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效絮凝剂与先进净化设备合理匹配是确保优质高效安全供水的重要环节

2009-12-31 07:33魏文章
中华建设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pH值絮凝剂节能降耗

张 巍 魏文章

[摘要]本文从混凝原理入手,用生产实例说明吉林市水务集团在水质净化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强效絮凝剂与精良净化设备相匹配,收到了水质好、消耗低、成效可观的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高效安全和谐供水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絮凝剂;PH值;静态混合器;GT值;吸附架桥作用;双电层;节能降耗

1、采用强效混凝剂是制水工艺的先决条件

水是生命之源,百业之本。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国家对自来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人们对自来水生产过程的了解并不是很多。通常所说的自来水,其实并不是“自来”的,就吉林市而言,供水厂是以松花江为水源,从江心取水口到用户的水龙头,要经过取、净、送、配四个系统共22道工序,才能使成分复杂的松花江原水处理成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106项检测指标均达标的饮用水。可见自来水的生产制造过程和净化技术是比较复杂的。它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水力等方法改善原水水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具有既能手动又能自动控制的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加药、计量、监测、取送水等构筑物与机电设备外,还要投加一种使胶体(在水净化工艺中将未经处理难以沉淀的原水称为胶体)失去稳定性和脱稳胶体相互聚集的药剂,这种药剂叫做混凝剂,也叫絮凝剂。投加混凝剂的原水通过一系列的水处理工序,便由浊变清,再经消毒后,即可饮用。近年来我们在水净化工艺中,采用高效混凝剂与精良的设备相匹配,提高了净化效果,延长了沉淀池的排泥周期和滤池的冲洗周期,节省了大量的自用水量和自用电量,使出厂水质全面达标,收到了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可见强效混凝剂是制水工艺的先决条件。

2、混凝原理与强效混凝剂的应用

2.1混凝原理。通常原水中大颗粒的悬浮物易于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沉,而粒径微小的悬浮物以及胶体杂质因带有大量的电荷,在静电斥力和水化作用下,具有较顽固的分散颗粒稳定性,没有外力的干扰是不会自然下沉的。一般采取向水中投入电解质,即混凝剂来降低电位压缩双电层,使颗粒失去稳定性而产生相互具有聚结的作用,简称双电层作用,失去稳定性的作用称为胶颗脱稳,脱稳胶粒相互聚结通常称为凝聚。进而完成凝聚的胶体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即在一定的外力扰动下相互碰撞、聚集,以形成较大的絮状颗粒。上述这种杂质颗粒的凝结现象——凝聚和絮凝总称为混凝。这就是水净化的混凝原理。

2.2高效混凝剂的应用。吉林市水务集团曾经使用过的混凝剂有明矾、三氯化铁、硫酸亚铁和硫酸铝,均属一般无机盐混凝剂,效率低、投量大,易使投加设备及管网腐蚀,对人体健康很不利,制水成本又高。1996年我们从深圳中润水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了聚合氯化铝的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达到GBl5892—1995《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的标准,为国家优等品。其主要指标为相对密度≥1.27,氧化铝含量(A1203)≥12%,盐基度60%,PH值(1%水溶液)3.5-5.0。该药剂颜色淡黄,腐蚀性较弱,可谓高效混凝剂,属于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其特点是对各种水质适应性强,混凝过程中最优PH值范围广,特别对吉林松花江低温低浊低碱、含高分子化合物多、耗氧量较高的原水效果更佳,絮凝体形成快捷且颗粒大而重,投加后原水碱度降低较少;对汛期高浊度原水投量增加的并不多。正常原水浊度时,其投加量约为硫酸铝的30%-50%,无须加碱调整出厂水的PH值,对设备和管网无腐蚀,自来水口感好。

3、药剂与设备合理匹配,收到水质好、消耗低、成效高的理想效果

光有高效混凝剂没有精良设备,也不会有理想的效果,我们必须根据原水水质的特点,为混凝工艺创造良好的适宜的化学和水力条件,把握恰当的工艺技术参数,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3.1采用快速混合。混合是混凝过程的第一步,是个关键环节,要求速度快时间短,固液接触充分,在全公司以松花江为水源的四个水厂中,均采用管道混合再辅以静态混合器,即以0.8-1.0m/s的高流速,在10-40s的短时间内完成药剂与原水的混合。

3.2设定适当的流速梯度,形成渐减反应,加大链状絮凝体的强度。反应是混凝过程的第二步,是形成絮体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混合后的水流通过多格多孔、宛转曲折、翻腾跳跃、流速渐减的反应池后,形成数以万计的涡流,使混凝剂与原水中微小悬浮物及胶体粒子充分接触、凝聚,生成了大量链状絮体(矾花),以待进入沉淀池沉淀。在这一阶段要控制好几个参数:(1)吉林属低温低浊原水,反应时间应充分一些,一般采用20-30min,2006年投产的三水厂扩建工程为网格微涡反应室,反应时间为26.9min。(2)控制流速渐减档次,我们选择的流速均较规范值高,效果很好。一水厂为多孔旋流反应室,流速分为四档,即0.82-0.60-0.41-0.21m/s;三水厂48格竖井流速分三档,即0.29-0,16-0.1lm/s,48孔洞的三档流速为0.66-0.39-0.19m/s,网格的三档流速是0.61-0.36-0.24m/s。(3)控制流速梯度G值与GT值在规范范围内,二水厂G=58s-1,GT=96744;三水厂G=34s-1,GT=50469(规范:G=20-70s-1,GT=104-105)。

3.3不断引进新型沉淀设备,进一步提高水质,降低消耗。1997年二水厂扩建工程沉淀设备采用侧向流大间距斜板沉淀池,斜板间距为80mm,清水区上升流速为1.81mm/s,沉淀池去浊率为84%;而1996年三水厂扩建工程沉淀采用上向流小间距斜板沉淀池,斜板间距为25mm,清水区上升流速为1.43mm/s,而沉淀池去浊率达到98%,比二水厂提高16.7%。

3.4二、三水厂混凝剂投加采用数字模拟自动投药系统。即采用隔膜计量泵投加药剂,以原水流量、水质浊度为前馈信号,比例调节投药量,由沉淀池出水浊度为后馈信号,对投药量进行微调,由PLC控制变频器,改变计量泵转数,进而控制调节投药量,构成原水浊度与沉淀池出水浊度组成的前馈后馈闭环控制。实践证明此法科学、准确,效果较佳。

3.5三水厂在网格絮凝池末端安装了水下摄像头。可以在中控室随时观察投药后絮体的生成情况,以便更好地控制混凝效果。

综上所述,吉林市水务集团在水质净化工作中,坚信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这一名言,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强效絮凝剂与精良净化设备相匹配,收到了水质好、消耗低、成效可观的效果,使沉淀池去浊率高达98%,混凝剂投加费用降低了52%,减轻了滤池的工作负荷,延长了滤池的工作周期,水厂自用水量降低了41%,每年节能降耗费用达500多万元,出厂水全面达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高效安全和谐供水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猜你喜欢
pH值絮凝剂节能降耗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氯碱装置节能降耗措施的探讨
PH值在纺织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一种油井水泥用抗分散絮凝剂
絮凝剂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及进展
提升节能降耗增效之工艺改造和技术应用
脱硫系统PH值的自动调节与控制
i-StARS起停系统技术节能降耗
Fe3 O4=PAC磁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新型改性絮凝剂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