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目标——保就业有利于保增长

2009-12-30 03:41
科技经济市场 2009年11期

陈 诺

摘要: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是世界各国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在我国,GDP增长一直是关注的重点,但是我国的GDP高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率的提高。本文就GDP增长与就业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宏观经济目标只有以提高就业率为重点,才能真正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 GDP增长;就业增长;GDP就业弹性

此次金融危机,造成了我国比世界各国都要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有2000多万农民工找不到工作,而且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也比2008年增加了9.3%,达到611万,而2008年毕业的560万名大学生中还有150万人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依旧提出力保8%的经济增长率,以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因为根据有关测算,我国只有保持GDP 8%的增长率,才能使就业增长率保持在1% 。虽然从理论上讲,高的经济增长可以拉动就业,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GDP总体上呈高增长的态势下,出现出的却是GDP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很弱的相关性,高经济增长并没有必然带来高的就业增长。(见图1)。

1GDP增长没有带来就业增长的原因

1.1 GDP就业弹性低。

就业增长率不仅仅依赖于经济增长率,还取决于GDP就业弹性的大小。

GDP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

从图2 可以看出,虽然1987-2007年我国GDP就业弹性有一定的波动,但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就业弹性变小的情况下,仅希望通过经济增长来提高就业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200多万人就业,到90年代下降到了100多万,21世纪以来基本在100万左右,有时候GDP增加一个百分点,只能拉动80多万人就业。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就业弹性由过去的0.3左右下降到0.1左右。

并且,一般发展中国家就业弹性平均在0.3-0.4,发达国家例如2007年欧盟地区总就业弹性是0.78,OECD国家是0.48。这说明我国GDP增长方式带动就业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差太远,基本上是就业弹性最低的国家。

1.2不同产业的GDP就业弹性不同。

虽然从1987年-2007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保持在9.8%,但平均就业增长率却只有0.77% ,高的GDP增长率并没有带来高的就业增长率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虽然第一,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最大,但第三产业才是提高就业率的关键,而我国的投资重点却都在那些GDP就业弹性低的产业上。

由于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它们的GDP就业弹性也有很大差别,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劣决定了是否有利于就业率的提高。由国家统计局资料可知,我国2000年-2007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平均GDP就业弹性依次为-0.28、0.23和0.32。显然,第一产业增加值已经不能再带动就业的增加,第二产业的带动能力小于第三产业。这主要是因为制造业趋向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了“机器排挤工人”,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效应明显。

但是,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依然很大,2000-2007年三个产业增加值分别占GDP总量的平均数依次为13.03%、46.63%、40.34%、,而三个产业的就业比重平均依次为45.73%、22.74%、31.53%。可见,第二产业在GDP中占据首位(46.63%),但其就业比重却处于末位(22.74%)。不仅如此,在我国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还要快于其它产业,2000-2007年三个产业的增长率平均为3.85%、11.19%、和10.65%。

这种产业之间GDP就业弹性、就业比重与产出比重、增长速度倒置的结构性差异,必然在整体上导致高的经济增长和低的就业增长。事实表明我国的大量投资并没有带来就业率的提高,说明通过投资来带动就业率增长的能力越来越低。

1.3国有企业是投资受益者。

由图3可知,1997-2005年我国对国有经济固定资产的投入几乎是对私营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入的3倍。虽然从2006年起对私营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入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对国有经济的投资比例。

但是由图4可知,得到大量固定资产投资的国有企业所带来的新增就业量却远远少于私营企业。自1998年起,国有企业创造的新增就业量一直为负,而私营企业却创造了几百万个就业机会。如果国有企业不能在优等条件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那么就应毫无疑问的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到2008年底为止,我国私营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对GDP贡献超过60%,提供了70%的进出口贸易额,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66%的发明专利和82%的新产品开发,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增进社会福利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到2007年底中小私营企业的贷款总额比重却只占10%。

2以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为例

此次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出口受挫,再加上短期内消费又具有刚性,所以为了保持GDP一贯的 8%的增长速度,我国政府新增投资4万亿元,且此次投资依旧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首先,从各项措施的先后次序来看,保障性安居工程(房地产投资)排在第一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排在第二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排在第三位,增值税转型(有助于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排在第九位,加大金融支持(为投资与基建服务)排在第十位。相比之下,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自主创新与结构调整,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排名相对靠后。十项措施中的一半与基建有关,且排名明显靠前。

其次,从资金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占45%,灾后恢复重建占25%,保障性安居工程占7%,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占9%,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占4%,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占9%,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占1%,其中基建投资高达86%。

但是这种投资方案,如果调配不当的话,易造成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导致地方投资的快速膨胀,继而引发能源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农业耕地减少、失地农民增多、信贷和土地占用失控、政绩工程泛滥,加剧中国经济失衡的局面。

并且这些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高,对就业的贡献不明显。甚至出现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排挤劳动力的情况。而这些被排挤出的劳动力又不能被其他的行业充分吸纳,使得失业率提高。

