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赢票房输剧情

2010-01-08 11:21
环球时报 2010-01-08
关键词:老套卡梅隆阿凡达

●本报驻法国、西班牙特约记者 董 铭 王 方 ●张依诗

进入2010年,《阿凡达》成了中国电影市场上的关键词。各地影院人满为患,一票难求。网友戏称,《阿凡达》提前掀起了“春运购票潮”。更难得的是,《阿凡达》实现了票房、口碑双赢,北美上映之初就连续3周蝉联票房冠军,全球票房过10亿美元。该片在中国上映不到一周票房已过1亿元人民币。《阿凡达》以炫目的特效场面赢得一片赞誉,但叙事单薄、题材老套也是颇为明显的硬伤。有人说《阿凡达》的电影故事反映了技术对人性的泯灭,但它本身的特效却削弱了电影最核心的部分——故事情节。

与并不成熟但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相比,欧洲人接受好莱坞电影时更加理性。《变形金刚2》上映时也是数钱数到手软,但欧洲并不买账。即便是诞生于卡梅隆之手的《终结者4》,也因剧情简陋遭恶评,票房惨淡。去年12月15日,《阿凡达》在法国公映之前,不少评论家就对卡梅隆能否再创奇迹心存疑虑。另外,欧洲影院硬件设备不发达,巴黎只有迪士尼乐园内有一家IMAX影厅,这也让《阿凡达》的特效少了用武之地。

但《阿凡达》惊人的票房消除了一切质疑。在法国,该片3周的票房就超过了700万人次,登上年度票房榜榜首。80%的法国媒体给《阿凡达》打出了中上的高分。法国《世界报》评论说,除了叙事,一切都绚烂到极致,这已足够让我们流连于潘多拉星球了。即便口味苛刻如《电影手册》、《人道报》,也把观影重点放在了对视觉效果的褒奖上,对于情节和结构的简单老套一笔带过。

但是,在欧洲人看来,艺术与商业有着明确的分野,他们赞赏《阿凡达》的技术突破,却也清醒地指出,这不过是一部“技术类娱乐大片”。若是追求特效,着实无可挑剔,但不必追求所谓深刻的艺术价值,更不奢求从卡梅隆的作品中得到思想境界上的提升。

非电影科班出身的卡梅隆是好莱坞体制的产物,他深得好莱坞精髓,也号准了美国观众的脉。《阿凡达》拥有好莱坞经典的叙事模式:人生谷底中的小人物实现了大梦想,成了拯救星球和物种的大英雄,还收获了爱情。影片呼唤人们尊重大自然,也讽刺了美国式的霸权主义,但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好莱坞的老旧话题而已。《阿凡达》在欧洲票房和口碑能创佳绩,也是因为欧洲人素来反感美国的单边霸权主义,乐于见到美军败在外星土著的弓箭之下。

美国观众却对该片非常买账。媒体齐齐给出五星级的评价,称其是“划时代之作”,“将是一次视听的盛宴。一种充满惊喜的体验”。《综艺》杂志影评人托德·麦卡锡写道:“卡梅隆这部历时十余年打造的史诗巨作呈现了独一无二的宏伟场面、壮观的视野、激动人心的叙事以及回归自然的主题。”

虽然特效场面颇受推崇,但是美联社评论说,《阿凡达》故事疲软,缺少真人电影的激情。以《滚石》杂志为首的不少传统媒体也批评《阿凡达》故事老套简单,前半部分令人昏昏欲睡,理念和概念也没有新意。除主人公外,其他人类拯救潘多拉星球动机不明。杰克成为魅影骑士之处也颇显生硬。

另外,据西班牙《今日报》7日报道,由于儿童观看《阿凡达》后头晕甚至视线模糊,该片在葡萄牙遭到儿童家长和心理学家的联合抵制。专家解释说,人们戴上3D眼镜后,眼睛会不停调节以适应声光刺激,所以容易造成疲劳、头晕,甚至可能诱发青光眼。因此,应禁止12岁以下的儿童观看。▲

猜你喜欢
老套卡梅隆阿凡达
离梦想近一点儿
《阿凡达》续集放弃高帧率拍摄
闭上眼睛数到十
《阿凡达2》开机日期敲定8月15日
套路
“阿凡达”机器人成真
白色减龄术!
卡梅隆的细节
看谁更像海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