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为糖尿病的反射性癫痫1例

2010-02-09 12:14吕晓民吕晓萍刘淑芳叶国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年9期
关键词:反射性波幅脑电图

吕晓民,吕晓萍,吕 洋,刘淑芳,叶国东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检验科,吉林长春 130033;3.长春市心理医院电诊科,吉林长春 130000)

反射性癫痫又称诱发性癫痫,是指由某种特异性刺激或非特异性刺激通过丘脑皮层系统的激活,反射性地引起癫痫发作。反射性癫痫可以表现出多种类型,其中个别人可以由复杂思维活动而诱发。癫痫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诱发因素较多,但玩麻将牌诱发反射性癫痫发作并不多,国内受次报道于1994年。[1]现将2010年4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玩麻将牌诱发反射性癫痫发作的1例患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8岁。2010年1月玩完麻将牌后回到家中突然出现右臂,右胸部疼痛,随即整个身体旋转数圈1-2 min后抽搐发作,表现为面色青紫双眼发直,眼皮上翻,露出白色巩膜,双上肢强直,拳头紧握,双下肢伸直等强直姿势,发病过程中有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及尿失禁,及轻微咬舌,整个过程持续约15分钟,为全面性发作。既往:2006年,2008年曾有过两次意识丧失发作,每次都是在长时间打麻将后,且表现形式基本相同。头MRI多发腔隙性脑梗塞,部分已形成软化灶,其中左侧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区病灶较新鲜,双侧上颌窦.筛窦少许炎症,头MRA考虑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右侧大脑前A、A1段限局性狭窄。心电图检查正常,血糖:随机 16.30 mmol/L,空腹 21.95/15.57,糖化11.40%,早 19.95 mmol/L,午 19.14 mmol/L,晚15.70mmol/L,否认头外伤、感染史及癫痫家族史。查体: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视频脑电图显示:背景活动为中波幅8-13 Hz α波,调节调幅略欠佳,少量散在中高波幅4-7 Hz θ波,过度换气诱发后θ波及θ节律明显增多,波幅增高,全导短中程阵发高波幅尖波、棘慢尖慢波,持续1-2 s,双侧额部、中央部、顶部、颞部著,左侧稍明显。诊断:脑梗塞,2型糖尿病,癫痫症。未应用抗痫药物,随防避开玩麻将牌未再发作。

2 讨论

该患者为中年男性,5年前突发抽搐发作,追问病史自2006年、2008年及2010年三次意识丧失发作,都是在长时间玩麻将牌后发作,持续时间较短,反复发作且临床表现形式基本相同,具备发作性、反复性、短暂性及刻板性特点,脑电图显示,全导短中程阵发高波幅尖波、棘慢尖慢波,诊断为麻将性癫痫,属反射性癫痫一种。糖尿病因影响脑细胞能量供给,而引起神经、精神症状,与癫痫发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诊断容易相互混淆。反射性癫痫发病率极低,仅占癫痫的1%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各种视觉、触觉、及精神刺激,以及观察力、记忆力、思维活动、情绪变化、精神紧张等多种因素可诱发反射性癫痫的发作。玩麻将牌在中国是一种很流行大家都喜爱的消遣娱乐活动,根据游戏规则来排列,不断地根据别人所出的牌及自己的牌来计算、思考、决定自己的排列,因此玩麻将牌属于空间思维,空间决定诱导癫痫范畴,在游戏过程中会频繁涉及到计算机、空间思维以及决定性思维。这种大量的、重复的计算及思维成为了癫痫的诱发因素。很可能为计算空间思维和空间排列任务所诱发。本例患者三次都是在长时间玩麻将牌后发作,且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为全面性发作与文献报道一致,可明确诊断。

脑电图检查对发作性疾病尤其在癫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癫痫的特点:临床上癫痫发作和脑电图痫性放电。本例脑电图示背景活动为中波幅8-13 Hzα波,散在或阵发中高波幅θ波,过度换气诱发后θ波及θ节律明显增多,波幅增高,全导短中程阵发高波幅尖波、棘慢尖慢波,持续1-2 s,双侧额部中央部顶部颞部著,左侧稍明显,发病机制可能与特定皮层的潜在癫痫病灶有关,也有人认为痫样放电波及中央脑有关[2]。本文患者诱因明确,临床症状典型,脑电图异常痫样放电,明确诊断,应嘱患者避免诱发因素,可预防癫痫发作。

[1]梁 芳,刘自芳.玩麻将诱发癫痫发作2例报告[J].临床脑电学杂志,1994,3(1):58.

[2]张冀麟,张均森,杜丽红等.奕棋行癫痫1例报告[J].临床脑电学杂志,1997,6(3):177.

猜你喜欢
反射性波幅脑电图
基于势流理论的内孤立波追赶数值模拟
MPTP诱导树鼩帕金森病模型的脑电图描记与分析
睡眠剥夺在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反射性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
网络社会政策问题构建的非传统参与及战略设计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脑电图影响的对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