由上述各个产业的就业弹性不同可知同样的投资规模,不同的投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就业效果,所以以此次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为例,简单的说明不同的投资组合方式,所产生的不同就业效果。两方案均按照2007年无经济危机时,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就业人数总额的比例进行计算(见下表):

方案1:按照此次4万亿的投资方式,以基建为重点,即将4万亿的86%投资于第二产业,14%投资于第三产业,可实现13521.729万人就业。

方案2:将4万亿的86%投资于就业弹性高的第三产业,14%投资于就业弹性低的第二产业,可实现13668.40778万人就业,比方案1的投资计划多实现146.678782万人就业。

虽然方案2只是简单的将投资比例互换,并没有考虑到不同产业中各个行业的就业弹性。但结果仍然提醒我们,投资计划是否充分考虑就业因素,会使创造出的就业效果大大不同。如果对第三产业中就业弹性较高的行业给予重视,不过分强调当前的GDP增长率,以长远的保就业为中心,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为标准,相信相同的投资额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3建议

3.1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政府的投资刺激方案,以及各种产业振兴规划,固然在保增长、扩大内需的同时,起到了扩大就业的效果。但是,如果能够明确的以就业最大化为投资原则,就可以产生更加明显的就业扩大效果。因此,我国在确立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把就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使其成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的共同基准,将就业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将“保增长”与“保就业”有机协调起来,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增长与就业稳步扩大的双重目标。

3.2公布就业率目标和数据。

目前,我国的宏观政策目标以GDP为重点,有明确的目标值,并及时公布统计数据。但由于GDP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就业的同步扩大,因此,某些地方政府在贯彻中央保增长的意图时,难免会忽视就业问题。因此,建议今后不仅仅宣布GDP增长目标,还要直接宣布就业增长目标。并且及时公布关于就业的统计数据,使其成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主要指标和基本决策信息。

3.3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但与第一、二产业相比,我国第三产业明显处于滞后的地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在我国就业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仅有3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比重。第三产业GDP就业弹性高,吸收劳动力能力强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中至关重要的地位。现行的经济结构对扩大就业和经济增长极为不利,因此,今后应更加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掘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和就业潜力,不仅要在投融资政策方面给与大力支持,还要对创业初期和对安排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在税费缴纳上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范围狭窄的农村第三产业,拓宽就业领域,大力发展交通、通讯、保险、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改变目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商业饮食服务和交通运输服务上的现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此外,要积极探索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只有当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合理时,才能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3.4扩大消费需求。

我国GDP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那些资本密集、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如房地产和大型基础设施等,提供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而金融危机造成的订单大幅减少,出口下降,使得那些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的劳动力也大大减少。因此,我国应该改变以往的GDP拉动形式,注重我国的内需和消费,利用国内消费稳定经济增长,扩大消费需求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内需拉动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5平衡城乡、地区的发展。

城乡、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使得就业环境差异大,劳动力更多地挤向发达地区。我国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于东部和南方,而中西部城市及欠发展地区城市经济基础薄弱,技术和人才缺乏,呈现出典型的“东高西低”的不均衡分配。因此,我国应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减少劳动力的跨区流动,缓解少数中心城市的就业压力,提高劳动力配置的效率,在各个地区都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

3.6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由于中小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就业弹性大,提供的就业机会远远多于国有企业,所以解决失业问题,发展中小企业是一个重要途径。

政府要积极改善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市场准入、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鼓励向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在财政资金不足时,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政策更应以税收优惠形式为主。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内部积累,应适度降低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对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利润没有达到一定额度的,可规定免缴所得税;超过一定额度的,可考虑实行优惠所得税率。并对其生产项目、技术发明和创新进行政策性投资。

3.7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在促进就业中,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培养大批能掌握新科技新技能的科技人员和劳动者。并对现有员工进行技术与技能培训,以适应产品与产业升级换代的需要。以税收优惠形式鼓励企业进行科研开发。鼓励向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对投资者提供技术的收入可减征或免征预提所得税。给予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技术人员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的优惠,对如科技人员的技术援助费收入、版权费收入等减征或免征个人所得税。

3.8鼓励自主创业。

由于创业门槛低、成本小,适合各类群体,所以创业能够在带动就业方面起到巨大作用。政府大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是一项成本较低的就业措施。返乡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是创业的主力,相关优惠政策应以他们为重心,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需要,为创业者提供资金资助并为其申请贷款提供担保。

综上所述,我国的GDP高增长,并没有解决就业问题,如果依然只是通过投资基础设施来拉动当前的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态建设和科技进步等事业,忽视了扩大内需和消费,我国的就业问题就不会得到有效的解决,老百姓就没有能力和胆量去消费,民生就得不到改善,实现经济目标的道路也将更加曲折。所以解决就业问题比单纯的抓增长更重要,只有将保就业视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极为重要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宋晓梧.中国就业问题在于弹性过低[N].经济参考报,2009-6-17.

[2]温立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对称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8(12).

[3]杨晓安.关于中央政府投资四万亿的潜在负面效应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9).

[4]张悦.“四万亿”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J].商业环境,2009-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