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的探讨

2010-01-01 08:24王佳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2期
关键词:荔波县荔波遗产地

陈 龙 王佳福

(贵州省荔波县水利局,贵州 荔波 558400)

1 区域概况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介于东经 107°37″至 108°18″,北纬25°7″至 25°39″之间。东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榕江县接壤,东南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南丹毗邻,西和独山县交界,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相连。东西长67.3km,南北宽58.5km,全县总面积共2431.8km2,辖11个乡6个镇。

县境处于贵州高原南部斜坡向广西丘陵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势南低北高,全县平均海拔758.8m,地形因受地质构造影响,向斜成谷,背斜成山,形成山地与谷地由西而东相间排列,组成全县山脉与河流谷地成北偏东向长带状相嵌分布的格局。境内山峦起伏,河谷深切,地形地貌复杂,具有典型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地貌。

2 生态环境现状

2.1 水土流失现状

荔波境内有茂兰喀斯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樟江风景名胜区和大小七孔景区,具有较好的先天自然环境和森林植被。根据林业部门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全县森林覆盖率约为55.2%,其中,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87.26%。据2000年第二次应用遥感技术调查及普查,荔波县水土流失面积达662.7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7.25%。其中轻度流失528.5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9.25%,中度流失101.88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37%,强度流失面积15.9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极强度流失面积16.4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8%,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

2.2 石漠化现状

根据荔波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数据显示,荔波县非喀斯特面积为634.7km2,占全县面积的26.1%;喀斯特石漠化总面积为1797.1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3.9%;其中无石漠化面积为550.22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2.63%;潜在石漠化面积为484.41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9.92%,轻度石漠化383.49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77%;中度石漠化178.96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6%;强度石漠化136.49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61%;极强度石漠化63.5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1%。

以上数据表明,荔波的水土流失程度及石漠化面积也相当严重,只是还处于一个良性发展期而已,如不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脆弱的生态系统将遭到严重破坏。

2.3 水土保持现状

近年来,随着建设项目的开发、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及人类活动的破坏,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水土保持程度大大降低。加之在我县生态治理项目又少,仅实施过珠防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樟江河拉鱼段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樟江河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示范工程等少数典型项目,项目建设虽取得了很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与日趋增长的水土流失面积相比,效果甚微。为此,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处于生态环境亚健康状态的荔波,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力度势在必行。

3 意见和建议

3.1 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群众水土保持意识

近年来,随着各级保护机构相继建立,保护措施及相关法律也不断完善健全,执法力度和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才逐渐提高,保护观念也随之增强,由原来无意识保护转到了主动参与保护行列,为遗产地科学管理规划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但是,因荔波水土保持工作起步晚,农村群众水土保持观念依然淡薄,还需充分利用世界水日、宣传水周和乡镇赶集日向广大群众加强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标语、板报、宣传车、发放宣传单等形式继续加强宣传,尽快的提升群众水土保持意识,做到家喻户晓,使水土保持观念深入民心,让群众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明白保护水土,人人有责。

3.2 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对遗产地境内的所有开发建设项目和生产项目必须按照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贯彻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严把方案审批关。对于乱砍滥伐、随意开采,抗拒履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等的违法行为,联合国土、环保、林业等部门统一执法,严厉打击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必要时,申请公、检、法配合执行,从而提高了广大群众环保意识、法律意识,同时,也增强了自身执法形象及威望。

3.3 争取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加大生态建设投入

荔波是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有着较好的先天自然资源环境,但除了保护区以外,都不同程度遭到人为活动的破坏,处于生态亚健康状态,生态系统特别脆弱,近年来,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和影响,加之浅薄的土层,导致水土流失日趋加剧,现已有大面积的潜在石漠化,只是还处在良性发展期而已,如不加快治理步伐,采取相应生态保护措施,遗产地的光环和美称也即将成为泡影。为此,各有关业务部门,要实事求是的多向县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反应荔波生态环境脆弱情况,争取县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加大生态建设投入,争取相关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如: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工程等。

3.4 推进生态修复,加快治理步伐

生态修复就是借助自然界的自身条件,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辅以人工措施,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恢复自然植被,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措施。生态修复主要的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荔波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为生态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荔波实施生态修复首先关键要转变群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遏制群众乱砍滥伐、陡坡开荒,坚持贯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采取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以果木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从而,达到保持水土、修复生态的目的。其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改变农民单一的生产种植观念,由单一的粮食作物生产向经济作物、果木业、旅游业、民间传统工艺等方面发展,改变农村“越垦越穷,越穷越垦”和“广种薄收”的现状。最后,要牢固树立“保住青山绿水是功劳”的理念,充分发挥世界遗产地的资源优势,带领群众多渠道发展经济,减少群众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之明白荔波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保护,荔波的环境保护也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坚持吃环境饭、打环境牌、走环境路,保住青山绿水,发展富民产业,实现由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跨越。从而,推进生态修复,加快治理步伐,使这块世界的绿宝石不褪色、不逊色,把它变成人间的天堂、美好的家园。

3.5 引领群众多渠道发展经济,促进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

荔波现在正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首先,旅游业已成为荔波发展的龙头企业,发展乡村餐饮业、民间手工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前景可观。随着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成功,荔波的知名度和美喻度再度提升,游客量空前提高,这对荔波旅游业的发展将是一个质的飞跃。同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创业机会,使民间手工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得到传承和发扬,民间手工艺品有了销售市场;其次,加大惠民工程的实施,引领群众发展生态农业、种养植业。各县直部门最大限度的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增加惠民工程在荔波实施,因地制宜,带领群众发展生态农业、种养植业,实现减地不减产,从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解决好农村的燃料问题。荔波县农村的燃料基本是以烧柴为主,每年山上大量的灌木林被砍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为此,必须加大沼气池的建设力度,以节约用柴量,减少人为对灌木林的破坏,增加林草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量。

[1]辛有余.从自然环境保护说到社会环境保护.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3-09-28.

猜你喜欢
荔波县荔波遗产地
A New Species of Odorous Frog Genus Odorrana (Anura,Ranidae) from Southern Guizhou Province,China
荔波县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中国共产党荔波县代表大会
荔波县开发研究促进会召开2021年第四季度理事联谊会
美丽的荔波
荔波——别样的美
梅花香自荔波来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