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过冬哪国人更抗冻

2010-01-08 11:19
环球时报 2010-01-08
关键词:加拿大人北欧加拿大

本报驻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特约记者 陶短房 傅 涞 蒋 丰 陈 卓 本报记者 雷 达

近日,中国多地气温达到50年来的最低点,低温让不少人在休息时间不敢出门,而是“猫”在家里。其实,在一些长年处于严寒、低温国家的人们看来,寒冷并没有那么可怕,他们有一套对付严寒的“妙招”,开辟出各自独特的“严寒生活”。

加拿大:穿单裤过冬

加拿大的冬季往往从11月就开始下雪,到次年4月甚至5月才冰雪消融。在长达半年的寒冷日子里常常是冰雪交加,一夜之间可降雪两三英尺厚。但《环球时报》记者发现,加拿大人的习惯是穿羽绒服和一条单裤过冬。加拿大人如此耐寒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饮食结构多肉、多奶(加拿大人号称全球最喜欢喝牛奶的人)、高热量,使得体质特别耐寒,另一方面,加拿大的住宅、办公楼、汽车(包括公共汽车)、商店等公共场所都有暖气设备,加上加拿大汽车高度普及,冬天真正户外行走的绝对时间、绝对距离其实相当有限。不做户外活动,根本不需要穿很厚的衣服。

室内保暖在加拿大可是“硬指标”。首先在建筑上就有规范,如房屋必须密封,门窗用的玻璃必须为特制的双层真空玻璃,如满足不了这些硬指标,建好的房屋也领不到“合格证”。和其他国家不同,加拿大除了高层建筑,大部分住宅、包括5层以下的公寓楼,都为木质结构,且国民普遍对钢筋水泥结构的住宅有排斥心理,加拿大建筑师普遍相信,木结构房屋的保暖设计更容易,也更有效果。

其次则是供暖。加拿大房屋建造规范中,对供暖有非常详尽的规定,不同面积的房屋需要设置几个供暖温控区,甚至安装几个出风口,都有明确规定。加拿大较新的独立屋、半独立屋,大多使用燃气锅炉为供暖源,供暖方式则选择余地较大,有传统的暖气片,有暖风口供暖,还有在地板下铺设热水管供暖的。大多数公寓则采用电暖气片供暖。有趣的是,即使完全采用电暖气的公寓楼,也同样备有燃气锅炉,这是因为按照加拿大的住宅建筑规范,公寓必须24小时不间断供应热水,这显然只有燃气锅炉最适合、最经济。外面天寒地冻,家里却可以随时打开热水龙头洗衣服、洗碗,应该说,这也是加拿大人抵御冬季严寒的一部分。至于独立屋,自家锅炉自然要同时担负供暖、供热水的使命。

在有些省区,冬季冰雪期长达半年以上,严重影响加拿大人的日常生活,这迫使他们将许多“户外活动”变为“室内活动”。在加拿大,几乎所有城镇都有规模不等的超级购物中心,这些购物中心就像一个小城市,里面不但有商店、超市、餐馆,还有银行、保险公司、通讯门市部、邮局、健身房、电影院、剧场、儿童活动中心,甚至室内水上乐园、室内过山车、室内蹦极和室内冰球场,可以说,室外能做的一切,在加拿大都可以在室内“一站式”解决,“夏天钻山,冬天钻购物中心”,成为许多加拿大人的典型生活方式。

俄罗斯:娃娃洗冷水澡

俄罗斯有句俗语,“暴风雪和严寒是俄罗斯人的守护神”。 世界上恐怕很少有人会像俄罗斯人这样喜欢严寒,赞美严寒。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严寒帮助俄罗斯人打败了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大军,使俄罗斯民族赢得了两次卫国战争的胜利。而俄罗斯的孩子从小就要接受“严寒教育”。

冬日的莫斯科街头,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父母推着童车里几个月大的婴儿在雪地里散步,让孩子从小适应寒冷的气候,看到孩子娇嫩的脸蛋被冻得通红,记者不解地问一位俄罗斯妈妈,不怕把孩子冻坏吗?年轻的妈妈反而说:“怎么会呢,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让孩子尽早地习惯寒冷的天气,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好处的。”对大一点的孩子,大人就鼓励他们去户外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孩子的勇敢性格。大雪之后,孩子们在雪橇上,沿着陡坡飞速滑行,尽情地在雪海里嬉戏、玩耍。有的幼儿园为了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和抵抗力,甚至组织小朋友在冰天雪地里洗冷水澡(如图③)。阿姨穿着泳装领着一群小朋友来到户外,每个孩子只穿了一条小内裤,而且光着脚丫走在冰雪地上,但孩子们一点也不畏惧寒冷,个个欢呼雀跃。他们每人还拎着一只塑料小桶,里面装着冷水,小朋友们排成一圈,把水桶举过头顶,当阿姨一声令下,水“哗”地一声从头顶浇了下来。洗完冷水澡,孩子们还会在原地跳起舞蹈。

