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虎:可持续比增长快更重要

2010-02-06 03:52陈建华
小康 2010年4期
关键词:约束性投入产出国民经济

文︱本刊记者 陈建华

洪虎:可持续比增长快更重要

文︱本刊记者 陈建华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吉林省省长洪虎

“我们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指标还是要变,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的这套核算体系不行!它的导向不正确,没有围绕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来设计。”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吉林省省长洪虎谈到要转变政府考核体系的问题时,对《小康》杂志记者说,“相对于预期性指标,我认为考核政府应该更侧重于约束性指标。过去我们总习惯于用预期性指标排位,这个指标体系设计得就有问题。”

和政府“算计”投入产出比

洪虎提到的“预期性指标”,需要政府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财政、产业、投资等政策来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指标。而“约束性指标”需要政府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以确保实现。

据洪虎介绍,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是产生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MPS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于是,我国逐渐摸索、建立了一套适合结合市场经济,适合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这样才能推动我们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自己的结构。”洪虎认为,“但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指标还是要变,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4年前,在“50人经济论坛”演讲时,有专家表示,为了体现科学的发展观,考核地方政府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预期性指标,从产出方面制定的GDP指标;一类是约束性指标,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制定的指标,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的增长才是理想的增长。各个地区是否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落实这几个指标,如果仅仅是GDP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约束性的指标没有达标,仍然不合格。

洪虎也建议政府考核要更加偏向于约束性指标,“不仅仅看产出是多少,而要真正计较你的投入产出比。”

GDP,质量比速度更重要

GDP是什么?有人曾如此比喻:一个男主人雇个女保姆,给她发工资,就增加了GDP,假如两个人结婚了,不发工资了,GDP就减少了;两口子自己喂养小孩的话,对GDP就没有贡献,两个人如果请月嫂、买奶粉,也就拉动了GDP。

在洪虎看来,对投入产出比“斤斤计较”是为了把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去。一年前,同样是在两会上,洪虎提交建议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重新确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作为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他在建议中提出4万亿投资要注重经济效益,他还提到经济资源投入的产出是多元的,就业也是产出指标之一。

“我们现在为什么每年都要提出GDP增长8%?如果达不到这个速度,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就会紧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就业困难。”今年两会期间,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洪虎再次就这个问题表明了自己的看法,“目前GDP和就业的关系是怎样的呢?GDP增长了,带动的就业人数却越来越少了,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可持续发展这道题破解起来比其他国家更难。”

在洪虎看来。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来说才是最重要、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不能代表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GDP增长质量,恐怕才是真正实现从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关键。

猜你喜欢
约束性投入产出国民经济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基于DEA模型的煤矿安全投入产出研究
中国绿色投入产出表的分析——以2007年为例
建议将能源消费总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十二五”规划
处理圆锥曲线问题要注意“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