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缘

2010-02-05 00:42
山西水利 2010年12期
关键词:世家车子农田水利

张 健

(山西省水利厅,山西 太原 030002)

那年那月

我萌生了当个公社水利员的念头

我对水利的早期认识和对水利工作的初始憧憬,皆发端于对胡车子的仰慕甚或崇拜。

说来话长。一九七四年元月,我高中毕业后返乡务农。当时,“学大寨”运动在农村各地正搞得热火朝天。我随着乡宁县城关公社城关大队六个生产队的一千多号社员,几乎整整一个冬天都在反帝村边的河滩里忙碌,拉石头,垒格坝,平滩垫地。在如蚂蚁搬家般乱哄哄的“大会战”人群中,经常活跃着一个很惹眼的年轻技术员:二十岁刚出头,胖墩墩,四方脸,小分头,眼睛不大却很有神,蓝制服上衣口袋里别支“博士”牌钢笔,扛着经纬仪,带领两个立塔尺的回乡知识青年,这里量量,那里算算,指挥人们按他测定的方向撒白灰线,再沿线栽上木楔。有时,甚至用脚在地上踩一条印痕,就定了我们的施工方向,那里该去高,那里需垫低,全由他一人说了算,简直和我眼中遥不可及的大队支书、主任一样风光。

歇息下来,男女老少一堆人都喜欢围成个半圆看这个技术员测量。有时人们故意说上几句顺溜话,奉承奉承,博得他一欢心,先郑重其事地讲注意事项和观测方法,再特许大伙排起队挨个儿对着仪器上的观测孔照一照,高兴得观测者一惊一咋:“瞅见了,瞅见了,塔尺上的数码真真的。”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我们公社的水利员,小名胡车子,取了个挺诗意却从来没听人叫过的官名——兰雨春。看着人们一次次向胡车子投去赞许、欣赏、羡慕、信服甚至讨好的目光,我觉得他的形象好高大好高大,举手投足特象电影《艳阳天》里歌颂的英雄人物萧长春,一次次用仰慕的眼神望着胡车子那潇洒英俊的身影,脑海不断浮现出一副“群雁高飞头雁领”的壮美画面,也悄悄酿造着自个儿的梦想:这辈子能象胡车子那样当个公社水利员该多好啊!

后来,我当了大队干部,再后来,又担任了公社团委书记兼农田水利建设专业队长(又称“城关公社五七农校”校长),与胡车子的交往越来越多,对这个会使用经纬仪的水利员也越来越佩服。先是治理西坡沟,我们原来设想在沟口砌一条石坝,把整个沟道全部闸住,拦洪淤地。但石坝砌一回,被洪水冲一回,反复者有二三。没办法,请胡车子来,他沟前沟后跑了一圈后说:“人有人路,水有水路,治沟不给洪水留出路可不行!”于是,在沟道东边设计开挖了一条几公里长的排洪渠,并指导我们把坝型由直变拱。这么一点拨,西坡沟就给治好了,淤成几百亩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再后来,西门河筑护地坝、下县湾裁弯取直改河造地、营里村开挖引洪灌溉渠,都请胡车子来现场规划指导、测量放线。在那个知识被人鄙视、知识分子饱受摧残的年代,胡车子用他那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水利知识(我到现在也不清楚他是受过短期速成培训还是上过水利专科学校),为我们治山治水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慢慢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了一个惯性思维定式,搞农田水利工程,离开谁都行,但离了胡车子不行!而我又是个心性极强的人,随着时间推移,一个越来越强烈的念头在心底萌生——没有做事情离了别人就弄不成的道理!我将来也要当个兰胡车,当个公社水利技术员,弹指间,蓝图绘就,山河巨变。

终于,天遂人愿,实现个人愿望的机会在渴望、期盼中飘然而至。一九七七年,参加完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次考试,填报志愿时,我首选了太原工学院农田水利系,并在“本人有何爱好”一栏内毫不犹豫地填了:“爱好搞农田水利”,不想这一填,竟真的把我这一辈子交给了水利事业。

从来没有出过山门,没有见过大世面的我,进了大学校门后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还有那么多更诱人的专业,什么工民建、给排水、高分子,什么电机系、机械系、土木系、化工系等等。我也从老校友的言谈中了解到,在许多人眼里,水利系在太原工学院只能算个不怎么起眼的小弟弟,而且,农田水利专业也只有我们这些农村娃娃才青睐。化工系一位同学到我们宿舍来看老乡,曾半开玩笑半揶揄地说:“你们学水利的呀,将来只能是山里钻,沟里窜,跑农村,修农田。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吗?住大城市,披白大褂,穿拖鞋,进试验室摆弄高科技呀!”。特定的环境氛围,年轻人喜慕虚荣、好高骛远的心理,使我对自己原先的选择产生了一丝彷徨和怀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按捺不住的喜悦消退了,初入学时的踌躇满志似乎也在经意与不经意间消逝了……

大学毕业迈入社会后,来不及对水利和其他行业的长短优劣再做进一步比较,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就将我带入了生机勃勃的水利事业中。当我与同事们披星星戴月亮,踏千沟万壑,涉千山万水,经历了二十多年风风雨雨,规划、组织、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汾河百公里石坝、黄土高原水土保持、40万亩汾河滩涂开发、节水示范园区、人字闸坝蓄水、抗旱服务队建设、抗御96·8洪水、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冬浇春灌等一个又一个多姿多彩的水利发展项目时,寻着一路走过的足迹,我看到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在悄然减少,一座座荒山开始披绿吐翠;看到了整乡整村旱地变水地,自来水进农家,一水带来百业兴;更时时处处享受着千村万落老百姓投来的目光——赞许、欣赏、信任、感激,与当年村里人投向胡车子的目光竟一模一样!这时,我对人生志愿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千好万好,老百姓说好才算好。能选择一个让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都受益、赞许的事业,真是一生的缘分和荣幸啊!虽然,水利工作始终与辛苦、劳累形影相伴,水利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水利人常常以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脚泥的形象出现,但它却能够用最直接的方法为老百姓送去福祉,能够这边撒下辛劳的汗水,那边就收获父老乡亲的喜悦,这该是何等神圣的事业啊!

事实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本世纪二○○四年之前,我至少有三四次离开水利行业升迁、转任的机会,可谓多年难遇,但这些机会却被我一次次放弃了,失去了。原因很简单,由于个人对水利的眷恋,导致去意彷徨,左右摇摆,拿不定主意,最终结果只能是:机不待我,水缘深重,伴水而行。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每项事业都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故此,在芸芸万物竞展风姿的百花园中才有了一朵朵娇艳无比的奇葩:中医世家、教育世家、文化艺术世家、史学研究世家……,这些奇葩每每让我眼热心动,羡慕不已。所以,2001年,当我的儿子拿到高考志愿表时,我热切地鼓励、支持他选择了水利院校——河海大学。儿子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了水利部门,干得有滋有味。

我希望,儿子的儿子,将来也能选择水利志愿,一家几代人都爱水利,学水利,干水利。

我想有个水利世家,就从我这一辈儿开始。

二○一○年十二月于太原

猜你喜欢
世家车子农田水利
车子睡觉的一天
SAGA世家表:跨界演绎,链“饰”潮流
好玩的车轮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请注意,奇形怪状的车出没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木玩世家第三代的接班故事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萧相国世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