都说俄罗斯人是寒冷和冰雪的鉴赏家和玩赏家。在俄罗斯,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不论老人还是小孩儿,冬天很少躲在室内“猫冬”,而是纷纷从家里出来,散步,观看雪景,滑雪滑冰。身体强壮的男子会长途跋涉,来到冰封的河边,在冰上凿开洞口钓鱼、冬泳,这就是俄罗斯独有的“严寒文化”。

日本:姑娘敢露大腿

电影《非诚勿扰》让中国观众了解了北海道的冬天。在北海道的札幌每年都会举办冰雪节,与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冰雪节相比,札幌冰雪节有个令各国游客惊讶的“景观”,那就是冬天光着腿的北海道辣妹。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女孩们照样以短裙热裤的夏日装扮示人,甚至连丝袜都不穿。一名来自北欧国家的游客不禁感慨:“对于来自北欧的我来说,漫天的冰雪不是什么惊奇的事情,但是这里的日本年轻女孩真的让我吃惊,她们太疯狂了!”

许多日本人在冬季穿衣服时,不愿意穿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不仅女性尽量穿得少些、薄些,就连男人也要讲究单薄,穿了棉毛裤的人往往被讽称为“大叔”。在冬季东京繁华街头,很多少女上身穿着大衣,下身穿着超短裙、高筒靴,中间露出两段雪白的大腿。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日本女孩其实有不少自己的“保暖武器”。一到冬天,各种暖身产品销路变得特别火。

既要穿得少又要暖和,这就需要在保暖内衣上下功夫。日本内衣企业特别进行了改良,设计出了轻薄、可以搭配各种外衣的保暖内衣。一家内衣公司还研制出了微波胸罩,它的内垫用环保且可循环使用的凝胶制成,可以用微波或热水加热。日本女性的另一秘密武器就是保暖贴,只需要贴在身上就能得到持续几个小时的温暖。此外,日本人还发明了可以连接USB进行加热的手套和鼠标包(如图①),在打开电脑的时候使用又方便又温暖。各种卡通的加热包和手炉也是女孩们冬日的最爱。有趣的是,日本人将保暖“武装”到了指甲,发明了发热指甲油。

不仅各种为女性准备的保暖武器大受欢迎,日本人还为婴儿和宠物准备了保暖法宝。婴儿纸巾保温箱和猫咪保暖桌就是。把婴儿用的纸巾放在这个纸巾保温箱里面,即便是在零度以下的温度中,纸巾也不会因天冷而变硬,这样婴儿在户外也能用到温暖舒适的纸巾。而一家宠物产品公司发明了猫咪保暖桌(如图②),在小巧的四方桌盖上厚厚的被单,专为猫咪过冬准备。

北欧人:保暖靠兽皮

北欧人对于天寒地冻早已习惯。前几年灾难片《后天》上映时,北欧人还曾骄傲地自夸:“只要不像电影中那样气温降到绝对零度,我们都有办法应付。”而他们对应对严寒天气之所以如此有底,最主要的秘诀就是一个“厚”字。

首先北欧人建的房子很厚。传统上,北欧人所建房屋的墙壁分为三层,两边使用厚厚的木板,中间夹着石块、泥、草等混合而成的填充物,就像三明治。据说当初三明治这种食品最早传入北欧时,北欧人就把它叫“墙”。即使现在砖、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也在北欧广泛使用了,但他们的房屋内壁也一定会加层木板,既能防寒,还可以比较随意地在屋内钉钉子挂装饰品。有个很有趣的例子可以形象地说明北欧房屋的墙有多厚:上世纪,芬兰与苏联之间发生过一场著名的“冬季战争”,那时芬兰军队没有专门建筑工事,只是利用民宅当碉堡,而且据说抗打击能力还很强。

其次,北欧人的着装也是绝对的厚。早在维京时期,北欧人就进入了“裘皮时代”:帽子是水獭皮的,围脖是狐狸皮的,大衣是羊皮或是狼皮的,鞋是鹿皮的,就连坐垫都是麋鹿皮做的。《环球时报》记者在北欧工作多年,认识的所有当地女士都至少会有一件裘皮服装。至于说到羽绒服、雪地鞋等防寒装备,毫不夸张地说,“北欧制造”的质量是最高的。像北欧地区有一种鹿毛质地的毛袜子,穿起来后至少要配比平时大两号的鞋,保温性能非常好,广告宣传上称可以抵御零下50摄氏度的低温。

第三就是北欧人吃得“厚”。记者在北欧认识的所有华人几乎都说“到这里后吃胖了”,因为北欧食品热量非常高。土豆+黄油+肉(或鱼)是北欧人的传统食品。这些看似单调的食品在抵御严寒方面非常有效。当然,凡是到过北欧的人都知道,与欧美多数国家比起来,虽然食品热量高,北欧人的身材普遍保持得还不错,这也主要是由于气候寒冷,吃进去的热量很快又被消耗掉了。▲

猜你喜欢
加拿大人北欧加拿大
北欧人为什么英语那么好
北欧印花
加拿大人发推比美国正面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加拿大人想尽办法对付雪
远离是非之地
去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