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的转化要分两步走

2010-02-05 08:40潘爱群浙江省慈溪市庵东初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6期
关键词:海燕切入点语言文字

■ 潘爱群(浙江省慈溪市庵东初中)

文本细读的转化要分两步走

■ 潘爱群(浙江省慈溪市庵东初中)

常常听到同事慨叹:“我已经讲了四五遍了,还没听懂,真笨。”在我们的观念里仿佛学生越来越差,自身却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其中也有老师的问题。“讲了四五遍,学生还不懂”,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是否没突出重点,或者没讲全面,抑或没简化头绪,讲得条理不清。我们不反对课堂上必要的讲授,但如果越讲越糊涂,就要调整。所以,我认为新课程改革不缺少理念,也不缺少教学手段,而是缺少改变老师脑中“不良教学观念”的有效策略。可能老师又会说我们不乏策略,譬如,当前进行的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那让我们把目光放眼到课程改革的现场:

“时下,语文课堂不实的表现,……把主要精力放在课的包装上,放在方法技巧上,忽视对文本的细读。……虽有解读,但开挖不深,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没有自己的解读体会,只会捧着教参照本宣科。学生的回答,自然缺乏微观基础上的智慧之语,只会说些套话、大话、胡话。”

种种因细读的意识不够或操作方法不对头而使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 “去语文化”“泛语文化”(低效或无效)的情况。好多语文专家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提出了用“文本细读”来解决的策略。

文本细读是“20世纪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来的,它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课堂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目的锁定在阅读教学上,从阅读教学出发,与阅读教学结伴而行。阅读的主体是学生,细读指向言语”。

可见文本细读以文本为解读对象,由教师本身对文本的细读和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的细读组成。而文本细读操作恰当与否是影响语文解读效果好坏的关键环节。那么,如何进行操作呢?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做好教师细读,再把老师的解读转化为学生的解读。本文旨在探究如何转化,不探讨老师本身如何解读的问题。笔者认为:文本细读的转化要分两步走。

一、做好教师解读转化为学生解读的转换工作

你拥有并不等于学生拥有,你准备好了并不等于落实到学生那里了。如何在备课时预设好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更牢固的知识和技能的策略很重要。

我们知道,培养基本的语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修养是培养学生的关键点。而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是在学习一篇篇文章时,通过语言文字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在获得共鸣、认同、积淀后形成的。我们应该考虑在转化时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而教学切入点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一把钥匙,它是达成解读转化的关键。

那么,怎样的教学切入点才是有效的呢?“一个好的切入点,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又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研究愿望。”

1.切入点应该以学生的认识起点为原点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切分。”记得有两位教师同上《行道树》。一位老师以找文本中有关主人公的信息,填好一张履历表为切入点;另一位教师的切入点则是:读全文找依据辨别以下两句哪句是中心句:①“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②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作为七年级学生,已有读文从而找出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所以,第一位教师的设计,只要学生具有找出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就能解决,让学生有了学习下去的兴趣,这是符合学认知规律的,是有效的。而第二位教师的设计,需要学生有“什么是中心句”的概念储备。显然,一开场把这个很难的抽象问题抛给学生,会导致学生因训练点离他太高太远而无兴趣,从而致使教学“高耗低效”。

2.教学切入点要指向语言文字本身

因为学生学习最直接借助的是文本,而“文本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物质材料,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任意组合,更是含有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的,是表达了作者一定的意图和倾向的载体”。我们教师必定要把学生引向语言文字本身,才能避免把语文课上成“为他人作嫁衣”的“泛语文”课。如教学《桃花源记》时,可以从题目切入,问学生桃花源在哪里,这里风景如何,人怎样。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同时展开想象描述,这样,学生学习文言文也就会兴趣盎然。而且,在找—说—译—想象,一系列训练后,文言文的文体特点也把握住了,文章的主旨也有了眉目。

