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山西省太原市质监局依靠科技破解治超难题侧记

2010-01-15 13:11刘晓霞刘利福
中国质量监管 2010年8期
关键词:侧记太原市监测点

■文/刘晓霞 刘利福

“蝴蝶”效应
——山西省太原市质监局依靠科技破解治超难题侧记

■文/刘晓霞 刘利福

一天下午,笔者来到位于太原市南的小店区西草寨村的208国道上的超限监测点。在路旁刚停下车,这时恰有一辆车牌号为晋A68778的卡车正以大约1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进,汽车始终没有停止,经过治超检测装置,仅仅几秒钟,检测完毕,前方的电子显示屏立刻显示出“晋A68778 6轴 52.46T”。这么快?尽管之前早已听说太原市质监局会同有关单位研发的“快速不停车检测系统”很先进,但亲眼所见,还是为之一震。再深入了解更感惊讶,这个成功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吸引了全国各地同行纷纷前来考察学习的“快速不停车检测系统”竟来自于太原市质监局检测人员的一个灵感。

2008年山西省太原市治超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当时治超检查用的是传统的静态电子汽车衡。称重、记录车辆信息、复核、填单、开票几道程序全部是人工,平均过一辆车4分钟,最快也需要2分钟,以眼前这个治超点为例,年日均车流量1200多辆,即使一天24小时满负荷工作,最多也只能检查六、七百辆车,显然无法完成工作量。其结果是待检车辆、超载的、未超载的排成长龙,动辄数公里,长时间的等待引得司机怨声载道,加之检测过程人为操控,司机难免对计量数据持怀疑态度。当时对治超站点计量投诉成了焦点、热点、难点,治超点投诉占到质监局受理投诉的80%,对此太原市质监局检测所衡检中心主任凌刚深有感触地说:“我最多一天处理了6起投诉。”

严峻的治超形势迫使质监人员寻找解决途径。同样是称重,火车不停车检测的经验启发了凌刚。为什么在汽车治超上不能借鉴呢?

他将自己的想法向领导作了汇报,得到了全力支持。太原市质监局选派专业技术人员立即与太原万立科技有限公司的有关专家进行了交流,并与三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合力攻关,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研制成功了“快速不停车检测系统”,经过在治超站点的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系统的特点是:全自动检测,速度较传统设备提高5-6倍;大大节约了人手,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步的图像、语音远传系统使得在站内检测室的工作人员能够在联机的电脑上同时看到车辆通过的有关信息、准确地掌握车辆是否超限;检测信息以多种形式(LED显示、语音、报警等)通知被检车辆,实现不停车快速检测;足够的数据、图像的存储量,方便处理投诉时调用数据;无人为干预,具有防作弊功能,加上静态复检系统的使用,提高了检测站点的公正性。据太原市公路局小店区超限监测点副站长米强禄介绍,该站自从引入“快速不停车检测系统”以来,一天检验累计仅需要4、5个小时,即使最高峰时一天检2000辆也游刃有余,原来最头疼的堵车问题迎刃而解;同时人员大大减少,由以前的近百人,减少到现在的30多人。

当笔者问及有无计量投诉时,米强禄满脸自信地说: “质监局给了我底气,及时检定校准,保障计量准确,司机信得过!投诉为零。”这源于为确保计量准确,太原市质监局根据每一个治超站点的车流量情况,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检定、统一出证、统一收费、统一备案”的监管模式,充分发挥质监技术机构设备、人员、技术优势,为治超工作的衡器检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全市治超用衡器能做到100%检定。

猜你喜欢
侧记太原市监测点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云上”的浪漫诗旅——2020年《中华诗词》青春诗会侧记
“景芝号”飞机3周岁侧记:看得更远,飞得更高
对党忠诚 纪律严明 赴汤蹈火 竭诚为民——益阳市消防支队侧记
湖区航道风速预警监测点布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