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十二五”:大有可为的“黄金五年”

2010-01-15 05:04专题策划孔向阳王予安高晓光欧浩军执行汪名旵吴明
决策 2010年12期
关键词:经济圈十二五合肥

■专题策划:孔向阳 王予安 高晓光 欧浩军 执行:汪名旵 吴明

合肥“十二五”:大有可为的“黄金五年”

■专题策划:孔向阳 王予安 高晓光 欧浩军 执行:汪名旵 吴明

随着2010年的即将结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五年计划也随之画上句号。

合肥在“十一五”发展历程中,狠抓工业立市、招商引资、县域突破和创新推动等战略,有力推动了产业迅猛发展;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升了综合承载力;狠抓对外开放,成功地吸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来肥发展;狠抓改革创新,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狠抓发展环境的优化,为全体投资者和人民群众营造了一个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的竞争平台和制度环境。所有这一切,都使合肥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将是合肥大有可为的‘黄金五年’。”展望“十二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信心满怀。

辉煌“十一五”

“十一五”期间,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扩大内需和国际及沿海产业资本转移等重大机遇,突出“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主题,积极实施工业立市、创新推动、县域突破等战略,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奋斗目标,为“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合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925.6亿元提高到2600亿元,年均增长18%;人均生产总值由2900美元提高到7000美元;财政收入由130.9亿元提高到430亿元,年均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500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88亿元跃升到1000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2%提高到51%。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地区生产总值由第18位升至第15位;全省经济首位度由17.2%提升至21.5%。

另外,合肥市在经济社会的其他方面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实现新跨越。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24平方公里扩大到3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突破300万,城镇化率达到65%。自主创新迈出新步伐。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9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9倍。专利申请量、授予量五年累计分别达1.5万件、1万件。自主创新投入加大,全市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2.2%。连续5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成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获批进行国家首批创新型城市试点。县域经济取得新突破。预计,三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79.6亿元提高到650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4提高到25%左右。三县均进入中部百强县和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前七名,肥西跻身全国百强县。改革开放取得新成就。预计,五年累计招商引资近40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7倍,5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合肥;进出口总额突破330亿美元。合肥出口加工区获得国务院批准。生态环境得到新提升。预计,全市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3%,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30.1%提高到45.2%,人均公共绿地从8.7平方米增加到12.3平方米,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居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比“十五”末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比从3.1缩小到2.8。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5%,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保障性住房累计建设60万平方米,解决了1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和谐社会建设达到新高度。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称号,连续两次荣获“长安杯”。

构建区域性特大城市

近期,安徽省“十二五”规划建议正式出台,“合肥要努力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成为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安徽“十二五”发展形势的战略判断,也是合肥未来发展新的战略定位和努力方向。

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合肥必须首先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提升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据规划,合肥“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年均增长16%,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5%以上;全市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左右,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10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12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9%左右。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合肥将牢固树立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统筹、主导和先导作用。深化落实“141”空间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科学布局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按照“中心集聚、组团拓展、区域协同”的思路,加快城市空间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元化、开敞式转变,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区要求、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的空间格局,为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做好空间准备。到“十二五”末,合肥城区常住人口突破400万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5%。水、电、气、热、公交等公用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品位明显提升,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形成布局合理、生态和谐、特色鲜明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第一,中心集聚。由滨湖新区和老城区、政务文化新区构成的主城区,打造丰富多样的城市特质文化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形成高端服务集聚、综合承载能力强的现代化城区。滨湖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功能、完善配套,逐步形成环境优美的行政办公、金融商务、会展旅游中心。老城区,实施城市更新,加强基础设施和城中村、危旧房改造,深刻发掘、经营、传承城市记忆,建设一批特色街区,打造国内知名的商贸、商务、金融中心。政务文化新区,完善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打造功能先进的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和居住中心。各开发园区要继续按照混合功能的要求,对各项建设进行科学布局,相关配套设施要集中建设,业态开发要扎堆发展。

第二,组团拓展。按照中等城市规模,统筹推进东部、北部、西部、西南部四大组团建设,加强规划引领,突出产城互动,完善基础设施,增强配套服务功能,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城市副中心。坚持突出特色、合理布局,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镇,按照小城市规模,率先试点建设三河、长临、水湖等基础好的镇级市,加快形成城区互动、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三,区域协同。发挥合肥在经济圈的龙头带动作用,推进合肥经济圈经济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按照合肥经济圈规划和五市会商确定的合作方向和领域,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内容,逐步推进同城化,重点抓好交通、旅游、能源、劳务和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素市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建设一批对经济圈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发展项目、专业市场项目等,增强经济圈综合实力。努力把合肥经济圈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圈品牌、引领安徽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打造千亿级产业

做大做强做优产业基础,始终是合肥推进工业立市的着力方向。“十一五”以来,合肥重点规划发展的八大产业“战果”辉煌,预计2010年家电产业“四大件”产量突破4000万台套,跃居全国第一;汽车产业综合产能位居全国第九,拥有全系列产品;装备制造产能进入全国前列,日立挖掘机、合力叉车市场占有率亚洲第一……而新型平板显示、船用低速柴油机等则是合肥“无中生有”的产业,创造了“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成功典范。