3.教学切入点必须能贯串起教学的线索

一方面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头脑容量有限,因此,如果一堂课没在一个线索下进行,那么,学生贮存在头脑的将是一盘散沙,因凌乱没有规律而记得不牢。如教学《海燕》时,我始终让学生把“海燕是个怎样的形象,其他形象与它有什么关系”作为切入点和展开点来解读文本,学生学完后,能以海燕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知识树并牢固储存在记忆宝库。这样教师的解读就完全转化为了学生的领悟,同时教学效果也体现出来了。

附:知识树

二、引领学生在课堂尽情体验

一旦学生进入文字所营造的情境后,就应该让学生充分体验。传统的教学以讲授法为主,有效的讲授能为学生节约很多学习时间,而问题在于它有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体验情感。它往往使学生置于被动的位置,这与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信息加工和建构思想不吻合。因为“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实质是信息接收和加工”,然后再建构在自己头脑中的过程。

课堂中,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益体验呢?

(一)词句联想再现

学生应该透过语言文字,品味文字背后的美感,感受作者的情感及写作技巧,与作者达成共鸣。

1.抓好词的本义,知其氛围

如教学《破阵子》,有位教师为了让学生体验诗中体现的“雄壮”,从字的本义出发,看“炙”上面是大块的肉,放在熊熊大火上烤,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学生充分联想后,感受到是一种北方汉子特有的粗犷、豪放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大气。

2.抓好词的指向,明确情感

如教学《桃花源记》,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桃花源自然优美的风光、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及作者对此的向往。我问:鸡犬相闻,是什么感觉的叫声?模仿一下并体味:鸡狗是强盗来了,吓得叫了?是小偷来了,惊觉的叫?还是其他,为什么?学生很快就猜到是亲切的叫唤,是热情的招呼,是善意的提醒,等等,进而体会到桃花源内人与人和谐相处,非常幸福。

3.从说话的重心悟态度

如《日》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确作者借用老生常谈的神话传说为的是翻出新意。于是在讲飞蛾扑火、夸父逐日的故事后,可以让学生说说后来人一般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哪种人,作者在这里是不是老生常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是赋予了它新意的。学生马上找到了“值得赞美的”和“怀念”两词,知道了作者说话的重心是要表达自己对飞蛾和夸父的崇敬态度,想要传达出“为了目标,不懈追求,甚至献出生命的奉献精神”。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主观态度,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旨(作者的价值观)。

(二)换词改句归纳

如果说联想是再现作者的思想、情趣。那么,接着应把认可的东西转化为简洁的概念贮存在头脑中,这样可以触类旁通,运用到阅读和写作中。

1.同一对象换不同程度的词

如教学《海燕》,让学生找到表现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动词,然后比较“飞翔”“飞舞”在前后环境中能否互换?引导学生体会海燕在不同环境中动作越来越紧张激越、品格越来越顽强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明确借用不同程度的词语凸显主人公的品质。

2.不同对象换相同的词

《海燕》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思考给海鸭的“飞蹿”也换上“飞舞”可不可以。讨论后,学生马上意识到作者的情感倾向是通过词的感情色彩不同而传达出来的。赞颂的用褒义—海燕;批评的用贬义—海鸭等,形象有了对应的词汇,记忆就会更深刻。

3.同一对象换同义词

如教学《藤野先生》,体会反语“标致”的效果时,我叫学生先说出“标致”的近义词,再比较为什么用“标致”,不用“丑陋”,学生再代入句中,一读就知道这是正话反说。

若要体会反问句、排比句、比喻句等的好处,都可以用展开联想、颠倒次序、换近义的方式来体会其中的好处。

文本细读作为一个针对时下教学中存在的浮躁风气而提出的教学理念,无疑是一剂良药。作为一线的一位普通教师,我以为我们只有更努力地去实践,尽力想法把我们拥有的传递到学生手里、心里,让它生根发芽才是关键。

当我们把学生时刻放在心上时,当我们把教学当艺术来研究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异样的风采和美丽。让我们共同努力,正确引领学生在语文世界里畅游吧!

参考资料:

1.王建华《语用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杭州大学出版社。

2.李伯黍、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海燕切入点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Friendship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赏春
赏春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