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从科学幻想到科学幻灭

2010-01-08 11:24
环球时报 2010-01-08
关键词:阿西莫夫克拉克幻想

刘国明

如果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818年)算起,科幻文艺的历史已长达192年,而举世公认的第一部科幻电影,法国的《月球旅行记》,迄今也已过去108个年头。

不难看出,100多年来,科幻文艺经历了3个最重要的黄金期,即20世纪初凡尔纳、威尔斯等人为代表的奠基时代,二战后以阿西莫夫、克拉克和海因莱因为代表的科幻黄金时代,以及上世纪60-70年代以后以新浪潮、赛伯朋克风格为代表的新科幻时代。

尽管悲观科幻和乐观科幻、软科幻和硬科幻之争贯穿始终,尽管科幻经历了从下地入海到登月探天,从人类到超人类的一系列演变,但有一个脉络却十分明晰:科幻的历史,划出了一条从科学幻想到科学幻惑,再到科学幻灭的轨迹。

早期的科幻作品大多充满了探索主义精神,对科学的力量充满了信任和好奇,认为许多现实中的难题,在幻想中的未来高科技面前都能迎刃而解,而那些一时想不到解答的难题,则是科学的幻想,或幻想的科学尚未达到相应火候所致。乐观科幻派的凡尔纳固然是如此。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大航海时代、殖民时代的探险家勇气和乐观冒险主义精神,即使被称为悲观科幻代表人物的威尔斯,虽然早早预见到科技发展将给人类带来困扰,但在他的作品中,解决这些发展中问题的最终途径,却仍是科技。可以说,这一时代的科幻作品,其基本思想在于对科学的幻想,相信科学是解决人类各种问题的金钥匙。

在二战后的阿西莫夫、克拉克和海因莱因的三杰时代,科幻作品仍延续了战前对科学充满幻想的路线。不论是“机器人+外太空”的阿西莫夫,或预言了一个又一个科技成果的克拉克,在他们的笔下,科技仍然是解决难题的利斧,而解决更大难题的最佳途径,则是更高水平的科技。他们不仅对科技充满信心,更对人类掌握科技的能力信心十足。所谓“阿西莫夫机器人学三定律”,与其说是一个科幻框架,毋宁说是人类以自己的意志、架构,规范非人类文明的一种尝试。即使被称为思想家的海因莱因,在他的作品中,科技常常会遇到瓶颈,有时似乎也会遇上困境,最后的答案经常并非科技所给出,但金钥匙被置换成了人的头脑。也就是说,黄金时代的科幻创作人依然坚信,人类的智慧可以驾驭科技,并解决一切问题。

这种对科技、对人类的信心,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新浪潮中受到冲击。巴拉德、奥尔迪斯等一大批英国科幻作家,开始对科技万能、人类智慧万能,表现出一种困惑、彷徨的无所适从。尽管他们的作品因不够科幻而昙花一现,但继之而起的赛伯朋克风格虽然回归传统科幻路线,但科学和人类智慧不再无往不利,不再能解决一切麻烦,恰相反,他们常常自己变成麻烦的创造者和发源地。

由于阿西莫夫和克拉克的长寿,科学幻想派和科学幻惑派的缠斗持续了几十年,但从趋势看,后者显然占了上风。上世纪末以来的好莱坞科幻大片中,每每见到现代高科技被“邪恶势力”控制、或干脆自己失控后,人类社会面临的灾难性后果。而最新的一些影片,如《阿凡达》,干脆将人类社会本身塑造成“恶之源”,让科技成为宇宙间的麻烦制造者。

最初是“科技越发达,人类越进步”,后来演变为“科技发达未必导致人类进步”。近几十年来,科幻作品中却每每出现“科技导致人类灾难”的情节,这便是那条从科学幻想到科学幻惑,再到科学幻灭的轨迹。

当人类科技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时,社会普遍对新生事物有着热情的期待和憧憬,整个社会充满着对科技的向往和好奇。当二战和战后的一系列事件告诉人们,科技是柄双刃剑,可能造福也可能造祸时,社会上就会产生一种对科技进步既期待、又恐惧的彷徨。而当人类科技的发展,开始改变气候、改变大自然,开始让人类自身面临灭顶之灾时,对科技进步的恐惧就会占上风。科幻作品的从幻想到幻惑,再从幻惑到幻灭,无非是社会思潮转变的一面镜子。

其实,《弗兰肯斯坦》这部最早的科幻作品中,本身就存在着对科技发展二重性的疑虑、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人定胜天、天定胜人,这种从信仰到怀疑,从怀疑到信仰的轮回,在许多领域都屡见不鲜。也许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思潮的潜移默化,科幻作品的下一个轮回,将在不经意间悄然拉开序幕。▲

猜你喜欢
阿西莫夫克拉克幻想
魔法小女巫
永不停歇的工作者
小计划
美国非裔青年被警察错杀于自家后院
锁不住的幻想
科幻电影世界的机器人之父—阿西莫夫
盲人买剪刀
时间足够你玩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