合肥工业发展在“十一五”已经创造出令人惊奇的“合肥速度”,“十二五”期间,合肥将进一步以大项目为抓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入推进工业立市战略,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打造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家电等3个两千亿级产业和汽车、装备制造、食品和农产品加工等3个千亿级产业,培育发展2-3家产值超500亿、30家产值超百亿的企业集团

第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突破口,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公共安全等重点产业,加强政策支持,加快资本集中,增强技术领先优势,扩大优势产品规模,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瞄准国际前沿产业和技术,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和先导性重大项目,形成一批极具增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

第二,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先进制造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聚集,推动产业扩张升级,着力打造世界知名的家电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着力抓好产业链龙头项目、价值链高端项目、重大重组项目建设,增强持续发展后劲。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重点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培育扶持一批支撑合肥经济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通过品牌化带动、信息化改造,提升冶金、建材、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加快形成竞争新优势。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到2015年,先进制造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

第三,加快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发展,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特色街区和现代市场群。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建设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合肥出口加工区建设,争取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和综合保税区,打造全国区域性现代物流节点城市;积极发展服务外包,打造中国呼叫中心之都,建设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培育发展2-3个国内外知名会展品牌。加快发展会计、法律、咨询、研发、工业设计和信息等新兴服务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升发展商贸餐饮、旅游休闲、房地产、社区服务、社会化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

第四,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建设与省会城市发展相协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合肥打造成区域性农产品加工中心、农产品物流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

引领“合肥经济圈”发展

11月30日,合肥经济圈第一次党政领导会商会议在巢湖召开,合肥、淮南、六安、巢湖以及县级桐城市五市“掌门人”齐聚巢湖,共商发展大计,推进合肥经济圈“十二五”规划对接。

作为省会城市,合肥对于经济圈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如合肥市长吴存荣所说,“对于合肥来说,就是要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如金融、资本、科技人才、信息和交通枢纽上的优势,同时通过经济圈协调兄弟城市的空间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以此实现各方的互补共赢”,加速“合肥经济圈”的快速发展。

据此次会议的一致意见,“十二五”期间,经济圈五市将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找准各市合作共建“兴奋点”,合力推动经济圈建设。

党政主要负责人定期会晤。五市或将以此次会商会议为契机,建立更加紧密的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定期会晤机制。同时,大力推动各市不同层面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健全、完善部门之间常态化交流协作机制;选定经济圈关联度强、配套效率高、发展前景广的优势产业,合力做大做强。

编制经济圈“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是经济圈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突破的关键时期,为了加快经济圈“十二五”发展,近期,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及桐城市5市相关部门共同编制了合肥经济圈2011-2015年发展规划和工业、农业、交通基础设施、城际轨道5个规划(讨论稿)。

经济圈五市统一区号。五市将继续深入推进经济圈通信同城化研究论证,积极推进经济圈内城市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争取早日统一经济圈区号,构建经济圈统一通信平台。

政策协调共享。经济圈五市将积极探索区域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财政支持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协调各市财政利益分配关系。推进税费一体化改革,避免因税费政策的差别导致不良竞争;共同探索建立圈内各市、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建设用地置换指标等有偿调剂使用途径,推进经济圈建设用地异地调剂,切实保障经济圈建设用地。

共建招商引资平台、统一市场体系。五市还将整合经济圈人才、科技、会展、金融、市场、能源、资源等要素,联手谋划一批重大招商合作项目,共建招商引资平台,打造经济圈统一招商品牌。同时,共同加快推进工商登记、食品药品检验、消防安全等领域互通互认;加强劳动力供需和培训合作,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建立经济圈一体化的电子支付结算系统,实现同城结算、商业票据集中交易;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优化现代商业连锁经营政策环境,加快形成经济圈一体化的流通市场体系。

建立合肥经济圈重大项目库。经济圈五市将着力加快推进经济圈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要素市场、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重点谋划一批投资百亿元以上牵动性重大项目,建立合肥经济圈重大项目库。在产业发展方面,将着眼经济圈产业一体化布局;在基础设施方面,将着力构建经济圈一体化的城际快速交通体系。重点谋划启动经济圈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积极推进圈内各市县通往新桥机场快速连接线、尽快启动引江济巢工程建设、着力打造经济圈通江达海通道等。

民生为本

“改善民生,是为政者的责任”,“合肥务实做民生,绝不作秀”,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人们时常能听到省委常委、中共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关于民生工程一贯经典的阐释。

从2007年的12项民生工程,到2008年的28项民生工程,再到2009年的36项民生工程,2010年的33项民生工程,合肥市财力最近四年直接投入民生工程的资金近90亿元,受惠群众超过533万人次,百姓总体满意度超过80%。

正在崛起的合肥以人为本,大手笔运作民生工程,一幅“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的美好画卷正日益呈现。

“十二五”期间,合肥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大力推进以改善民计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成效,让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第一,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渠道,促进充分就业。进一步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第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和落实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定期发布工资指导线,引导企业合理进行工资分配。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使更多农民拥有薪金、股金、租金和保障金,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

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第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五,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拥有量,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猜你喜欢
经济圈十二五合肥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生态合肥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优势互补 整合资源 实现环渤海经济圈巨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