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途径

2009-12-31 07:33李国明
中华建设科技 2009年9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水土保持途径

李国明

[摘要]通过对阜蒙县水土流失治理过程的回顾,探讨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模式,提出实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实施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统筹规划,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途径

1、概述

阜蒙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从建国初期已经开始,二十世纪50年代绕阳河流域上游,以沟道治理为主;60年代国务院推广阜蒙县“三沟经验”和70年代农田基本建设以封山育林、河边造林、过度梯田为重点;80年代柳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以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90年代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2003—2005年实施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治理措施为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封禁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方式。实施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统筹规划,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目标

阜蒙县36个乡镇中有26个乡镇属于低山丘陵强、中度水土流失区,10个乡镇有37.3%的村为中度水土流失,这些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农村人口生活贫困、给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对不同类型的小流域采取不同试点,严格治理质量,建设精品工程。在推广先进技术经验方面,引进优良树种草种,推广机修梯田、果树高接换头、集雨节灌、生物护坡等常规成熟技术。坚持生态优先,突出水源保护,加强河道及水库周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提高水保生态建设的综合效益。

“十一五”期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把“实现生态环境改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水土保持发展的重要目标,把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封禁治理相结合,把环境改善与保障水资源安全相结合,把用水安全和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结合水保工作,加大政策研究力度,加快治理速度,扶植农民发展生产,充分发挥治理效益,消除贫困,既涉及技术开发问题,更要研究政策问题,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小流域不仅仅是一个水土流失治理单元,而且还是一个经济开发单元。水土流失治理既要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又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才有可能妥善处理好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收入增长之间确实存在着“双赢”的可能性,需要加以注意的问题在于小流域治理的私有品性质越浓,公共品性质越弱,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之间的相容性就越低,则很难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度量水土流失治理的效果,不仅要看地上植被丰度,还要看经济效益。因此,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上游的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提供优惠政策,尽快建立下游受益区向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区的补偿机制。

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途径

为实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面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加速推进水土保持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双赢策略的途径主要包括:一是宏观调控。一方面是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有效的政策促进发展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管理体制,为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供制度保证。二是技术保障。采取生物、工程和耕作技术组成的综合性措施,改变立地条件,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强土壤抗蚀能力和蓄水保土能力,提高土地生产力。政府增加技术服务的供给,提供技术服务支撑。三是综合评价。充分调动和运用全社会的力量,组建水土流失治理联合体,将上下游统筹兼顾,农林牧副渔等开发项目组群,发挥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四是制度建设。完善有关水土流失治理政策和法规,规范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行动。加大水土保持治理的资金投入,继续坚持政府补助和多渠道投入机制,从政策上制定补偿制度,用补偿机制激励和加快水土流失区治理的速度,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保障。五是机制创新。切实落实政府领导、机构监管、部门分工、农民治理、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水土流失治理体制。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水土保持途径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水土保持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