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的危机启示和预警机制思考

2010-01-19 09:35孙飞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危机预警商业银行

孙飞

金融创新的危机启示和预警机制思考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Early-Warning Mechanism

孙飞

不可否认,金融创新在一段时期内确实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让华尔街的风险家们狠狠赚了个“盆满钵满”。然而此次金融危机却再一次把金融创新具有高风险的一面暴露出来。首先,创新产品本身的复杂性很可能将产品自身所具有的巨大风险隐藏起来,从而导致了风险的不断积累;其次,这些经过复杂数学模型计算出来的产品,大概除了设计者本人外,很难再有人能看清其真实价值;同时,这些创新产品的价格几乎都是由金融机构自己制定,因此为了赚取高额的手续费,他们便给这些产品标出高价;最后,这些创新产品还具有转嫁风险的功能,于是,在转移自身非系统性风险的同时,造成了宏观系统性风险的积累。

一、金融创新带来的危机启示

启示一:产品单一是银行垮台的“元凶”

因此,当次贷危机爆发后,它的证券化之后的衍生品便受到了严重波及,从而导致了以这种金融衍生品为主要经营模式的银行顷刻坍塌。

启示二:混业经营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虽然“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被取消之后,美国金融界出现的混业经营的局面使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不断趋于同向,并会因此爆发金融危机。但不可否认的是,混业经营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一些合理性。这是因为,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本身具有不同的周期,所以综合化经营会削平收益的波动,这样便有利于其保持稳定的经营业绩和持续经营。这从此次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比如,在此次危机中,除了独立的投资银行遭到严重损失之外,那些固守基础银行业务规模较小的银行受波及也很严重。这就是因为它们没有足够的规模和多样化的业务,来消化抵押贷款和公司债券违约不断增加所带来的损失。

启示三:吸取教训,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金融创新的双面性,因此我们要更全面、更客观地对待金融创新。

不能因为某些创新金融工具未能正确运用出现一些问题,就对其全盘否定;更不应该为了暂时的利益而过度滥用金融创新。正确的做法是,商业银行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同时提高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和加快经营模式转型步伐。

近年来,信阳师范学院充分利用大别山区红色文化,将大别山红色文化根植于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积极推进红色文化实践育人,在实践中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发扬红色文化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因此,对每一种创新的金融产品,都既要看到它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潜伏的风险,更应该了解这些风险显现的条件以及防范它们的措施,然后才能趋利避害,让金融创新稳定健康发展。

启示四: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系

不可否认,金融创新给全球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震荡,但是这种震荡却是利弊同在的。金融创新的初衷都是为投资者抵补和规避风险,而且也能为此产生一些高收益,但同时高风险也同时并存,严重的还会给全球经济造成极大危害。比如,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

因此,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制的稳定,就成为全球金融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世界各国因国情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因此规避和防范风险的措施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来说,基本上都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即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交易所自我管理三级共同监督管理体制。

1.政府监管。建立金融监管的法律架构,建立对金融创新产品的金融稽核制度,健全财务会计基础并使之与法律能够互相补充,稳定金融体系。制定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市场准入条件,审核批准新产品和工具的交易。按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实施严格风险管理等。

2.行业自律管理。金融市场其实是相当复杂的,它所涉及到的不仅有法律问题,还有道德观念、技术操作等问题,而这其中的有些问题是不在法律管制范围之内的。因此,就需要有一种既执行政府意志又兼顾行业利益的机构来规范其下属会员、证券商和工作人员的行为,用以保证交易市场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促进金融交易的正常运行。

3.交易自我管理。金融市场体系中的最基层的管理机构就是交易所,而它的自我管理也是整个市场监管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很多方面:①对会员的管理;②对经纪业务的管理;③对结算系统的控制与管理;④对保证系统的管理。

当人们把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矛头都指向了次贷的时候,衍生品和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产品无疑成为矛头的焦点。面对这次自衍生品诞生以来对金融体系造成的最大一次打击,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当前发展衍生品等金融创新业务的风险性与可行性以及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接下来,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二、金融创新中的预警机制

防患于未然,从机制上把住关口,这才是最佳办法。而仔细分析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发展以及蔓延扩散的过程,便可以深刻地了解到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在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今后的金融创新中不断加强预警机制将是大势所趋。

银行风险及危机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反映商业银行危机事件的指标系统,对这些指标系统的监测系统,根据指标系统进行的分析系统,根据分析资料提出决策建议的管理系统等构成。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帮助金融监管当局合理配置资源;为商业银行及早处理危机和减少损失赢得时间;能使金融机构更早地发现问题,从而让金融机构及早调整业务策略,化解潜在的风险;有利于社会公众正确区分银行经营效益的优劣,从而避免由于信息不确切而造成人们心理恐慌以及短时间内资金的大规模波动的现象,而这些将对银行带来灾难性影响。

下面介绍三种危机预警重点指标的处理方法:

第一种:危机阀值法。

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先给出各指标的危机阀值,用以判断商业银行各个指标所处的危机状态,然后再构造反映商业银行系统总体危机程度的综合指标。

至于如何确定危机状态阀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统计的结果来确定;另一方面还可以主观判断甚至是人为规定;第三,也可以将有过危机体验的银行作为参照;第四,实践工作中的存款备付率、不良资产率、资产利润率、员工幸福指数等也可以作为参照指标。当这些指标达到一定极限时,商业银行就可能发生危机。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单一指标就可以引发商业银行长期危机的预警。

第二种:加权平均法。

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商业银行可以先从几个独立的角度研究几个不同类别的变量与危机之间的关系,构造相对独立的危机预警的系统,再考虑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将系统置放于共同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平台上,综合为一个完整的危机预警系统,然而再进行多方面信息的综合分析、加工和处理,形成最终的危机预警信号,从而更为有效地发挥相应的预警作用。

最常见的是对各指标进行加权平均,然后清理出各指标对总危机的贡献程度,一般通过专家调查得到。在此基础上,得出商业银行总体所处的危机状态,然后再根据危机状态进行分级管理;对于危机状态相对严重的商业银行,必须启动危机紧急管理预案,找出原因,及时化解危机。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商业银行整体业务指标的评价,也可以用于对一个机构整体管理水平的评价。

第三种:类比推理方法。

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寻找并确定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然后根据已知的相似性来推演两者之间更深层次的相似关系。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其他经历过危机的商业银行的经验数据来设立一系列预警指标体系。方法是:首先确定危机预警指标系统中所列指标的权数大小,然后将各个预警指标所对应的预警值利用加权平均法求得发生危机的概率,该比率越大,则表明商业银行危机越大。

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没有明确的数量界限来判明危机程度的状况。

随着投资银行由于单一经营模式而一蹶不振,使得传统商业银行的地位无形中便提高了许多,这样一来,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当商业银行在研发新产品或参与创新金融产品交易时,一定要首先建立一套完整并且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这样才能切实可行地全面保障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中的根本利益。

猜你喜欢
危机预警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危机”中的自信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