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

2010-02-10 06:14杨波
中外医疗 2010年1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器械人员

杨波

(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 浙江 乐清 325600)

现代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得到广泛应用,现代化的诊断、治疗都高度依赖医疗器械,因此器械的维修管理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治的效果,没有运行良好的医疗器械,医院的各项业务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维修人员是医疗器械与设备的“医生”,赢得维修时间等于增加救治生命的机会。因此,必须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工作。

1 医疗器械的维修检查

1.1 日常维修

日常维修,分为主动维修与被动维修。主动维修是以预防为主,维修人员主动深入科室,发现问题及时修理,保障临床工作不间断进行。被动维修是接到科室申请后进行维修。我们要加强主动维修,减少被动维修。

1.2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医疗器械周期性的预防性。维修,其目的是考查设备的精度、性能、状态和修理前检查。这是减少设备的损耗,消除故障隐患,保持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的防范措施。一般这项工作应由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内容是“五无”,即无磨擦,无松动,无渗漏,无损伤和无缺陷。彻底清除内、外赃物,清洗或添加润滑油,更换老化或发热元件。

2 医疗器械的维修存在的问题

2.1 分工不细,维修手段落后

尽管大部分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条件已经有所改善,但是在中小医院,这种改善与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要求相差甚远。多数医院没有详尽的维修工作制度,维修人员分工不明确,他们什么都得修,什么都不能精修。由于没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医院自身不愿意对维修机构的设备(设施)有更大的投入,维修工具、检测手段仍然陈旧。

2.2 过分依赖厂商提供的售后服务

特别是大中型医疗器械的维修,这种情况最为突出。首先是维修费用过高,给医院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其次维修不及时,严重影响正常的诊疗活动。一般的来说,厂商的维修点离的都比较远,来回需要时间。经常是维修人员干了好几天,又得打电话回去请教,才能解决问题,维修时间太长。

2.3 医院维修人员自身不足

目前我国医院器械维护、维修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失严重,人力不足,尤其缺乏高级器械管理专业人才。再加上医院重医轻工,很少给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业务培训或者进修的机会。由于医院的医疗设备种类多,数量也很多,为数不多的维修人员整天忙于“救火”,很难有时间来钻研技术。由于设备系统庞大,研制本来就是群体性的工作,靠维修人员个人难以全部掌握。再就是由于技术和专利保密的原因,在设备投放市场初期,人们难以掌握新技术,等到技术完全公开,可能此设备也到了该淘汰的时候。

3 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管理

3.1 人员管理

3.1.1 自身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 维修人员不但要要善于吸收和掌握医疗器械方面新信息,还要提高自身的医学文化素养,并使自己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加强理论的学习和消化,不仅要学习电子、理化和生物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一定医学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掌握仪器的性能,从而便于维修工作。

3.1.2 建立良好的形象与工作习惯 维修人员要通过日常工作树立良好的个人精神面貌,让医护人员对你充满信心,从而做好为临床服务的工作。对于一些典型经验,修理案例,常用数据进行文字记录,把这些总结材料保存下来,有利于温故而知新,这样能丰富自已的实际知识储备。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应急能力,另一方面也会使自已工作更为顺利。

3.1.3 建立分层次规范化在职培训制度 器械维修维护以及器械操作失误是器械事故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随着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医疗器械设备,特别是对于高风险、技术复杂医疗器械,有必要提供正确的使用培训、应用技术培训、维修维护知识培训。有必要提供持续性的培训,在基础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其知识结构,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快更好地接受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3.2 部门结构建设

(1)维修规划室;(2)维修操作间;(3)医疗器械设备计量室;(4)档案资料室。

3.3 建立人员准入制度

医疗器械设备作为通过医护人员服务于患者的载体,是医院资产的核心部分,具有科技含量高、结构复杂等特点。只有合格人员方可人事其维修工作。应参照国外医院维修机构管理规则,建立维修人员准入制度,由经过专门训练并考核合格的人员人事相应维修工作,能更好的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

3.4 制订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包括维修机构的组织管理、领导者责任、维修人员责任细则、维修设施的管理、事故责任细则、人员培训与教育、维修经费保障等。医院领导及其医务人员一般都是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并不具备工程技术理论知识。如果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则很难实施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的监督管理。即使是精通工程技术的人员,没有相关规章制度也难以保证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的有效性。

[1]阐凤田.浅谈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04,2(88):39~40.

[2]杨旭,张丹,马虹.医学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0,7(3):218~219.

[3]马旭升.国内外医疗器械维修大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4]曹荣桂.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器械人员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
常用医疗器械原理与维修
经皮器械复位法治疗难复性骨折848例