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的力量

2010-01-17 12:01
资源再生 2010年9期
关键词:默契石料小岛

一次海难中生还的5个人漂流到了一个小岛上,他们为了生存,必须建造一栋房屋,以抵御野兽与即将到来的寒冬,幸好小岛上有大量的石料可以使用。但是,这些石料都非常巨大且沉重,每块都需要4个人各抬一角,才能移动,漂流到小岛上的一共有5个人,大家都相互推诿,不愿意去抬石料,眼看寒冬将至,盖房子的工作却没有一点进展。

这时候,又有一个人遭遇海难漂流到这个小岛,当知道大家在为盖房子而苦恼时,这个人先是在小岛上转了一圈,而后把大家召集起来,对大家说:“我已经调查并估算过了,我们盖房子大约需要480块石料,每块石料要4个人抬,那么就是要1920人次,我们是6个人,每人抬320次,每天每人抬32次石料,一天就可以抬48块,十天全部抬完。用不了一个月,我们的房子就能盖起来。”

由于大家的劳动付出是一样的,不计先后,每天完成这个工作量就可以休息,所以其他人同意了这个建议。但是,如果搬石料时四个人中有一个人偷懒,石料就很可能落地,砸伤其他人的脚,这样一来虽然自己没有受伤,却打破了这个劳动分工的平衡,如果受伤的人超过两个,将无法再完成房子的建造,所以为了自己,大家全都全力以赴。

上面的小故事充分体现出了团队的力量,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一件艰难的工作。但是,当初他们之间的协作并不成功,甚至使任务根本无法推进,直到后来的那个人唤起了团队成员的共识,才使工作顺利完成。他首先找出大家共同的利益与目标,而后提出科学、公正的工作方法,最后身体力行,做出表率。这些要素让团队成员在思想上达成共识,接下来的合作就变得高效、顺畅。这比起单纯提倡团队精神、团队合作,显然来得更实际、有效。团队合作不仅仅是相互关心、爱护,也不是单纯团结在某个人的周围,更不是一种洗脑一样的惟命是从或军事化的绝对服从。一个优秀团队的力量来源是以团队成员个体能力为基础,以成员间默契合作为核心。而默契合作的必须条件就是团队成员思想的相互理解、统一,最终产生共鸣。到达这个阶段的团队效率是最高的,合作也是最顺畅的,力量也是最强大的。

一个团队能够持久发挥强大的团队力量,依靠的应该是“共鸣力”。团队中的思想共鸣可以产生出比共识更加高效有力的工作动能,共鸣是一个组织强大并和谐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共鸣可以产生巨大的一致性力量,同时使一个团队具有高度的核心凝聚力,可以创造出很多不可能的奇迹。但是,共鸣是否会意味着大家都是同样的想法,却可能齐心协力地一起走错路、做错事呢?一个共鸣团队又是如何构建的呢?

1.寻找共同利益与愿景

所谓寻找共同的利益与愿景就是找出团队中成员共同关心的事物,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远景与目标等,不可只是为了团队领导者或团队自身目的,也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口号或理念上,因为,流于形式的理念很难让大家发自内心地认同团队价值。一个优秀的团队首先就是满足团队成员的思想需求与物质需求,把大家这些共性的东西塑造、提炼出来,而后通过团队的协作,切实地达到大家的这些共同期望。当团队成员发现,原来大家共同的目标是一样的,价值观也相同,就有了一种同一条战线的兄弟的感性意识,当遭遇内部矛盾时就会多一些理解与包容,遭遇外部困难的时候也能同舟共济,而团队目标会在成员追求与达到个体目标的过程中自然随之达成。

2.让团队成员制定工作方法与规则

如果计划都是团队成员一起协商制定的,大家也更容易理解与认同,使计划一旦确立,就能很顺畅的执行并拥有高度的合作默契。我们通常都是高层制定计划,而后颁布实施,执行者很多都不理解、不认同,这样团队的效率自然不高。如果制定一个计划的时候,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参加到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来,不仅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建议与思想,更容易使团队达成默契,甚至是产生共鸣。

3.具有奉献精神的团队领导者

一个团队想要达到思想共鸣的程度,需要所有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但是,即使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通力合作,也拥有共同的目标与利益,还是很难有效达成思想共鸣与默契协作,因为,还需要一个共鸣型的领导者,也就是说,这个领导者是否能发出引起共鸣的声音才是关键。

共鸣一词来源于物理学,意思是两个或多个质量与频率相同的物体,当其中一个发出声音,旁边的相同物体也会跟随发出同样的声音。而发声物体是否能引起其它质量相同物体的共鸣,不仅要看彼此质量与形状是否相同,更要看其发出声音的频率和波长。

这就像一个团队,虽然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与利益,但是,领导者发出什么样的信号,决定着其他成员是否产生共鸣。这时,对团队领导者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其具有高瞻远瞩的正确决策能力外,是否具有为别人着想,以团队利益为重的自我牺牲精神,就成了其领导团队产生共鸣力量的关键。

4.创造良性团队动力

一个优秀的团队不是单靠成员的个人能力和简单的人力叠加达成的,更需要领导者为团队打造一个良性的工作氛围,并为团队注入各种积极主动的工作动力。比如,为团队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让声音能够从下面上来,经过传递,让决策者听到并消化掉,而后将这些声音转化为具体行动在传递回去,这样才能使决策正确有效,团队成员也会更积极投入。领导者切不可不听下面的声音,只是关起门来做决策,而后把思想、决策从上面扔下去就等着追踪结果和考核执行情况。声音要由下而上,而执行则应该从上到下,决策如果都能从领导层开始做起,那就几乎不会遇到太大的阻碍,使正确的决策能够顺利推行,这在一个共鸣团队中非常重要。

同时,一个共鸣团队绝对不要出现“鱼缸效应”,即存在很多看不见的阻碍,这样慢慢会使团队成员的斗志消磨殆尽。必须让团队中没有暗礁,一切矛盾、问题、潜规则等哪怕是负面的东西,也要使其浮出水面,因为这样即使不好,但对团队的危害也不是很大,反之,当团队全力运转或遭遇困境时,很可能雪上加霜地发生触礁,使团队瓦解崩溃。现在很多知名企业的失败多在于此,因此,即使团队不优秀,有很多缺点,重重障碍,也要让大家都能看得见,否则,撞玻璃门的危害远比撞墙的危害要大得多。

猜你喜欢
默契石料小岛
高密度电法在建筑用石料勘查区遴选中的应用
梦中的小岛
爆笑心理学
石料抛填施工工艺在水利堤防施工中的应用
植物“粘”上石料——用植物胶水与石料制作环保耐火钵的研究
齐白石:从石料到泥浆
默契
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