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以此为荣

2010-01-17 16:12韩福东
南风窗 2010年11期
关键词:失败者龙应台永州

韩福东

这是龙应台最好的著作。

我并不很喜欢那个带有强烈文学气质的评论家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本质上是反思性的历史叙事,她在史料的采集上下了功夫,文本的厚重感与穿透力,也因此与此前单纯的愤怒或基于某种意识形态的说教形成差异。

本书并非单纯讲述国共内战。更有将近一半的篇幅,呈现日据时期台湾老兵不知为谁而战的凄惶与痛楚。书末强烈表达的是一种对兄弟阋于墙的批判意识:“我不管你是哪一个战场,我不管你是谁的国家,我不管你对谁效忠、对谁背叛,我不管你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我不管你对正义或不正义怎么诠释,我可不可以说,所有被时代践踏、污辱、伤害的人,都是我的兄弟、我的姊妹。”

在这里,龙应台抛弃了对交战双方价值观的褒贬,进入到另一个面向的思辨:血流漂杵的战争,有真正的“胜利者”么?有朋友认为:龙应台并没有对历史的发展逻辑深入了解,而以简单的“人本”理念评判是非,未免肤浅。

在某种意义上,这位朋友是对的。当龙应台试图将那些被日本殖民后又参与侵略的台湾老兵,也单纯归入受害者行列时,她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是非、她所谓的“以身为‘失败者的下一代为荣”,想要表达的也恰是一种基于台湾立场的某种意识形态宣泄——既然否定了战争本身,战败者同样需要忏悔,凭什么反而变得高贵?

尤其是,这个战败者,恰是20世纪初开始延烧的社会动荡之始作俑者。并且,即便有懵懂与被动的成分,但那些为职务、为理念和为利益而贡献了自己心力的参与者,从来不会单纯是一个受害者。这是一个共犯结构,你可以把责任全盘推到革命领袖身上么?

没有人能以此为荣,无论是战胜者还是战败者。也没有人可以逃脱罪责,无论是革命领袖还是一个宪兵连长。这本力图跳脱意识形态对立而在普世层面上打动人心的著作,也因此降低了自己的说服力。

但在最本源的意义上,我认同龙应台的“人本”主义立场。所谓的时代发展逻辑和未来理想国的兑现,常常只是我们的一种想象,而眼下数千万人的颠沛流离与死难却是最真实的,它应该成为我们评价是非的基本尺度。

可惜的是,龙应台仍来摆脱她文青的底色,有时叙事不免信马由缰。譬如在龙应台去湖南寻找母亲当年走过的铁路时,在衡阳火车站看到喊“永州”地名拉客的人,她想到了“永州八记”。“为了柳宗元,我特别跟着这老先生走了一小段路”的几段描写,是典型的无用细节。

龙应台是一个煽情高手,但感性的文本诉求也令其真实性打了折扣。书中在还原历史场景时,惯用“合理想象”,也为我们提供了不良的典范。

例如,龙应台在“鼓楼前”这一章节中写道:“宁波城,在日军占领了四年五个月之后,第一次宁静了下来。宁静的意思就是,鼓樓前卖东西的小贩多了起来,奔跑嬉笑的孩子多了起来,天上的麻雀,大胆地落在广场上聒噪追逐……”

本段行文没有注解出处,龙应台亦肯定不在60余年前的现场,想来应是出于想象。但问题是,日军占领宁波期间,连麻雀也不敢落在广场上追逐么?即使表面上看去合理的想象,对一本历史题材的著作是否需要?尤其是,作者将想象混同于事实进行陈述?

但无论如何,《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都堪称最打动人的内战反思篇章,在龙应台作为文人的著述生涯中,这或许也是一个转捩点,从精短评论、散文与小说的格局中出走,她开始踏上另一条写实的还原历史之路虽有旧习气浸染,但其光华已卓然。

猜你喜欢
失败者龙应台永州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有价值的善良
柳宗元“永州八记”新考
龙应台被儿子教育
《银色仙人掌》
凭什么硅谷的失败者就叫“履历丰富”?
不要把孩子从弱者变成失败者
永州植烟土壤有效钙、镁、硫分布状况与聚类分析
胜利者与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