鸽肉、雀肉、胡桃仁、韭菜、海参、泥鳅为主,如当归生姜羊肉汤。

阴虚者多见虚烦不眠、口苦咽干、午后潮热、颧红、便秘、舌质红少苔等。食补应以鹅肉、鸭肉、鳖、龟、牡蛎肉、藕、银耳、芹菜、菠菜、猪肝、猪肾、芝麻、麦冬等为主,如鸭肉同当归炖服,有补血润肠通便之功。

气虚者多见体倦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喘息、懒言声低、饮食不佳或大便溏泄(稀烂不成形)、舌淡苔薄白等表现。食补可选用山药、鱼类、黄豆、大枣、莲子、桂圆、百合等。

血虚者多见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口、舌、唇、指甲色淡等症状,食补可选用猪肉、鸡肉、桂圆、动物肝、猪血、红枣、骨头汤等。

另外,除了单纯的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外,还有综合出现的虚证如气血双虚、阴阳两虚、气阴两虚,可以通过症状进行鉴别,合而补之。

补之不当,虚不受补

但是现实中,常见到有些“虚证”者进食补药后,不但无效,反而产生新的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虚不受补”。专家认为,引起虚不受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不辨阴阳气血乱补。前文说了,虚证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若症状属阴虚,却用补阳药。或症属阳虚,却用补阴药,则自然不但不能补虚,症状还可能会加重。此为“虚不受补”重要原因。

第二,不辨五脏所属乱补。虚证除了有阴阳、气血之虚以外,因人有五脏六腑,每一脏腑都有可能出现虚证。如心气虚、心血虚、肝阴虚、脾阳虚、肾阴阳二虚等。若虚在心,用补肾或补脾之药,或虚在肝,用补心或补肺之药,自然也不会起到作用。

第三,忽视脾的功能。曾有一心阴虚患者去求医,给予用补心阴虚药后以及食疗,觉腹胀、肠鸣,甚至腹痛泄泻。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患者虽然以心阴虚症状为主,但平素胃肠功能较差,进食稍多就会出现腹胀、肠鸣、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简单来说,就是脾虚。如果在予以补心阴虚的同时,注意防止脾虚,那么就不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在给儿童进补的时候,更应注意这一问题。儿童脏腑娇嫩,过多进补会加重脾胃之苦,所以,儿童秋季进补应以健脾为主,再予以合理进补,保证其对营养的吸收,提高免疫力,促进发育。

补之有度,防补过妄

有些人认为秋季进补,多多益善,实际并非如此。补虚若无度,就称为“妄”,会引起其他症状,比如失眠、口舌生疮等。所以,补虚时,必须讲究度,建议进补时从小量开始,根据自己的感觉适量递增,以精力充沛、食欲正常、浑身舒服、不燥不虚为宜,这样才能达到科学进补的目的。同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进补”的度是否合适:(1)如果进补后很兴奋,睡不着觉,就是过了;(2)口腔内长疮、咽喉上火疼痛、口内有异味,也是补多了;(3)看大便,大便干结或溏泄均是过补的征象。

猜你喜欢
血虚阳虚桂圆
基于温扶阳气法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探析
月酒(千金酒)
桂圆和苔藓
血虚≠贫血
阳虚体质遇倒春寒易失眠
血虚≠贫血
不按套路出牌
温阳法治疗阳虚失眠症
开心就好
桂圆干买前摇一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